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X E9 W: m& x2 G& q9 q" P6 J) s4 e+ t9 E0 C$ s- u$ k/ ?
0 `# q: Q% S/ W w: X) U/ d
" l2 | g4 b( h" _' w! A
云南网讯 (记者 李秀春 和茜 康平)阳春三月好风光,奇峰梨花竞开放。连日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西邑镇奇峰村踏青赏梨花,领略白族文化、品味傈僳族风情的游人络绎不绝,让昔日寂静的白族人家、傈僳山寨激活了乡村旅游热潮。 t8 W( ^: n* t. j' `4 A
这是奇峰村坚持以梨花为媒,做活乡村旅游出现的喜人景象。
$ I7 @" [1 m1 t! J( T6 T" l$ Y 以白族、傈僳族为主的奇峰村,共有234户10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563人。在村里的万亩梨园里,生长着2万多棵梨树,其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梨树有1000多棵,最为古老的梨树距今已有600多年。+ h. U% O! g6 R9 W3 i7 u
2 F9 s4 L* J) k3 \4 v
& u4 N' v% ?" Y) ~3 y9 d5 Y
f+ ]1 o, q% n7 G: ]8 _! ] 近年来,鹤庆县依托奇峰村的万亩梨园,通过举办奇峰梨花文化旅游节,做活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扶贫+旅游”脱贫攻坚新路子,使昔日长在深山无人知的古梨树,变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去年,全村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69.35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500多元。
+ i0 }4 h7 g- u5 H 结合举办梨花文化旅游节,村里累计投入1700多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改进了提升。制定<<古树名木管理办法>>,对58户农户的118棵古梨树进行挂牌保护。发动村民新种梨树4万多棵。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建设体验式厨房,开展农耕文化展示、乡村农家乐互动体验,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8 A h. {/ B5 ^4 \
7 W6 u2 l- l* _8 s* q
' q# p2 _* x4 f2 E- B& b6 }
* @ H. y( M# _/ E8 ?5 |! z1 ] “梨花为媒举办奇峰梨花文化旅游节,为村民开辟了新的脱贫致富门路。”奇峰村党总支书记施顺新介绍,从2016年举办梨花文化旅游节以来,村里开办农家乐、民居客栈的农户,从6家增加到了12家。
* }. N0 L7 N3 p4 h2 ]4 B5 Z# i( g 奇峰村2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增祥,上有80岁的婆婆,下有读高中的儿子。4年前丈夫去世以后,她在镇里的扶持下开办了“梨花开”客栈,做起了餐饮、住宿等旅游接待,实现了脱贫致富。家住奇峰村上营自然村的赵和兵,由于身患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2016年,他在村里开办小卖部出售土特产,仅梨花节期间,收入就达到了2万多元。
* `0 Y1 E) l2 B& a! O 目前,奇峰村已有93户贫困户通过参与销售土特产品、16户贫困户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增加了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