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V, ^/ Q) q" A& b1 W' Y0 ~6 X" ^大理白族的照壁文化/汪金友
3 m {. B1 X, D- P# w, f4 P, g
" n+ g# K* f; y) M; E% h5 E 到云南大理旅游的人,都会发现,这里民间的房屋建筑非常奇特。除了青瓦白墙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家的门前,都有一个洁白的照壁,照壁之上,写?四个黑色的大字。比如“清白世家”、“琴鹤家声”、“百忍家声”、“青莲遗风”、“水部家声”、“工部家声”、“三策生辉”、“明道家风”、“眉山挺秀”、“濂溪世第”、“瑞雪三槐”等。
m! X( U# z3 T4 _8 g$ ^
# w+ J( ]' N3 o" i; W* [" [ 我很惊奇,这里的农民,怎么会有这么高深的文化造诣?后来向当地一位老者请教,方知这里的照壁文化源远流长。每一幅照壁题字,都代表?一个姓氏,蕴含?一个故事,也传承?一种家风。
6 @2 Y+ G3 R' n" `/ Y4 [7 k3 V. v- t8 Y. s+ z
在云南,最富裕的地区是大理;在大理,最富裕的民族是白族;在白族,最富裕的象徵是房子;看房子,最有代表性的是照壁。
. M; K6 p0 g- O# I5 ~- P6 U' s, G- `/ z4 | K1 g: g+ Q
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早在西周时期,很多建筑遗蹟中就有照壁的形象。至元明时期,照壁更为流行。古人称照壁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照壁又称“影壁”,也是由“隐避”二字变化而来,门内为“隐”,门外为“避”。照壁不仅在风水学上具有导气驱邪的说法,而且能够增加住宅的气势和层次感。
7 m" P0 T, f% T; U( T
( P& h7 b5 z, J8 w 白族民居大多坐西朝东,面向洱海,主要建筑形式为“三坊一照壁”。三排房子位于南、西、北侧,西侧为正房,照壁则位于东侧。整个布局,酷似北方的四合院,只是朝向不同。房子一般为两层,也有的正房为三层。每排房子,一般是三开间。还有一些富裕人家,在东、南、西、北建四排房子,形成“四合五天井”。大门开在东房,照壁也在东边。建房是一件大事,几乎倾尽了全家的所有财力。很多的白族农民,一生奋斗,就是为了建一所好房子。
' _+ W& c$ y5 ^5 R6 @
# \6 I# y8 v. [& c 白族民居的照壁尺度比例匀称,外观十分优美。其主要形式有独脚照壁和“三滴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不分段,壁顶为民殿式,为仕宦人家选用。“三滴水”照壁系将横长而平整的壁画分成三段,左右两段大小对称,形似牌坊,中段较高宽。这种形式多为民居普遍採用。其宽度等于院子的宽度,中段的高度约等于厢房上房檐口的高度,左右段的高度等于与厢房下重檐间的“封火墙”等齐。给人以外形比例匀称、体态敦厚的优美感觉。
2 W/ |7 w- w. x; _ m1 u,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