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浅议幼儿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_幼儿成长行为习惯

0
回复
22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0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小霞

甘肃省定西市幼儿园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所谓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对幼儿学生进行求知和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是全面提高“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也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养成教育既不能盲目拔高、贪大,也不能粗放浮飘,而要根据幼儿特点,一步一步地抓实搞好。我在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实践中采用了以下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情境创设、感染提示。

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幼儿学生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导之以行,做到这一点,就要纠正重说理轻实践的倾向,把说理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可见、可学、可仿、可行”。只有引导的具体,幼儿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而,我在幼儿学生教室中创设了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悬挂了主题鲜明,适合儿童特点的壁画、时代英雄、校徽、校旗、名人名言等激励性、警示性标语,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使幼儿生活在这一环境中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使幼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在幼儿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这种特定的环境和生活氛围可以达到养成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二、建设优良集体,优化养育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幼儿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1)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途径和力量。建设优良班集体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幼儿学生主要是在班集体中学习各种社会规范。幼儿学生在班集体中通过模仿、学习和实践,排斥某些规范,践行某些规范,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品德,再外化为行为习惯。在一个优良的班集体中,往往形成一种积极的规范、舆论和健康向上的风气,这些规范、舆论和风气作用于集体成员,对其心理和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其积极向上,做出有益的行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每个成员都积极要求进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与集体协调起来。 1 2 3 4 后1页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