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白族神话、白族民间故事传说

4
回复
3253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4 16: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族神话、白族民间故事传说
! g/ ]" D7 D6 M7 x+ k3 p/ W( r% M6 p1 m, x白族民间故事传说一
7 e) E/ I6 |3 [% N# _- {# f: L* Z, E( K
  【五谷神王】6 ?: R2 e1 ]7 @# Y) j

1 T9 v5 e" @+ H5 A8 `0 Q1 v  t  传说,天地形成后,人们没有吃的,只好以树皮、野菜充饥。跋达走了一百天,向观音陈述苦情,恳求给柴五谷种子。观音给了他五个小葫芦、一个大葫芦、,告诉他:第一个三节葫芦里是荞种,要撒在高山上;第二个两节葫里是大麦种,要撒在半山腰;第三个细脖子葫芦里是灿米种,要撒大大河小溪边;第五个一节葫芦里是糯米种,要撒在水田里。大葫芦里装的是树川,要等撒完了五个小葫种子后才能撒。跋达按照观音的嘱咐,依次从山顶、山腰、河边、水田撒了五谷种子。因忙于撒种,把大葫芦的盖子丢了,等他撒完种回头看时,山山岭岭长满了树林,没有路回家了。
( d/ p" H  Z: S; A  V# v: j& V5 O2 ]! O6 x
  人们见地上长出了五谷,高兴得连夜打着火把去地里看庄稼,然后呼喊着跋达的功劳,把他尊为五谷神王,并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尝新米,吃鲜犁,火上火把迎跋达。晚上,姑娘和小伙子们要举着火把,在田野山上绕,表示寻找跋达。人们则围坐在村中的大火把周围,齐唱献给跋达的颂辞。5 A- U) |3 A" o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6: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二
) o2 D: R' H3 I' `3 x% g2 R
/ L; ?" c4 B  K- M4 `. D. `/ A+ A" H  【小黄龙打败大黑龙】6 q% t2 r% z% w7 w
/ w# p( G- t4 W
  “龙”,是一种虚拟的神物。而在古代白族人的原始观念中,水之所在都有龙,水利水患总是与龙有关,大理是个“水乡泽国”,故而龙的神话便多得出奇。有人“统计”大理市就有99条龙,鹤庆也有99条龙,全州加起来少说也有上千条,什么红龙、黄龙、白龙、黑龙、独角龙、秃尾巴龙、蝌蚪龙、母猪龙等等,各种“个性化”的龙无奇不有。而且在这类传说中,人与龙,蟒蛇与龙都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于是乎各种传说便更显得十分浪漫、神奇。& o7 G+ O; i1 c
' d% f0 P+ g" v( i2 q$ x
  “小黄龙打败大黑龙”的故事,大理人早已耳熟能详,讲的就是正义如何战胜邪恶,然而这个故事的感人之处还在于小黄龙凄凉的身世和悲壮的结局。
; j9 s: T+ P7 S& E  ]. D
" k9 Z( R. }4 g/ }4 V  话说大理崇圣寺以北双鸳溪旁的村子里,有个给富人家打工的年轻姑娘,有天到溪边洗菜,水中飘来个绿桃子,她拾起来就吃了。殊不知这是一颗龙珠,吃了以后便怀胎有孕,被富人家赶出家门。无依无靠的姑娘只好在村子边上搭起一间小草棚赖以栖身,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
& q3 ~9 V) ^! l; Z" `) P
8 f8 ]+ S, Y$ M# t9 M( h* t. C3 U  十个月后,姑娘生下了一个小男孩。生孩子这一天,草棚上飞来一支很大的凤凰,张开翅膀为她们遮风挡雨。孩子未满月,年轻的妈妈就得到田里以割草卖来维持生计,每天都只好用蓑衣裹着孩子放在田埂上睡觉。而每当孩子哭起来的时候,就有条大蟒蛇爬过来给孩子喂奶。就这样,不知不觉间过了十多年,孩子也长成了一个身强体健的英俊少年。每天从早到晚帮助母亲干活,母子俩相依为命。
5 X( a" o+ A8 v5 n0 u7 p
3 F0 p4 g, Y% B- N2 Z  就在这年头,洱海水有段时间暴涨起来,经常掀起惊涛骇浪。据说是大黑龙的老婆与小白龙相好,偷走了丈夫的龙袍。大黑龙为了找回龙袍,一面堵住海水不往外流,一面不时地到处翻腾,掀翻船只,冲毁田园。于是南诏大衙贴出皇榜招募义士制服大黑龙。少年得知此事便毅然辞别母亲到城里揭了皇榜。9 [8 B) h  E+ p" ~, v/ W9 r3 I5 R

8 Y7 u% X, B9 z$ B" y3 R5 r  开初,衙门的卫士还不放他进宫,争执之间,清平官亲自出面过问:“你这毛头孩子,怎能治服妖龙?”“能,只要你们照我说的去办!”少年的回答非常斩钉截铁。于是按他的要求,官府为他定做了一个铜龙头,两对铁爪子,六把尖刀,300个铁馒头,300个面包子,还扎了三支大草龙。又安排数十村民划一艘船在海面助威。7 j) S+ V* T( C+ V

3 F( N& r# _2 ^; p, v$ r  少年把各种东西的用法给乡亲们交待了一番之后,头戴铜龙头,手脚都套上铁爪子,背缚四把尖刀,手执两把利刃准备下海。临下水前,乡亲们先丢下三条草龙,吸引大黑龙来迎战。接着少年一跃入海,瞬间变成一条小黄龙,与大黑龙撕杀起来。直打得浊浪翻滚,水柱腾空。小黄龙打饿了,把嘴伸出水面,乡亲们便给他丢面包子;大黑龙打饿了,乡亲们便给它丢铁馒头。这样连打了三天三夜,大黑龙痛得张嘴乱吼,小黄龙趁势钻进它肚子里,用满是尖刀的身子拼命翻滚。大黑龙实在受不住了,连声向小黄龙求饶说只要小黄龙赶快出来,它就立马离开洱海。于是小黄龙捅开它的一只眼睛,从眼眶里钻了出来。瞎了一只眼的大黑龙没命地往西洱河逃去,一头撞开了江风寺下的大石岩逃往澜沧江去了,海水也跟着从这岩洞中泻去,顶上的岩石便成了天生桥。
8 C( ~: ]: M3 ~1 e4 R. g- F$ C0 g4 A2 ]8 J! W6 u$ E/ g
  小黄龙打败了大黑龙,但无法变回人形。他妈妈在岸上连声呼唤,想再见儿子一面,开始儿子担心吓坏母亲不肯露面,无奈母亲边哭边喊“儿啊,儿啊!”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一露头,母亲便被吓死了。为了纪念这对母子,人们在洱海丰乐亭边建了龙王庙供奉小黄龙,又在双鸳溪边建了龙母祠,把小黄龙的母亲封为绿桃村的本主。) I& A4 L* O( r4 G  V
6 x, T. v& D: o- O- i, t& r* }
  神话讲起来确实神乎其神,因而学者们都说“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然而,马克思却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但是,儿童的天真能不使他感到愉快吗?”难怪这个故事一直在白族民间流传。
9 r5 r) D: @7 ~! s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6: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三
/ l! t) k+ o6 B; l( j1 K6 J
: [2 e& I: ]6 `7 z. q$ h! F  【观音伏罗刹】4 p$ @( _) j! J& p
7 G4 m2 B# w, p  ]6 o
  观音制伏罗刹,这是老一辈白族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古老的传说。有道是“袈裟披一披,黄狗跳三跳”几乎成了白族老人们的口头禅。至今在白族地区较为古老的观音庙里,只要塑的是观音老爹(即男身观音)的形象,那么除了身披袈裟之外,旁边还必定带着一只小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可以这样说,这是白族人心目中最早的观音形象。等讲完这个故事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委。
) u" o1 s# D: Z; Q) J3 k# \2 b
: R3 o+ M7 e0 u# L' i  在张氏白子国建立之初,苍洱大地原先被一个叫罗刹的恶魔盘踞着,号称“罗刹古国”。罗刹是个妖女,专以人眼为食,尤其爱吃青壮年男子的眼睛。她经常幻化成一个纯情的美女,到民间去勾引成年男子。谁要是上了她的当,双眼即被挖去吃了。这罗刹吃人眼无数而得以千秋不老,始终如同一个娇艳绝伦的少妇。而国中的男人便十个有九个成了瞎子,农耕畜牧之事只得全由女人承担。: `% w4 G; `. T- \  {

; g5 ~+ T, p* t# V: ^! B  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来到叶榆得知罗刹作孽,决心为百姓除此一害,首先找到罗刹宫里的长老张敬帮忙。这张敬乃白子国始祖张仁果的后裔,巴不得借观音之力除掉罗刹。这一天在张敬老人的带领下,观音大士身披袈裟,带着一支黄狗,手提一筐剥了壳的螺蛳进宫见了罗刹女王。大士谎称这是最好的人眼,请罗刹品尝。罗刹只尝了一只便拍案叫绝道“真天下罕见之美味也!”便提出要与大士交换整筐“人眼”,问大士想要什么?大士说“老僧不过是个出家人,从天竺(印度)来到这里,只求给点地盘,有个安身之处罢了。”- O- b; M7 H6 [5 R# s6 [" B
6 W5 B6 j4 q7 m( p, S; \
  罗刹说“要多大地盘,您自己选吧!”大士说“所需不大,只需我这小黄狗跳三跳,袈裟披一披之地足矣。”罗刹笑道“不过如此,任你取去!”大士说“谢女王大度,但口说无凭,得立个字据,以免反悔。”于是在张敬的撮合下,双方便在上鸣邑的合会寺立下契约:“吾愿以僧之黄犬三跳、袈裟披覆之地换取老僧一篓人眼为食,永不反悔!”签字画押之后,罗刹一口气吃了整筐螺蛳,与大士一起上到苍山顶上画地盘。谁知那袈裟一披,迎风而大,覆盖苍洱之地;黄狗三跳便从龙首关到龙尾关,从西边的苍山顶到东边的玉案山,整个百二河山占尽无遗。这时罗刹才着急起来,叫道“我的地盘都归了您,倒叫我无安身之处了!”大士笑道“莫急莫急!老僧已为你把宫殿建好了。”于是带着罗刹来到芒涌溪边的莲花峰下,只见崖洞口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摆满用螺蛳变成的人眼、用水变成的美酒,美味珍肴样样俱全。罗刹喜不自禁,进去就舍不得出来。此时,大士在罗刹背上拍了一掌说声“出!”只见罗刹张嘴“哇!”地一声,所吃的螺蛳便一起吐了出来,瞬间变成铁链将其从头到脚紧紧捆住。接着,大士又用岩石封住洞口,彻底制伏了这个祸害人间的魔头。( {, _( d. |% l+ B7 n$ y# V
1 E) \: O5 X# ?+ [7 Q" ^' v( H
  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还有各种不同说法的“版本”,《白国因由》一书中也有文字记载。后人在罗刹洞顶建的罗刹阁至今犹存,香火旺盛。上鸡邑本主庙旁过去曾有过一潭池水因经常呈现黑色,后人便附会说那就是当年写契约时磨墨的砚池。凡此种种说明它在白族民间有较深的影响。其实,在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中确实透露了诸多民族学研究的信息。
: }. V( l/ {, v" h, |7 K. t
4 [5 t. Y9 M% }9 i2 u  一是说明佛教从印度传入大理时曾经有过把土著的原始宗教取而代之的斗争。把土著宗教首领说成恶魔罗刹,这种说法沿用的也就是古印度佛教的概念:罗刹是食人血肉的恶鬼,男罗刹为黑身、朱发、绿眼,女罗刹则如绝色美女,有魅人之力,食人血肉。白族神话中的罗刹也有男有女。《白国因由》中说的是男罗刹,而多数传说则为女罗刹。(如果还追溯“罗刹”一词的由来,原本却是印度一个土著民族的名称,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之后,把土著人说成恶鬼,“罗刹”便成了恶鬼的总称。)其次是本故事中的观音是个男性老者,这正是把佛教带入大理地区的古印度梵僧的形象,后来汉传佛教进入大理,观音才变成了女性。其实观音本无性别,善于兼收并蓄的白族人既供奉“观音老爹”,也供奉“观音老母”,而最早的观音便是这位身披袈裟带着黄狗的男观音。一个简单的传说,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这也是大理文化魅力之所在。/ n4 t7 R, s: U" 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6: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下面提供下目录,大家可以去找一下,或者我们会陆续更新,敬请期待……
" |: W1 {  c6 E( U/ _0 X+ w3 H$ C" u' g" Q' L$ W; |$ s9 I* Q6 Z7 i
目录
5 v6 |) X6 k# p! L8 s5 W& M$ q- b - g% E0 }: R: Y2 d4 N
神祇与英雄: g& M1 z% Q7 h' X

6 f2 s/ s+ U% ~; |7 u, {1 ]借地收罗刹) [8 P% R2 D$ \9 T. P
2 A$ w, p; Y# m( j3 u7 R
鹤拓
1 r; t- E% ?' d: m* F" y( b8 K- q: f8 K- D; U, {9 P
牟伽陀开辟鹤庆
8 ]. O% G) c0 F8 s: g; D, v* Y2 B9 ^2 _! i
开辟甸索坝. b. q4 l2 I# n/ C; q) B
8 p1 s- d9 l. S
东瓜佬与西瓜佬6 E9 y$ e  b1 p3 Z

+ a# ~5 i1 L% A8 A( A光璧杀妖1 {; Y. }. D5 U) Z2 j/ d2 S, l
; i4 c: X# G; w9 S3 t" f# V  ~* Q" Y
岛枝除魔鸟4 W5 @$ A- h- x% Z

+ D5 k, B+ x) C: ^( Q猎人杀妖
8 h0 D/ U$ Q: K. h4 g2 \6 W
! Y  i* H  [) C* m龙肝; n" K) c5 M) h

5 s' b1 m$ u4 e  x5 m8 M绿桃村龙母的传说
7 y: Q7 j+ e+ ~* p' ?( H  K" C, J/ [8 x6 A; K5 v# E( k1 k. ?5 r
龙三公主
. K9 Q, C" q! A9 a5 s
4 @2 y' G6 n$ g* `& }* w; y  t猪龙的故事' {; ]0 C, t! N  W# U

$ Q: `9 F2 N3 h7 d- U龙太婆和水晶珠, u, @) R, E! Z

( k  e! @; \% n. Y( _3 p青龙潭8 p; |3 q7 t7 G1 Y7 r

+ e  J. ]. t7 `0 }  X  P% Q小白龙不应彭家水6 A8 @, e. Y5 w4 r; u) U! ~
# ^( x1 P9 Y' ]1 M$ F% P: h5 T3 p2 B8 p
幺龙王
/ r* T0 I& d. _0 m& ?  _! }8 G9 J) J: i; H9 e9 d' y
龙壳
8 d+ G) G. w3 X2 q1 ~+ n. `6 j* M. c4 ~& [/ o* n# d8 ?
杜朝选. d+ d1 b" U7 N( M
! }+ Q- |3 v! W7 i. Q2 T
段赤城
) r" n7 I8 m# Q2 T( D& F* P" q8 i
白洁夫人* W# h/ P4 f9 D8 J5 f
/ R. H' P) _5 L) {6 k; V% r
大黑天神
- o; p! T0 P; s1 D: H! O8 K  F' M' s9 H4 o; ^0 K
射天狼
5 k, U* @% r( \. c/ G" d8 ~
. \3 E* i: Q. z, F, F1 S6 b9 D石宝大王0 F: F% E" R( k7 c" |* B
& _8 `% v5 }: T( S: x7 S
红袍将军
' B8 E$ [% S; \  C; Y* L  G, \
* u/ I$ [/ u- U, L7 ]# S药神孟优
3 g3 F4 l+ l- g$ g
& [4 n# ^' c+ Q2 V, s  V4 b  u独脚义士阿龙
; d. j' ]$ x6 A- [! ]; b& {3 u6 S3 P
阿杰尔除妖
. v' x9 @! k" w, h2 d& ?" m" ^, |  Y5 p) u8 D
慧生救早盗仙水# ?+ d3 n& \; ]8 M) {0 Q( d
6 P( k, w& E5 e0 K# e: A0 S
四海龙王" X( i) m8 A& ]$ Y
( E3 Z/ P/ Z6 q
南诏王的老师4 F" |0 V, t4 @/ W
- n' X( J  O& H' q
雨神李定国
1 K! y" y& ?! A) D3 D) B; a
2 m1 y) J9 M7 P8 ]8 B段宗榜. J+ e  h0 c. Y) ^# G* Z! w

3 R1 F- A; V7 t0 z2 b老太箐
: H+ S2 \; d' E/ ^2 V& E, E1 b/ N- @. e
我们的大地
. E0 z- z. h. ^% U( d/ k
! t: J. B4 {4 s2 \  h/ _( a/ ~8 b9 n3 ]! v9 e! \* n
: m! R* |- u9 k2 q

/ G/ Z5 h4 p5 T/ x; ^/ a9 [- G$ x( S  Z

7 I6 p( [0 u9 W% F* l8 e3 J. N2 p9 {) i) x0 I

" K9 \3 a4 Y. J& j6 l
2 l, }8 }( s- ^1 [2 c) Z1 Q6 u& t望夫云
! w$ R$ y1 w, u6 ~! @# x8 \: q" t3 W  f
蝴蝶泉. Q8 U: Q0 X/ r# n
; h6 w. X8 y, F: j9 b; `
绕三灵
6 u3 G" a4 R$ T9 P: [/ i0 ?6 s/ e$ C
……
; O+ p  y0 ]- J# G  ]' B+ A
. N3 w+ y$ o0 \6 Q' U1 E灵魂与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6: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故事:色龙求婚  / [% o  I7 q# X/ s/ q% [

1 \' g  O7 z% |8 V, I0 d6 f# c# @" w1 ~, q2 I/ a
在宾居夕照寺和悬空庵之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菁,人称白龙菁。菁里盘着一条残暴好色的小白龙,经常跑到寨子里为非作歹,当地人民恨透了它。
; k! \2 q* j" K
) e. W6 j! d& I9 \有一天,小白龙变成了一个白面书生窜到坝子里寻欢作乐,途中,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从它对面走过,它高兴得眼冒金花,恨不得把她一把抓住,抱在怀里。突然,一阵狂风卷起灰沙泥土,直往小白龙的脸上打来,打得它鼻青脸肿,动弹不得。当小白龙睁开眼睛四处观望,这个美貌姑娘早就不知去向了!
) ~: |8 v% l; ~: F1 `3 v
$ Q/ z; o6 v, t小白龙无精打采地回到山上的阵沟里,懒洋洋地睡在床上。一心想着这个美貌的姑娘,想得一夜不能入睡。后来它四处打听,得知这个美貌的姑娘就是大黑龙的第三个女儿,人们都称她三小姐。4 m% W( @# l, Y0 z6 x

# D3 A  O& f4 R/ d; U她家从大理洱海迁到宾川,住在宾居坝子的黑树龙潭里。她一家忠厚善良,处处为百姓着想,一年四季在黑树龙潭享受着人间香烟。
8 i: f& D' b# t
+ [# m9 b' z/ ^, E! J老乌龙受了小白龙的委托,带了很多金银首饰、珠宝玉器,来到了黑树龙潭向大黑龙王求亲来了。" O: j5 V/ g4 O9 g4 s; d7 z

9 Q5 i  y, g0 g; _# E. l  e大黑龙王早知小白龙平时就作恶多端,三女儿根本不喜欢它,但大黑龙王不愿得罪老乌龙,只好在乌龙面前推辞说:“三女年纪小,这婚烟大事,未知小女可否愿意?这些礼物请乌龙兄带回去,待我问问女儿,再提不迟。”2 D8 `0 Y6 _+ x3 ~4 {
1 H+ ?0 s. K: E" q
老乌龙听了大黑龙王说话很有斤两,论起理来滴水不漏,无法再说,只好带着礼物回到了白龙菁,把提亲的经过告诉了小白龙。
7 M* ~- @# F, K8 s) @+ g( {
9 R0 a" v. p; S  ]  \9 J# G! n小白龙由于爱慕三小姐的心切,误认为大黑龙和三小姐都同意了这门亲事,高兴得手舞足蹈,一心要亲自与三小姐见上一面。事过几日,小白龙装出一副书生模样,带上聘礼,到了黑树龙潭拜见了大属龙王。5 u: E( `3 {9 J
2 K  F/ V& @  s' Y+ N- k
大黑龙王出于礼貌,叫出了三小姐给小白龙看座、献茶。三小姐见小白龙淫邪的样子,非常愤怒,便当着父王痛骂了小白龙一顿,拒绝了它,并叫虾兵蟹将把它赶出了龙宫。
: O0 M  O8 V/ n3 C0 {
7 H1 w1 H* ^- c1 Q小白龙被三小姐赶出龙宫来,火冒三丈,贼心不死,对着龙宫破口大骂:“黑娘养的老贼,你教养的三姨子,胆敢骂我!实话对你说,若不把你的三女儿乖乖地送给我,哼!那就走着瞧吧!”
4 h8 r0 ~- l8 v$ ?2 I7 X8 i/ {" `# P+ X1 H4 `
当天,小白龙便把老乌龙邀到了白龙菁,商定如何对付老黑龙。老乌龙听了小白龙的花言巧语,不假思索地斥责大黑龙欺人太甚,说非治服它不可。它俩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在山头上呼风唤雨,把山脚下的石头吹到山等下边,再使用法术把附近村寨的牲畜都变成大石头,等到半夜三更,从白龙等大发洪水。
# |8 P8 Y4 p, l! I, w5 v3 W3 p7 L! P# }5 g1 J- j5 c# |1 r# R9 f
用大水把石头冲到黑树龙源,把龙潭填平,把大黑龙一家的龙子龙孙活活埋死,以解心头之恨。+ [8 h% R5 t& f! h

1 v3 D/ T* t7 T1 |0 o4 I6 p乌龙和小白龙的计策确定后,就在龙厅里摆开酒席开怀行饮推杯换器,两龙吃得昏昏沉沉,倒在床上睡着了。
+ \5 G3 m) F4 S+ X4 V7 B1 [9 q
9 i4 H! Q- ?# A9 B% i! ^9 i+ D0 z小白龙从一场迎亲拜堂的黄梁美梦中惊醒,发觉已误了大发洪水的时辰,它忙唤醒鱼兵、虾将、歪量(蚌)众家水族,带上兵器,涨发大水,只听得一阵狂风大作,滔天的大水,从白龙菁滚滚奔流,直向黑树龙潭方向冲去。幸好,小白龙和老乌龙商定的大发洪水、用石头填平黑树龙源的诡计早被大慈大悲的观音老母发觉,正当大水冲到北山村子后,观音老母就变成一只大公鸡提前报晓,各水族听到公鸡啼鸣,吓得魂飞魄散,纷纷逃回白龙菁,惟独歪茧(蚌壳)海姑行动缓慢,鸡鸣水止后,这个可怜的蚌姑活活被太阳晒死在悬空庵下,变成了一座山。被大水冲下的大石头,至今还遗留在北山村子的后面。, L, N6 E/ P0 u+ x- m

, h% C7 f! S0 U观音老母见小白龙作恶多端,残害生灵,犯了天条,要用火烧已它小白龙跪在观音老母面前苦苦哀求告饶,观音老母便饶了它。( g0 q2 H7 G) S% ^! d
6 l6 `! {) ^, h. k
后来,小白龙再也无脸见人,便悄悄地离开了白龙菁,跑到鹤庆姜贾坝的一个龙潭做上门女婿去了
4 c* A% ~8 I3 G* `: \; g; f, L, _" s
每年七八月间,张天师传旨召集百龙集会,众龙王都高高兴兴地进人金碧辉煌的百龙聚会厅,依次就坐,独有残害百姓的小白龙不能人厅就坐,就因为它犯了天条,只有跪在门外认错告饶。所以  J6 R5 S  j" i6 R$ {

: D8 ]8 @! Q5 J3 \9 ~* N每年的七八月,宾居小白龙等经常白云盘山,雾气腾腾,雨水多,人们说那是小白龙的眼泪。, N! m" }+ ~  r- V8 m

8 e- W6 ?, S( Q# J9 D老冒山乌龙,因帮小白龙干了坏事,羞愧得再不好意思下坝,只好用云雾遮住山头,因此,宾居有了“冒山戴帽不下雨,小白哭泣水满沟;大黑龙为民做好事,风调雨顺庆丰收”的民谣在民练广为流传。& c, c3 o/ J0 e1 F( L& D

% M% p/ R) q0 `8 M. J免责声明:【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
, R( {+ f1 K4 X* c- N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