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九月的南大坪村生机盎然,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的辣椒长势喜人,散发出淡淡的诱人香辣。 ( g- s) Q, H/ y% d7 h
3 {6 h7 X5 O/ g3 a/ L
$ ?, Z7 j O A' ]0 C" T 
. p0 `7 @0 s. W" U洱源西湖
" Y, G. Q3 h3 u0 d- m, E% e九月的南大坪村生机盎然,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的辣椒长势喜人,枝头次第开放的辣椒花下,泛着油绿的一串串长辣椒,散发出淡淡的诱人香辣。- V9 S3 j! p+ y% `9 o4 D
“辣椒长势不错,后期还要继续加强管理,实现增产增收。”洱源县三营镇南大坪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李淮一边察看辣椒长势,一边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赵红伟交流。% B. r5 ~; g p' N3 _0 K1 A/ z
“今年我种了10亩辣椒,现在长势很好,按照订单保护价一亩纯利润在3000元左右,可收入3万多元。还有我在三营坝子租地种植的15亩烤烟,每亩纯利润4000元左右,可收入6万多元。两笔收入加在一起有9万多,今年脱贫没有困难。”赵红伟笑意满满地算着今年的收成账。5 y1 y, I* @9 ?7 n
南大坪村是洱源县17个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295人。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南大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们一起反复调研探讨算经济账,创新思路,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资源,引导和扶持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决定采用“辣椒上山,烤烟下坝”的方式,引进辣椒新品种线椒,种到山上,鼓励群众“借鸡生蛋”,租赁田地把烤烟种到坝子里,确保群众多渠道稳增产稳增收。为了扶持好新产业辣椒的健康发展,并实现稳增产稳增收的目标,通过考察引进了楚雄州永仁县远南农业专业合作社,以“订单农业+最低保护收购价+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种植,并积极联系县农业局科技人员与远南农业专业合作社专家一起,针对线椒种植和管理方法对种植户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 v x$ \; l' g3 X8 t# w2 e( \目前南大坪村的“辣椒上山”种植面积为472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种植面积223亩),每亩纯利润估计在3000元左右,将给群众带来直接经济收益140多万元。“烤烟下坝”种植了625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种植面积322亩),每亩纯利润估计约4000元,直接经济收益将达250多万元。7 _" t2 A" @# o1 [4 ^" {3 ]
“同时,我们还采取‘土地流转、农户务工’的方式来盘活土地资源。”南大坪总支书记艾永红说,“我们积极引进外地中草药种植大户流转山地进行中草药种植,农户能得到两笔稳定的收益:一是每亩每年流转山地的费用200元;二是从种植、管理到收采全部都是由南大坪村及附近村的农户帮种植户完成,每天工钱为90元左右。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农户尽可能规避风险,达到稳定收入的目的。”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和到农户家做思想工作,目前南大坪村流转山地3000多亩,直接经济收益60万元左右;农户常年在外务工、季节性务工直接经济收益达300万元左右。
- l9 r4 v9 n! @1 o) s9 r& ^ X+ R4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艾泽伟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我家有6口人,有四个劳动力,流转了山地11亩,流转费收入每年2200元;到中草药种植基地去帮他们做活,每天工钱90元左右,一季下来做150多天,收入在14000左右。这些山地以前就是种种包谷、大白芸豆,收入很低,现在流转出去,收入比过去高多了。”
, m1 f d3 i, c- }3 d' r南大坪村还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充分利用山地间的田埂套种和发展山坡地连片规模种植青梅近1万亩,目前年产鲜梅700多吨,年收入在112万元左右。 L" T" D- L6 V
按照“每户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1至2项产业”的要求,南大坪村在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的同时,也积极扶持传统产业。李淮说:“南大坪村有传统养殖肉牛的习惯,我们就结合实际发展肉牛养殖,给1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3000元购买了148头肉牛,兑付补助金44.4万元;高寒山区大湾河村爱养马,就给50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每户补助1000元买了50匹马,兑付补助金5万元。”
. y8 k* @. _7 S/ _8 t$ I“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来盘活土地资源,增加老百姓收入,最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的。”李淮信心满满地说。(完)(李永辉 李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