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g2 P& f2 o$ p' v
3 Y* ]/ j' S/ d1 _& |云南网讯(记者 李星佺 徐腾中)翠玉青梅在指尖旋转,小刀轻划,最后挑出梅核,一粒十二瓣菊花状的雕梅瞬间在白族“金花”张寿花的手里成型,经过手雕的梅脯好看又入味。: `0 O! ^2 g7 m9 P7 \
神奇秀美的洱海之源洱源县,加工梅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雕梅、炖梅、话梅、苏果梅……在洱源,从古至今制作雕梅都是白族姑娘必备的看家本领。, y+ v3 l3 t. ]9 d
6 F% h r2 C% _
洱宝雕梅。记者 桂阳玚 摄 " d! Y- x" S ^" `# @* a
到今天,洱源梅子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品牌,其中首推“洱宝”。洱宝梅厂附近的村民,在厂里雕梅,按粒计费,雕一粒三四分钱,熟练工一天能雕三四千粒,收入可达150元。) J2 A5 l4 ?: Z7 i1 @* B8 |& |
走进洱宝公司,琳瑯满目的产品整齐陈列,各车间有序运转,老字号生机无限。这家民营企业还有一个专门的扶贫办公室。公司董事长李协鼎曾说,“没有洱源父老乡亲的支持,洱宝不可能有今天,我们回报社会、回报乡里乡亲的最好方式,就是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为洱源县扶贫事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多年来,洱宝公司为洱源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仅2016年就收购鲜梅、木瓜、核桃1.387万吨,带动农民增收5490.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2018.03万元。 |0 i9 W, I4 ~) S7 @
据公司总经理李学峰介绍,洱宝公司已带动农户建设梅子、木瓜、核桃等基地。以挂钩帮扶点乔后镇新坪村委会为例,公司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增收致富的问题,投资12万元,购买优质杏子树4000棵,在当地建设50亩杏树基地,免费提供树苗和种植管理技术,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协议,再以高于市场价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收购鲜果,解决农产品销路。8 V1 W4 s+ P, f, N' O# d! p
1 B f& v P6 U, N w
贫困户来到公司每个月能赚2400元。记者 桂阳玚 摄
s- r! L* r/ }6 ?1 }! i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秀珠家从前种苦荞和玉米,收成好的那年也只有5000多元收入,但来到公司打工后,每个月就能赚2400元。“我两个娃娃,一个高中一个大学,生活费加起来每个月2500元,现在来这点,我当工人一个人的工资就基本可以包括他们生活费了。”
0 A7 H8 ^( H- G+ g! D' v据了解,就业扶贫也是洱宝助力脱贫攻坚的举措之一。目前,公司已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56人在加工厂、水厂就业,500多人为季节工,为他们发放稳定的收入。
: ^- Z$ _ z* {5 A3 i( @9 E洱源县脱贫攻坚过程中,民营企业功不可没。当地探索出一条“产金互促”的扶贫路子,既能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又增加了贫困户的资本性收入。这里的农民不只种地,是工人还当上了股东。, E9 R$ w0 j% V' ]
许多企业都会遇到融资困难的瓶颈,但在洱源,如果一个企业能带动脱贫,融资或许就不成问题。政府会给带动脱贫的企业以回报,通常来讲,这个回报是指由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协议,以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投资给企业。+ h; E) H4 d! b& b+ B" ]2 W5 x
企业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政府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回报。这就是大理州脱贫攻坚的又一个创新举措——产金互促。这样的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又增加了贫困户的资本性收入。这个过程中,农民变成了公司股东,可以享受分红。如洱宝公司就吸纳了乔后镇新坪村拓荒农业合作社信贷资金500万元,一年后,公司给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支付了40万元,每户得到4000元分红。
7 m, J9 b7 q( X" j. ~* `8 }' k
4 c& F! `# ]7 R# r8 j! I* G
>>点击进入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