重楼 走进大理漾濞县漾江镇荨麻箐村民李先元家,一栋主房、一栋崭新的耳房、一栋平房,三坊一照壁,院落整洁。院外牛羊成群,拾掇好的地里,重楼蓄势待发。 a& c9 q* g, }1 x/ m/ t( E$ r, e4 r
1 T% X7 l$ F5 \! q3 R! {1 _" d
“这两袋重楼干货可以卖4万块钱。”李先元从房间里走出来,一只手提着一袋重楼,乐呵呵地向记者“炫耀”起来。
3 t+ \6 U" x/ N; _' _0 B 李先元家有6口人,6年前,因为缺乏技术,不敢尝试,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 e `; ?, z" B- s. V9 Z1 M
“以前一家人的收入就指望着核桃和务工的微薄收入,根本没想过要盖新房。”李先元多年前就上山挖过重楼,由于意识不足,都是连根带苗低价出售。当看到村里有人种植重楼获益,他也坐不住了。“我把挖来的重楼老根卖了,再把芽和小苗移栽在院子里循环发展,现在已经有2亩多了。”2019年,他家单重楼籽就卖了三万元,加上重楼干货,重楼收入在7万元左右,还有卖出30多只山羊,核桃和牛的总收入,2019年底,他家收入破了十万元大关。2 u b* m# B- {5 g
重楼% ?+ {& V$ f Q6 R- z
“我们村,像李先元家这样的农户太多了。”荨麻箐村主任李斌底气十足。全村在核桃价格下跌的同时,放开手脚,大胆发展重楼产业,从山上找重楼苗种到庭院里,从庭院里移栽到核桃林下,几乎是零成本。通过3年的努力,荨麻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夺得了全县的“亚军”。
f8 b$ e7 R( x6 \, g) N! m* A 随着重楼产业的快速发展,弥补了核桃价格下行的劣势,荨麻箐村214户农户户户发展重楼种植产业,全村种植重楼170多亩,产值达1700万元。- |3 i' D/ R7 Y2 e
“虽然我们是小山村,村民收入在全县可是名列前茅。”李斌自豪地说。2019年荨麻箐全村214户895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5186元,比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足足高出3000多元。如今,全村建档立卡户15户68人全部脱贫清零,走上致富道路,重楼地成了群众的绿色银行。$ [4 n* E5 A/ }0 z2 D6 ^7 M, _
云南网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李惠赟 摄影报道
! C4 U0 z" t; H# F& K' e' H 文章来源:云南网:董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