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T6 f* \, G7 e6 R0 O 阳春三月下巍山。我走近了东莲花村。这座茶马古道上的莲花,是的,她在桃红柳绿的深处,一个淡雅、古朴的村庄,这里,回族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风情浓郁,处处莲花开。这就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巍山永建镇东莲花村。
$ V' T* w( u9 }+ O) [7 G# b& m5 G# e' p- i' X4 C/ B* F1 O: J- d
: w. u% c0 t9 D: X7 ^. C; F# n9 j7 @( Y3 q/ |5 |. K4 f+ V
图文/朱文鑫
* o# `' E# S7 F 一走进村口,巨幅东莲花回族少女在欢迎你,东莲花村历史上靠马帮繁荣建村,被人们称为马背上驮回的回族村。民国初年东莲花村是马帮锅头聚居地,经济繁荣,建盖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建筑,其中民国三十年建成的马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9 g( j( Z# d3 M0 v2 ^3 {$ C8 {7 P# @& L
- U* R1 N+ A5 [; o
; Y9 T- S8 L7 \; y9 p* d
. t7 F* t4 ?( {8 y 图文/朱文鑫
6 Y$ O9 v+ V5 W' q7 P8 c- w3 Q* s" y5 C. u
4 _5 r' d8 J6 C. E8 a: x( G5 d7 x& o9 [
图文/朱文鑫; F1 B8 I8 L% ?6 p" W
马家大院是古建筑群当中的典范,特色是“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它采用“六合同春”的布局,东西耳房、厅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构成南院的“三坊一照壁”,主房、东西厢房、大门和角楼则构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建筑工艺十分精湛,无论是照壁还是雕花,都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和谐并存、水乳交融。
% G# d2 N m+ E9 F) z+ `) `4 \* k5 z3 M. Z& c' W3 J
1 k: `; U' D: @7 W" f1 N+ p
) |( K/ Q6 l v/ n# `: Y
遇见的每一位女子,都是淳朴、自然,纯粹的。不施粉黛,甚者那么干净如莲花。
, K `* X S4 j% A; w: `" e$ }" I( D) q* s8 `! @0 S5 j
5 F% t) e/ u- T ]. _: P3 q: D# \3 h7 V% I; Y. u: N5 B* b. m8 o$ T
图文/朱文鑫
5 }- X2 B7 l3 Y# [* F 东莲花村在历史上,因地势低凹,河水经常泛滥,种稻难收,多数村民栽莲种藕,因此得名。到了明朝后期,永建回民凭借自身的勤劳智慧、善理财政的本领,在“戍守屯耕”的同时,发展商贸运输,永济桥就是当时永建马帮经济繁荣的见证。
0 [9 h4 X) n- A
" A2 s% `; M; E& e7 r
- c4 f" y* ^) c+ ^9 r* m$ X- A9 Q- ]8 t) c: u& c# r
图文/朱文鑫' ~0 a! V3 e; O
这个坐落于红河支流米汤河畔的村子,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村内环境清幽,一股来自村北的地下水常年流淌,将小村滋养得清雅秀丽。二十八座建于清代、民国年间的古民居,五座角楼,一座清真寺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的古民居,深厚的伊斯兰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相得益彰,较完整地反映了伊斯兰传统文化的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成为滇西穆斯林社会的一个缩影,使得这个看似平常的小村庄,早在2008年就成为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F G6 R3 @) l, `) a% M) h! P7 h& i M' v5 h
}, ?: x2 z7 ~- y. x6 J. g' T
2 `" @: I# m/ g# w# p- x2 Y6 L 图文/朱文鑫4 l: ^$ |' n4 b" p- r8 f# L5 g
历史上,巍山是茶马古道重镇,明朝中后期,回族马帮商队兴盛。1911年前后,马如骥、马如骐、马如骧兄弟几人开始赶马经商,经过多年苦心经营,东莲花村成了马锅头的聚居地。以大马锅头马如骥为首的7支马帮共350多匹马来往于东南亚诸国,马氏兄弟的马帮生意达到鼎盛,成为滇黔川三省有名的大马锅头。年复一年的辛劳,带来东莲花村的繁盛。赶马人用积累的财富在自己的衣胞之地建盖起一座座气势恢宏,造型精妙的深宅大院。马背,驮出了一个宏大的梦,驮出了一个富足的村落。
Q; ^4 w' T& |" n7 w' w S k6 t, x! i8 Z
6 \; T3 X; E: E# x! e* Z* D
, L6 \: [# j9 Y 图文/朱文鑫3 E/ r5 j& `% W" J1 W
1 C% w. j: H* e$ U, ?5 ~! t
8 w* x( M& t* ~: k
/ l7 S4 r0 i/ o5 i, { 图文/朱文鑫* W3 J: j# B5 p6 f: G: k
走进这位传奇人物建盖的大院,大理石上几个苍劲的大字“世守清真”表露着主人的品性与信仰。这座大院是典型的“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的格局。采用传统的“六合同春”布局建成。东西耳房厅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构成南院的“三方一照壁”,主房、东西厢房、大门和角楼构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院子东南角的碉楼连接南北两院,重檐飞阁。整院建筑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大气中见精巧,精致中显著气势。
9 d- [" D$ D+ Y# Z8 q( P 静看天井里悠然盛开的花朵,品檐下牌匾上雄浑俊秀的名人墨迹。回环于廊间,那些精致的花窗,精美的雕刻,藻井里的彩绘,彩绘里惟妙惟肖的美景,都还保留着当年的陈迹。
) F9 l+ R, W7 ]. k0 @( N/ j
% I: U% R& q& M
3 t+ L0 `1 z$ j, ]2 W$ f! R2 [$ G( j N
图文/朱文鑫
7 Z' m) D p% R9 d4 l/ x 漫步村内,洁净、清幽,生活自然,民风淳朴,整个村子规整而又安静!穿行于小道深巷,两旁溪水潺潺,村舍高低错落,整齐有序,没有车流的喧嚣,没有人声的鼎沸,到处弥散着静宁的清和气象。6 y- y. x3 @( r
: ~% ]# z x2 O* ^' e
3 q/ l& F% \) N! c6 ~. i$ c! r& ]) m9 ^$ A% Z
图文/朱文鑫
- h. r6 z: X" D. e v 厚重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刻在大理石方框的大字“世守清真”,显示了主人虔诚的信仰。( [& J/ m4 J# y/ i. L
* z8 K' l, Q. m) c
/ q. r' [, U7 G0 m3 s7 U4 k4 T" Q3 D* P. g+ A2 Z f
图文/朱文鑫/ x3 T9 a0 L) v& E
19岁。纯粹。一双清澈的眸子里的清纯.....透出一份向往美好。4 }* y' o# o+ W6 d# V
7 m" M }+ `$ G5 ^! F
r" F, u# v! J! m/ v( Z2 y) s1 n; z. U! D1 b) ^6 ~$ n
图文/朱文鑫& L: {) J! V8 ]' l6 Q
每一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汉文化传统的出阁架斗、雕梁画栋的建筑风格,又将阿拉伯伊斯兰美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回族传统清真寺的典型代表作,成为村中一道庄严肃穆的风景。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与结构精巧的古碉楼、古民居建筑群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构建起了具有独特风貌的伊斯兰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 D. j+ `) W# S0 I; W2 {1 D. J
0 e$ g* @0 v3 p7 f7 ?. E4 C# R/ t" i/ Q4 o2 n
' Z5 V/ S8 V8 x/ Y8 I 图文/朱文鑫& |" A. X3 J( k9 @% M% ]
每一个女子,都像是一朵莲花初开,粉是粉,白是白。; B0 q& E: d2 r: D7 c% i4 w
8 k4 R) ]2 O: j8 `9 q
9 j8 O3 @" `, }7 \) ]% o' X
9 @0 \ m* s4 t9 c" e+ y6 q
图文/朱文鑫& J% J. R' D$ R3 s5 ~! a4 d
生活的日常,简约的时光,热闹的市场,处处都是沉淀下来的安详与平静。
" U0 c9 C/ ?* x
2 V& T" \% k; f5 L7 r- R. W8 K( U
: p: N; H \" B# \7 \6 q; }5 H) k3 E( q; _
图文/朱文鑫1 o4 _1 N) n+ U
对于这里的安静与富足,连法国老外都有点不依不舍。
# U' D( j- u$ W8 G" w. C
- V* W9 s. [: J+ g# r1 A; n1 L* w u7 `2 x J M% w
) E: l+ K' q! T Z& i9 } 图文/朱文鑫
x% S/ G. \0 B7 q9 Z 登上大院最高的角楼,推开格子窗,整个村落尽收眼底。青山、田野、民居、清泉,都定格在这样的一方小窗里。
! d% U5 o3 d/ F7 Z 窗外,天高地远,风光旖旎。院内,马帮留下的历史让人流连。村内每一座古老的院落,都在讲述着曾经的马帮往事,为后人研究茶马古道、马帮历史和文化留下了鲜活的一笔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