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拓宽农业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3 u8 y% e* ~# h+ [/ P
) n; b1 ]9 N# W" A南涧樱花谷 ' z) |8 ]* }' m. F; [" p" {
) O* E8 X3 C9 o. s
云上花海 ' b# t" {& B" {
伴着冬日的暖阳,记者在有“风、花、雪、月”四景的大理白族自治州采访,时常想起一首古诗,就像专为大理所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b `7 d* B6 J/ [大理州蓬勃兴起的休闲观光农业,既是融农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为一体的新兴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农业、丰富旅游发展内涵、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举措。据统计,今年前3季度,全州有1321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589.3万人次,收入13.1亿元。- U- T: ]2 ~) n2 i
“大理州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秀丽,是著名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具有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大理州农业局产业办主任张茂云说,全州将围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居民休闲消费的目标,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创新创造为径,生态园区为形,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6 D) s! O: q7 [6 z) u- X; G
大理市 乡村田园“精”出彩1 Z9 H# Y4 Q9 U4 Q2 B9 b) \; e
“乡村田园真美!”远方的游客,也许比久居大理的人感触更深。
1 L |- t T/ P+ V3 R4 e. v“大理有好山好水,空气没有污染,非常适合发展芳香产业,做出一个品牌。”9日,大理云海芳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忠接受采访时说,在银桥镇“种花”,旨在将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及休闲产业进行融合,深度拓展芳香植物产业链,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农业产业。目前,他们“像种菜一样种花”,就吸引了众多游客,高峰时一天接待3000多人。这是因为“重返自然、返璞归真的家庭游正在兴起,拥抱自然、享受自然的农业观光正在成为时尚。”( z/ B, F9 J3 k8 x* l' o) g
“明年初春,我们种植的三色堇等10多种花就要盛开了。”张慧忠介绍,目前公司占地面积2200亩,主题定位“大理风花雪月,赏花云海芳草”,以苍洱景区为背景,休闲农业为主题,打造熏衣草、玫瑰、花卉观光、水生植物、生态草地、民族风情主题园,观光菜园、观光果园,芳草植物专类园,旅游接待中心,科研展示基地,“丰富传统旅游业内容,赋予农业、旅游业新的文化内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9 ~, |9 e0 T; f7 E. Y
走进大理镇才村,正在兴建的“海峰生态农业观光园”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企业文化。云峰产业投资集团总裁施高样,一位从北京回家乡创业的白族姑娘。她说,项目理念是“农业景观化,景观农业化。”
: h9 N9 k; j' X云峰产业投资集团副总裁卓坚勇向记者介绍,集团5年内将投资8000万元,首期规划面积200亩,建成一个以生态农业开发为主旨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第二期规划面积2000亩,建成全国最大的高端专业奇异Q果(小奇异果,属猕猴桃的一种)种植园。“将项目与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卓坚勇信心满满。
& j) K# C$ I0 M5 f4 O; F* U如今,大理市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农业局产业办主任丁一民介绍,全市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畜则畜,宜花则药,宜花则花”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实了大理田园风光。目前兴起各种规模休闲农业850家,今年预计接待游客490万人次,营业额13亿元,带动农户1.52万户,从业人员突破万人。丁一民高兴地说:“农民不再将收获果实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他们的种植过程也成为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了收益最大化。”& h9 \, `0 b4 ?5 e' x7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丁一民深有感触,“发展休闲农业不能搞‘井喷式’爆发,‘断崖式’衰退,要做到‘精致、精美、精巧’,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 f, y! ?" K% R3 H4 A+ r祥云县 生态果蔬“露”新颜
( }0 E; m) C5 r+ {3 h7 ]& |6 T祥云,“云南之源,彩云之乡”。/ O$ u# W9 @2 Y* H! u3 _
驱车进入刘厂镇王家庄大箐,远远看见泰鑫庄园的玻璃房“办公楼”卓然挺立。进入“房”里,才知道是“瓜果观光园”,悬挂在空中走廊的“鹤首”“长乐”等名目新颖的瓜,目不暇接,稀奇有趣。
0 r/ C& @& Z" a2 |“我当年是开着推土机、挖掘机开发荒坡,如今公司投入已经7000多万元,3800多亩高原特色农业旅游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一年观光客6万多人次。”泰鑫科技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春志介绍,通过对“滇府”牌系列水果开发,以及对果树中套种药材的开发,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打响了“绿色、生态、健康”品牌。% O: |% T. @# X6 h& P8 E4 ?
杨春志从事过药业、矿业,2009年转行开发特色农业。他认为:“从事农业前期投入大,但是收益稳定。”如今,庄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产品主要销售省外。“泰鑫红梨”每公斤高达38元,“泰鑫圣桃”1个高达50元。杨春志说:“我们就是要创品牌,让人吃到红梨就想起祥云,让人提起‘高山菊’就想到祥云。”
7 _1 G1 Q9 `+ l) P沙龙镇的青海湖畔,红海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大棚内,一排排的黄瓜叶茂果硕。公司经理殷俊平摘下几根黄瓜让客人品尝,大家连连称赞“真脆,真甜!”
/ w; X8 x# G! |0 e“公司主要种植蔬菜、水果,销往昆明、广州、成都、贵阳、武汉。”殷俊平介绍,两年前,以土地流转方式取得了2000亩耕地15年生产经营管理权,带动当地1.1万户从事标准化种植,使种植向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 ]& F8 J1 o3 e6 B$ J“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全县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5个,接待游客32万人次。”祥云县农业局产业办主任刘致贵介绍,将围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目标,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创新创造为径、古朴村落为形,融合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加快构建完善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宣传推介、资金投入等支撑体系,把发展的动力和社会需求的潜力释放出来,规划到2020年,有经营主体130户以上,年接待250万人次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