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做实的碰硬的支书老董32年平凡的坚守

0
回复
46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3 0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嘴有一张,手有一双,实实在在,考虑问题比较有超前性。”说起云南祥云西山村党总支部书记董德宝,普淜镇党委书记杨寿这样评价。1 I7 r& ?" e! V% k+ {4 y. K. c
炎炎夏日,全县大春生产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在西山村的烤烟地里,我们见到了老董。他正忙前忙后指导村民移栽烤烟,给村民张罗抽取移栽用水。
' b. \' S: P: Z/ p& P* B老董今年58岁,1991年开始当支书。他先后当过文书、主任,在村上一干就是30多年。在他32年支书生涯中,每一天都没有懈怠过,坚持说真的,做实的,碰硬的,一路走到现在。
3 J3 g5 j7 Y* ]" _0 o1 P1 N- v说真的:履行承诺坚如铁% [+ L; c7 o6 z0 N# Y! }* l/ ^# j" ?
“无论对领导还是群众,都要讲真话,不能讲空话、套话。”老董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坚决不说,说过的事哪怕自己吃亏也要办到。
# c1 ]' N+ j4 n/ R0 F: {几年前,村里沿路乱搭乱建、污水乱倒、垃圾乱扔现象突出。结合“三清洁”工作,西山村下决心进行彻底整治,老董也在镇领导的面前拍过胸脯。# I0 W3 R; k) M* K( V) B
村里首先召开了党员会,划分了党员责任区;和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实行农户门前“三包”,村里给每户配发了一对垃圾桶,并进行编号;村里出资修建了三个垃圾填埋场,村民每人每年缴纳清运费10元,专门雇请垃圾清运车在每周六进行清运,实行“户清扫、村清运”;每逢村民操办红白喜事,交50元垃圾清运费,村里搞饮食业的每年交700元垃圾清运费等;聘请村民2人为全村“保洁监督员”,随时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维护;每逢周六倾倒垃圾的时候,有专门的考勤表,哪家没倒垃圾要刨根问底。7 ], {0 H* t; R2 t
如今,村里面貌一新,村民也自觉参与到村庄环境保护中来,西山村还评为“大理州三清洁示范村”,老董也实现了当初的承诺。6 }& m( A% g& o8 q7 ^
为了弘扬尊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去年春节,老董自掏腰包5000多元,给全村所有80岁以上老人补助100元,给70岁以上老人补助50元,用自己的行动给村里人做出了尊老养老的榜样。, J- `3 S$ }/ m' O6 w7 u8 _
做实的:身先士卒为群众- x. q# Y0 D0 i8 x4 ~* G" }
“事事带头,多吃亏别牟利,别人就服你,就有威信,就听你的。”老董说,“不要遇到困难就让,也不要有困难就上交。”
2 p( ~  @' l5 L( a为了解决全村人的饮水问题,村里筹资铺设了7公里多的水管,水管铺好了,可是水怎么都不通。老董夜不能寐,冥思苦想也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 }9 v3 R7 H0 ?# D+ L大家也觉得奇怪,可老董不信这个邪,他带领党员干部对水管反复检查,一个月过去了,终于找出问题所在,通水了。: r" |$ ?3 A, x- ~
大家都佩服老董的耐心与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不办好对老百姓没有一个交代,要把好事办好。”群众的事老董丝毫也不敢马虎。3 b# K; k% V! c7 U
记得有一次下大暴雨,村里拦水坝的溢洪道挡墙倒了,水疏通不了。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可能会有决堤的危险。
4 j7 c: F2 I0 ~  ~" N- l$ D( a$ ?; _这时候,老董当机立断,拦住了村里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带领党员用麻绳拴住身体,冒着生命危险到溢洪道中清理淤泥。险情终于排除了,老董的额头上冒着汗,轻轻舒了一口气。3 X3 T+ x: Z& a/ w+ G
老董看去貌似平常,就凭自己身先士卒带头干,凝聚了干部的力量,凝聚了全村群众的力量。5 e/ Q; _+ ~. y8 Z0 B. i, i* `
碰硬的:铁面无私守原则
! m" T6 ~) a# m& B老董常说:“弱的不要欺,恶的不要怕;小事不出组,矛盾不出村。”多年来,村民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事,他都能及时解决纠纷,排除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0 y/ e3 v  F6 P9 O6 ?, L7 S3 U20年前老董在力必甸村担任支书,当时有两户村民发生领里纠纷,甚至大打出手,老董正准备到他们家里去做工作。其中一个村民扬言说,他要是敢来,我就用炸药和他同归于尽。大家心里都害怕,老董却毫不畏惧带头来到了这个村民家。. j1 I3 H+ u6 b; K/ G- `$ E6 E; z
“听说你要用炸药炸我,有这回事吗?”老董笑着问道。看到支书敢来,村民低下了头,对之前的说法矢口否认,对这个“不怕死”的支书心服口服了。; i  {" _4 O0 f1 O( n
他说:“你别看这些小事,从这些小事上能体现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老董离开的时候,村民们都依依不舍。
; P- ?! D% J, ~) O5 n; `1 }+ y老董刚当支书的时候,一位老同学因为家中建房,想让老董给自己开具证明,但是他家的情况又不符合开证明规定。
* ?6 m4 G# y0 i1 y* N老董毫不犹豫的说:“你要是让我和你挑大粪,我裤脚不卷就跟你干,但是这个证明我开不了。”凡事都坚持原则,老同学最终也理解了他的做法,心生敬意。
7 B+ D/ m& [# g国家重点工程油气管道铺设,经过本村4公里多,两年多时间,大小纠纷一两百起,只要群众提出合理诉求,老董都一一解决;风电产业建设,牵涉本村6个小组,老董尽量把工作做细,把一些矛盾预先提出来,尽量在现场解决。
4 N" a  z) w7 Z- D; y“惊天动地的事情我做不了,只要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我就很满足了。”老董欣慰地说。
  T3 u1 ?# s) D' t. y% b老董就是这样,在村里干了30几年,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去做好每项工作,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为西山村的发展,群众的致富增收,践行着一个基层干部的信念。& J+ a3 `' J4 o- I% Q; L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杨仕宇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