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7 _: D/ p5 C6 c
“我们为大理州‘十三五’规划献计出力,不能只局限于具体的项目上,要积极参大政、议大政,对州情优势再认识,促进大理跨越发展。”近日,大理州政协主席杨健深有感触地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未来5年国家的发展蓝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不仅内容重要、意义重大,而且对地方制定“十三五”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Y: @. d! s* t1 i不久前,在州政协的一次会议上,对大理州“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专题协商。政协常委们认为,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切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目标鼓舞人心,是一个很好的规划。
9 N' U4 b V4 Q) l* [' j% Z. E打造7张名片 提升综合竞争力
+ v& H6 }9 s, X! A# }+ z“面对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变化和政策转型的‘新常态’,必须不断深化对州情的认识。”常委们在协商讨论中认为,精心打造大理亮丽的7张名片,可以大幅提升大理的综合竞争力。
( s+ H# F: q1 p! _8 ?9 y“气候名片”。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夏凉冬暖,全年降水丰富,空气湿度适宜,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地区之一。% O- c/ d0 S* X" A
“区位名片”。大理是滇缅公路、滇藏公路交汇地,是云南省滇西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和滇西物流中心。
( R! N5 Y$ g9 N1 q1 J“历史名片”。大理历史悠久,素称文献名邦。唐、宋时期出现的“南诏”、“大理”等地方政权,相继延续500多年,州内文物古迹众多。2 n$ E- P" H( T6 Y% w- E1 v) w: c- _' u% e
“生态名片”。洱海是全国湖泊治理的典范,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9.74%,有29个州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9万亩湿地,在全国也属少见。
0 b( `$ F& U- i7 M0 P0 }“资源名片”。大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等,为未来大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 D( S( s* t; H: V8 R* B Z
“文化名片”。大理文化灿烂,学者们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文化和谐共荣的典范”。( V2 s; i# c" Z s3 w7 S6 }
“民族名片”。大理有白族、汉族、彝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族各占总人口的一半,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6 T Z* d( g# t9 w
突出8个重点 走特色发展之路2 g. [" z, d Z! f5 R
“州委提出的发展思路,非常好,非常符合大理州发展实际。”常委们在协商讨论中认为,大理州面临着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不足等挑战,建议突出8个重点,推动“十三五”跨越发展。
5 r# ~3 X" d% @“特色发展”。要以特色制胜,走符合大理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大理的7张名片也就是大理七大优势,要把握科学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把大理打造成为云南经济次中心。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上,要突出县域经济,形成特色支柱产业集群。8 r. K( p+ o& V$ r! D# j- C( K
“绿色发展”。大力推动绿色、生态、健康的产品、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优化调整和布局过程中,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快新材料、新装备的推广。规划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6 b/ x8 M: c1 X
“外向发展”。利用开放找机会,利用开放谋发展。经济的外向化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大理的经济发展应当依靠国际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本地经济的优势才能达到,必须打开州门,与国际国内广泛开展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
! ~* S, @1 V6 d' h# }. X“品牌发展”。引进品牌项目,培育品牌产品,打造品牌产业,用特色树品牌,用品牌促跨越,最终打响“大理”品牌。要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市场推介和产销对接,有效利用资源和市场,依托特色品牌和市场建设,加快全州特色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