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故事$ a# r- Q: l( Q7 ~4 S. G
鹤庆县3 M8 f; g+ r6 ~4 u
2月起就没下雨
3 E! Y3 I0 ~2 i G! q7 @村里水窖全干了/ v* G7 `# [+ k: L6 l+ Z
7月2日,在昆明的鹤庆老乡听说大理州鹤庆县松桂镇中窝村旱情严重,便相约几位爱心人士为中窝村捐了400件矿泉水。村支书听说水已从下关运往鹤庆,估计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中窝村时,兴奋极了。在等水的这1个多小时里,大家一直讨论怎么分配这些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讨论了1个多小时,最终的结论是:村民每家分一件矿泉水,剩下的分给学校和卫生所,“这回学生可以每天喝2瓶矿泉水了!”一旁的校长笑得合不拢嘴。
% V5 ~/ c/ U# [! E: \松桂镇绕行20多公里的山路,到达山顶就是中窝村了。村里有309户人家,全村有1219人,这里因为地势太高加上地表水匮乏,没有自来水。村里每户人家房前屋后都有水窖,松桂镇副镇长子光辉说,每家建有5~6个水窖,每个水窖的容量大概3~4方,雨季来临时,靠这些水窖来蓄水,接下来一整年,就靠着这几窖子水度日,包括日常饮用、洗漱、畜牧饮水、农作物灌溉等。1 H$ c0 H2 \* J2 X0 A/ \
今年2月份以来,一直没下雨,村里所有水窖都干涸了。“为了省水,哪怕是一小碗水也要循环利用,不敢多喝一口!真不怕你们见笑,有时候村民一年才洗一次澡!”子光辉说,“这几天镇里组织人员每天往村里运40~50方水,除保证人畜饮水外,剩下的还能勉强浇一下农作物。不过旱的地方越来越多,救灾水库的水也快不够用了,再过10天还不下雨,情况将非常严峻!”) O6 d9 g2 j0 r% J! K: z. r8 M2 X% Y
据介绍,针对持续严重的旱情,根据《大理白族自治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大理州已及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全力投入抗旱保民生工作。目前,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0407万元,投入抗旱人数80.37万人。
. N" B% X. A- y2 q南华县
- O5 Z( A# Z: |6 X1 Y W# S野生菌比去年减产一半多; o2 {7 e! B$ s. Q, I
往年的5月下旬,楚雄的雨季都会如期到来,然而直至昨日雨季仍未到来,已迟到了约一个半月,这下可苦了靠天为生的农民,许多老人妇女和为数不多的壮劳力纷纷挑水浇苗,有条件的还用农用车拉水到田间地头。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州大春农作物受旱面积77.3万亩,成灾42.32万亩,成灾面积占受旱面积的55%。
* w- T8 c/ }' r! f, J8 p9 W南华县是我省著名的菌子之乡,这里有一种民间说法,每年一到雨季,再打几个响雷,山上就会有大量菌子钻出来……然而,今年南华县的野生菌相比往年同期大量减产。
3 W+ W+ r$ R& D4 a- v3 A记者从南华县委宣传部了解到,截至6月30日,全县野生菌交易量32.4吨、交易额210.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减少39.4吨、产值减少168.78万元(去年同期的产量为71.8吨、产值379.68万元)。不过,产量虽然下降,价格仍和往年差不多。
% X# w3 P- C5 ]$ Q4 Q; }9 @目前,为了抗旱,楚雄市组成5个抗旱督导组,对10县市农业抗旱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同时争取抗旱资金支持,及早谋划晚秋生产等。" v q7 y! m/ j( m- M& Z, a
值得一提的是,楚雄市有9成农户已买了农业保险,成熟期受灾每亩赔偿约两百多元,幼苗期受灾最多每亩赔偿仅几十元,目前市农业局正催促保险金的发放。: o' A/ A* k2 ], ?4 Y8 R
首席记者 秦蒙琳 记者 高大正 通讯员 张树禄 张化 李晓权 陈永花 摄影报道 春城晚报0 M% [4 T8 B3 h% H5 A6 _
今天起部分旱区将迎来降雨
- N+ z3 H# A* v* G3 t+ z8 w6 [前天傍晚就酝酿的降雨一直到昨天傍晚才落下来。接下来3天,昆明与全省大部分地区将经历一次中到大雨天气过程,滇东北、滇东南容易出现雷电和短时强降水。预计今天起,久未降雨的丽江东部、楚雄等滇西地区将迎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昭通南部、昆明、曲靖、文山、玉溪、红河也要防范大雨局部暴雨天气带来的影响。% j+ f; h" U* F2 t) a( Y( @
据监测,截至昨日,云南省已有82个县(市)进入雨季。与常年相比,大部地区的雨季开始期为正常至偏晚,且全省各地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降水日数较常年明显偏少,特别是滇西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气象干旱。这是2014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及云南省气候产生的明显影响,同样的原因,让云南省今年的主汛期容易出现单点性强降水天气,降水引发的气象及次生灾害风险增大,须高度防范相关灾害。昨日,曲靖市的罗平县、马龙县、师宗县、富源县已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 G# K% \& R6 `4 t记者 陈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