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记盛开的梦* ~; N9 U2 X* Z; L9 \6 ~! M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白龙桥中学九年级190班 张建娇 + q6 V( O# [/ M3 ?; ~, g2 L
3 z1 v: J( o1 v
家乡,是一个光亮澄明的水晶球,在空中滴溜溜转个不停;
4 K- q# Q* W0 v8 c) h% H- ^家乡,是一幅陈旧温暖的老画,每次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 W; `5 I2 j( J0 r; e& O; b
家乡,是一首甜美温馨的歌曲,能滋润游子的心田而百听不厌……! I) H% W2 c0 T+ S# ]# w
初记家乡的昨天,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一个梦,仿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空灵得似火,纯洁得如云……审视家乡的今天,谛听到了时代的足音,感受到了发展的真谛,见证了时代进步的足迹,家乡那个蔚蓝的梦盛开了……9 {' F3 H$ ?* W1 p8 M
烟花,绽放的是新年的喜庆;美酒,承载的是满满的富贵;春联,抒写的是久久的平安;家乡情,融入的是真挚的情谊……我的家定居在巍山的庙街,魂牵梦萦的庙街啊,就是哺育我的故乡!初记家乡贫困落后的昨天,走过岁月的四季,穿过历史的尘烟,满怀着激情,一次次理性的思索,一份份坚韧的努力,向前走着,向前迈着……
M8 k8 b% b8 t1 F5 y# m- H: r R1 D( P镜头一:含苞待放的梦
3 P9 M) i; w) ~% v" q; @( U% Y5 s一有空闲就喜欢和爷爷倚在那棵老橡树下,听爷爷讲他们小时候的生活。那时候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只住得起歪斜破烂的席棚,穿的衣服上面大补丁还“背着”小补丁,更别提吃的了,总是吃了上顿就没下顿,他们那时的粮食来源于生产队,每天在生产队苦工分,按照个人苦的工分来分配粮食。一年间能吃到白米饭是很奢侈的事,一般只能吃粗粗的米糠和玉米面,遇到灾年只能去挖树皮煮着吃……那时候,一个偌大的村庄里能认字的人并不多,在根本不能生活下去的条件下,还谈什么教育事业呢?说到这,爷爷的眼中闪着亮晶晶的泪花,映出的是淡淡的忧伤。没错,那时候的人们和爷爷一样都珍藏着一个梦,他们期盼着祖国更加自强不息的民族魂,家乡明天的富裕,这梦如缕缕晨曦沐浴着每个人的心房,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是一个含苞待放的梦……% A; s$ k# B" ^0 q- y, Q
镜头二:盛开的梦
. l) }9 z' q; i1 F& }时至今日,蓦然回首,昔日美好的梦境已骤然盛开。家乡的今天走进了“现代化”进程,曾经歪斜破烂的席棚神奇地消失不见了,村中高屋建筑像雨后春笋般傲然耸立。不再只为吃穿发愁,迈向着的是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教育事业宛如一种新的面容,骤然绽放,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如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滋润,看到的是生活的希望。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使学子们接受到的是知识的灌溉,为文盲画上句号。站在阳台上向远处眺望,心瞬间宽阔了,村庄的面貌换上了妩媚的新装,曲曲折折的小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条康庄大道,下雨时再不需要换上笨重的雨鞋。还记得小的时候外出主要靠“两只脚的自行车”,如今自行车,摩托车成了常用工具,小汽车大量出现,坐飞机和火车不再是件“大事”,电话手机日益普及,买私车不再稀罕……梦的盛开,如彩虹涂满画布,炊烟舞动在黄昏,它让我们心中每天都开出一朵花。家乡的今天洋溢着幸福,和谐与美丽……
a6 C) U+ ]& j3 H3 Y8 `- O6 M镜头三:待追赶的梦
! ^0 f. Y3 A9 X+ W6 |0 G% d家乡的明天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家乡的明天是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家乡的明天是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家乡的明天是比风吹得还远的追求;家乡的明天是比树长得还壮的目标……于是家乡的明天是我们更加向往的追求,是一个待追赶的梦……高档的写字楼、各种农业的机械化、天蓝水清没污染、高科技的发展……家乡的明天,是祖国明天的憧憬。歌唱明天吧,用满腔的热情,用青春的风采;美化明天吧,用智慧的火焰,用真挚的热爱;企盼明天吧,用乐观的心态,用愉悦的心情;拥抱明天吧,用舞动的双手,用辽阔的胸襟……家乡的明天将会是一段五彩缤纷的生活,迈向美丽的世界,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是挑战,是突破,更是一个待追赶的梦……' N8 D7 \4 s9 y9 V+ f+ G
家乡是一个结,一个千年的情结,连着你我他;
( F& h' A3 |" D! Y家乡是一张网,一张无边的大网,网住每一个人的心;$ n. o5 c! U$ }" {( p/ q5 Q1 c
家乡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用她香淳的乳汁哺育着每一个人。 T$ i8 u# n: `8 u, a- F0 t* k
家乡情,千百年来见证着苍苔的千年安谧;千百年来吟唱着群星的亘古不变;千百年来贮藏着记忆的刻骨铭心,家乡记忆伴我一起走过十几个春夏秋冬……家乡的明天就是祖国的富强,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延伸着人生的足迹与希望。家乡的发展承载着梦想的洁白羽翼,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展示着时代的性格,孕育着时代的希望。飞向含苞待放的梦,飞向初记盛开的梦,飞向待追赶的梦……" B5 N, e* P; D) @' U* d: }; W
. O4 j1 ^+ K, [
点评:文章内容具体、充实,富有真情实感,主题突出;语言流畅、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代之以行云流水般的畅美;结构精巧,采用镜头叠加的方法和对比的修辞格,让文章增色出彩,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h5 K: Z9 M, X3 C
指导教师:杨树兴
0 f k" `8 u* v& O0 B$ a6 q: z( b# J- j" G2 J1 t; m1 Q
此文刊发于《巍山文艺》2015年第4期
9 t z& k2 y6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