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大理白族人为什么喝的是三道茶

6
回复
188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6 2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P( b+ A4 t; z7 U3 f% T5 V  原标题:大理白族人为什么喝的是三道茶2 s- b, n, B1 o* Y. e- s
  到了大理,走进白族村寨,你会发现白族真的白——一排排白色的建筑映入眼帘,白色的墙面上画着花草,写着福字!听说,白族的男人是分等的,一等男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这些花草和字就是自家男人画(写)上去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用现在技术弄上去的。白族的民俗极为淳朴,白族人民的生活态度亦如他们的三道茶!4 w9 u* K' Q7 w' v) V) _
  三道茶" O: _* C* M. j) w4 o
  三道茶犹如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
  r- X8 \$ S1 }. |+ F0 X5 C& x0 @* x& X1 D
mp46281564_1449154969139_2.jpeg
7 x4 D, N# K- y  {) @
4 T, K) m. P' j- G8 j6 r; B; @
  三道茶! l4 T4 ^" W3 `7 T  {) i
  
6 P& E% R7 T! v. S( d1 R3 h5 b  “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 S: N, Y8 l* @( @$ N1 k  * ]* v" m) P7 U4 Q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
: C9 `* u  r% |5 |4 L, U5 a  
' k# t) P3 A, A! J( S$ D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U) H( Y3 u  ~: [( W- \
  寓意+ X. C- a* s( M+ Y' r! {% E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 ^7 ^0 n7 x/ k8 F6 m  F# m# v' Z' A' {& ~# }+ U8 U( t
mp46281564_1449154969139_3_th.jpeg
" ?3 z5 e  f' D' l7 r! y9 C* n

" c3 H- }  H% ^3 d+ ~$ \5 f8 g
+ G3 h5 \' {# u$ ]0 P- l- y, l( a
mp46281564_1449154969139_4.jpeg
# H* `; i. c" `0 \2 g0 H
1 V$ h) m+ G0 B5 r/ r
# m6 z5 ]9 T) k: w) i/ F2 [& N* \
mp46281564_1449154969139_5.jpeg
3 ~$ N  o3 n  G- U/ S' v

/ M$ i2 F# r$ n" N/ @2 l/ X  三道茶表演
" f8 L$ z+ b; Q; k3 @4 q  纵观白族“三道茶”的传承发展,是佛教活动的兴盛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亦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4 ~: R' k, c, M5 m7 D7 _1 W

# Z( C4 B4 Y5 l/ m% R/ u3 U. r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1: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来& N  \9 V% E% Q3 w! i2 z
  白族的三道茶当初只是长辈对晚辈求学、学艺、经商,以及新女婿上门时的一种礼俗。
: o* a* b/ v! s/ H  传说! s4 I2 ?1 c8 g/ Y5 h
  在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老木匠。他带有一个徒弟,学了多年还不让出师。一天,他对徒弟说:“你作为一个木匠,会雕会刻,还只学到一半功夫。要是跟我上山,你能把大树锯倒,锯下板子,扛得回家,才算出师。”徒弟不服气,就跟着师父上山,找到一棵大麻栗树,立即锯起树来。但还未等徒弟将树锯成板子,已觉口干舌燥,只好恳求师父让他下山取水解渴,但师父不依。到傍晚时分,还未锯完板子,徒弟再也忍受不住了,只好随手抓了一把树叶,放进口里咀嚼,想用来解渴。师父看了徒弟又皱眉头,又咂舌的样子,笑着问徒弟:“味道如何?”徒弟只好实说:“好苦啊!”师父这时才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学好手艺,不先吃点苦头怎行啊?”这样一直到日落西山,板子虽然锯好,但徒弟已筋疲力尽,累倒了。这时,师父从怀里取出一块红糖递给徒弟,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这块糖后,觉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于是赶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从此以后,师父就让徒弟出师了。分别时,师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去后,问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师父听了,哈哈大笑,说道:“这茶中情由,跟学手艺、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后甜,还得好好回味。”
" W. u6 q. n2 X  }% ?1 S+ P, I  三道茶不仅是茶,更是人生哲理!到了大理白族,一定要品品这三道茶!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1: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云南大理白族的习俗“三道茶”( f; [7 v: B: j+ Z

% J2 q8 @4 f  l2 L
6 C3 W/ P) T% F大理自古出茗茶,大理是“南方丝路”和“茶马古道”的交叉口,大理的茶文化得天独厚,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很多的茶叶种植园。在大理民间每逢过年过节,寿辰,婚宴,宾客临门都是以三道茶来招待宾客。9 D' e. l: l. ]+ V

  C  N1 N( K! e; q9 J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于茶文化范畴之内。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D$ p" v4 C" ?( |8 j
9 U/ r6 X! i3 n$ x) \7 u/ J
第一道用沱茶冲泡的“苦茶”: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寓意为“要立业,就要先吃苦”。 . U# j9 F4 R" B/ U3 f

5 ?) D6 o7 P, C9 P- ]5 Q第二道是加了糖的“甜茶”:茶汤倾入八分满。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 K# y; _& O* f* G, S6 L3 J: Q: }
! s8 ]0 h6 Z& e9 U) N+ X
第三道是茶水中放入核桃仁、蜂蜜、姜、米花的“回味茶”:这杯茶要趁热喝下,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谨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 q" o( ]" T# b6 X; _' l4 H2 F$ j( G! y
现在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白族三道茶开始同白族歌曲、曲艺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浓、内涵深的茶艺表演项目,深受中外来宾的喜爱。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1: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族三道茶2 `* h0 }. P% s- e# N
& ~/ E# `" T' o1 z, Y
白族三道茶是云南白族待客的一种饮茶方式,白族语叫“绍道兆”。共同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成为了一种礼仪。第一道为“苦茶”,将一只小砂罐于火上烘烤,烤热后放入过量茶叶并转动砂罐,待茶叶变黄后,注入沸水。色如琥珀,香味扑鼻,微苦。第二道为“甜茶”,在茶盅里参加一点红糖、乳扇、桂皮等沏成茶,有一些甜味。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在茶中参加大批蜂蜜、炒米花、花椒、核桃仁,悲欢离合皆能表现在这杯中。
1 G2 @! C- j# a! i, X: j  n4 _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 M9 h$ l0 D4 ~, ~2 M
白族三道茶是什么意思?  白族三道茶:三道茶是大理白族节庆婚嫁时敬献宾客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礼仪形式。三道茶独特之处就在于,各道茶各有特点,可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
  C/ M' t2 E# [" C
" H* v. {' W' t' |- Y/ v
& `: S7 w6 k, [$ A4 I+ @- f* i9 E7 c6 H" @) }
白族三道茶除美味可口,饮来别有情趣外,由于先苦后甜,再回味,颇具生活哲理。所以深受白族群众喜爱并发展成一种完整的茶文化礼仪。
4 \2 C$ `1 G# a7 g3 V+ c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理白族“三道茶”(民俗风情)
            “金花”(白族姑娘)向客人敬献三道茶。   
                赵锐明  文并摄影

  三道茶是大理白族节庆婚嫁时敬献宾客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礼仪形式。三道茶独特之处就在于,各道茶各有特点,可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
    头道茶,苦茶。制作头道茶的方法是,先把上好茶叶放入土陶罐中用文火烤,边烤边抖,直至茶叶微黄并发出清香味,然后冲入开水,茶罐内即发出声响并冒出水泡。待水泡沫散去,陶罐内即留下少许又苦又香的浓酽茶汁。头道茶因开水冲入罐时有响声,故又叫雷响茶。
    二道茶,甜茶。配制方法为先将核桃仁片与烤乳扇(牛奶制成的扇状食品)和红糖等配料放入茶杯,然后冲入滚烫的茶水即可敬献客人。第二道茶又甜又香且有乳香味,十分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三道茶,回味茶。制作方法是先将蜂蜜、花椒、姜片、桂皮末等按比例放人细瓷杯,然后冲入热茶水即成。此道茶集甜、麻、辣、茶香于一体,饮时别有风味,令人回味,故名回味茶。白族三道茶除美味可口,饮来别有情趣外,由于先苦后甜,再回味,颇具生活哲理。所以深受白族群众喜爱并发展成一种完整的茶文化礼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6月26日第七版)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1: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族三道茶的由来 " k- G. u1 {( I: d$ o* ?( _; h& E
  q  s  S; B4 A! r7 M
 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白族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下面,我们共同来了解白族三道茶的由来。 1 H$ b9 m% N: n5 V% n
+ B7 f4 E8 |3 C% j
  白族的三道茶的由来,当初只是长辈对晚辈求学、学艺、经商,以及新女婿上门时的一种礼俗。它的形成,还伴随着一个富有哲理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老木匠。
( R/ {. y( f2 B$ p2 u5 f$ p
$ t1 R: K5 u1 t8 V0 H6 w2 ]  他带有一个徒弟,学了多年还不让出师。一天,他对徒弟说:“你作为一个木匠,会雕会刻,还只学到一半功夫。要是跟我上山,你能把大树锯倒,锯下板子,扛得回家,才算出师。”徒弟不服气,就跟着师父上山,找到一棵大麻栗树,立即锯起树来。
5 q% e# K+ Y+ f' G, j' x) ^/ I: m4 `( _8 H) Q+ K3 w. H
  但还未等徒弟将树锯成板子,已觉口干舌燥,只好恳求师父让他下山取水解渴,但师父不依。到傍晚时分,还未锯完板子,徒弟再也忍受不住了,只好随手抓了一把树叶,放进口里咀嚼,想用来解渴。师父看了徒弟又皱眉头,又咂舌的样子,笑着问徒弟:“味道如何?”徒弟只好实说:“好苦啊!”师父这时才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学好手艺,不先吃点苦头怎行啊?”这样一直到日落西山,板子虽然锯好,但徒弟已筋疲力尽,累倒了。
1 g4 t* S/ A$ v3 a5 b* T4 {  S6 C+ u4 U
  这时,师父从怀里取出一块红糖递给徒弟,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这块糖后,觉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于是赶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从此以后,师父就让徒弟出师了。分别时,师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去后,问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师父听了,哈哈大笑,说道:“这茶中情由,跟学手艺、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后甜,还得好好回味。” 4 Q0 G+ }) s8 v
% q" w- I7 ]: l% Z9 m
  自此开始,白族的三道茶就成了晚辈学艺、求学时的一套礼俗。以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客,特别是在新女婿上门、子女成家立业时,长辈谆谆告诫晚辈的一种形式。 1 J! b  u, F+ w( c1 B  u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