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的“美丽行动”

0
回复
51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1 1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1月13日起,“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全州全面展开,4次集中整治、930万人次参与,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大理州的“美丽行动”1 ~- c" G) G% ~) e- ~" l( I
1c6f6502e98f15f1f7bf29.jpg
$ ?+ G0 o' I- J
记者 郎晶晶 庄俊华 文/图

5 q# [, A- F7 y) U' z4 W+ d' ]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从今年1月13日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掀起。10个月时间,全州各县市和中央、省、州级159家挂钩单位930多万人次共开展了4次集中整治活动,清运垃圾76万吨,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各县市也在参与整治过程中摸索出了符合当地情况的长效机制。
6 @4 t# M3 u  T9 F$ s& d7 F“我们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克服‘搞突击、一阵风’意识,摈弃‘三清洁’就是简单打扫垃圾的粗浅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地制宜做好各项工作,为群众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州委书记梁志敏说。
/ [0 i  I' H3 U村村都有监督员; V; ]6 |7 b# _- q
“垃圾乱扔、臭气冲天、卫生条件差”曾是多数人对农村地区环境的印象。而在大理州农村,因为“三清洁”活动的集中整治,已逐渐变得干净、整洁,真正成为“软实力”凸显的美丽乡村。
! r; r$ a% o3 a& N6 l  J. t走进祥云县禾甸镇新泽村委会湾子村,村里道路宽敞干净,房前屋后花果飘香。村党总支书记杨福富指着墙上张贴的“卫生长效机制”介绍:“我们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到两个卫生监督员,负责主干道清洁并监督每家‘门前三包’情况,垃圾车每周来村里集中清运垃圾,环境卫生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评比。”/ b3 B  U0 C9 q
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新泽村委会向村民每人每月收取1元钱的垃圾清运费,祥云县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保障卫生监督员、垃圾清运车工作正常运转。湾子村老人杨如洪连连称赞说:“花小钱办大事,村子干净了,我们觉得钱花得值,要感谢政府想出这个好办法。”/ \2 P0 i% S5 g$ w, n8 ~
不仅是祥云县,在大理州的12个县市,“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五级联动的城乡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彻底改变了广大农村垃圾无处丢、卫生无人督查的局面。
5 j" X) X* g; e  {在“五级联动”的基础上,许多县市还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卫生治理路子。洱源县因畜牧业发展迅速,政府倡导农民将以往堆在村间路旁的牛粪统一堆放到田里,杜绝了水源污染,也方便直接施肥;宾川县则把废弃秸秆加工成了生物腐熟肥料,增加土壤肥力;祥云县把县域内累计193公里的交通干道划定到相应的乡镇管辖,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决定是否下发每月每公里300元的清洁补贴。2 f+ ^. Q: n4 n7 ]8 E" r
垃圾处理变资源1 d9 k7 W" o6 i. m# O( U
初冬的大理阳光和煦,蓝天白云与洱海相连,映衬着漂亮整洁的城市。游客边拍照边赞叹:“千州万州,最美白州”。5 s( T' w2 \& o0 W) L
作为我省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大理市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加之“三清洁”整治活动的推进,已经形成了一套以“专业化分工、市场化运作和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垃圾清运、处理新模式。
2 a$ ~2 a) a2 P' S“垃圾去哪儿了?”记者在下关南区垃圾中转站看到,一辆辆载满生活垃圾的清运车开进了中转站进行垃圾压缩处理。电子称重、自动倾倒、压缩,整个流程电脑操控、密封操作,中转站没有臭味、也没有垃圾散落的情况。据工作人员介绍,垃圾压缩后不仅节省75%至80%的空间,还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8 m- ~# Y1 Y; o7 A& _
目前,大理市已经建成7座垃圾中转站,计划再建3座,覆盖全市城乡。大理市市委副书记罗松全介绍:“每辆垃圾清运车的运输数据、每个垃圾中转站的运行情况,都会以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形式上传到大理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一方面为政府发放垃圾清运补贴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方便监督管理。”4 V. D2 g! @& E2 ]7 s4 _. Z& Q, o
从垃圾转运站出来,压缩后的垃圾被运送到了位于海东镇的大理三峰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焚烧发电。公司总经理王佳洪告诉记者,目前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518吨,每天可发电16万度,大理市财政支付每吨66元的垃圾处理费。“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实现了资源再生利用,还能杜绝以往垃圾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因为‘三清洁’活动,我们每天处理的垃圾比去年增加了100多吨。”
0 q# i" s8 N0 X$ h5 c: T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政府购买服务、垃圾处理公司化、市场化运作,大理市日趋成熟的垃圾处理经验吸引了国内多个城市前来参观学习。
; x- L9 ?- y" m$ b0 u0 S全民参与“三清洁”6 l5 i, V$ h7 l( n
干部和群众一起热火朝天地捡垃圾、打扫卫生,这是每个重大节假日之前,大理州各县市都能看到的一幕。. u! J6 o- E* M: H7 @
在“三清洁”活动开展过程中,除抓好日常环境卫生,在每年的元旦、春节、国庆、州庆等重要节假日和汛期来临前一周,大理州都会组织中央、省级驻大理单位以及全州干部和群众一起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3 \* O8 h  z$ y8 d& }2 `& O
在大理州,全民参与环境整治已经形成良好的氛围。“爱家乡、爱大理”的环保宣传活动走进学校、走进田间地头,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采访中,记者在洱源县茈碧湖镇江干村问村民王竹香为什么将牛粪运往离家很远的田里?她说:“以前确实不知道垃圾该丢在哪里,现在知道了都会自觉遵守,不能让子孙后代怪罪我们。”( M2 C5 m8 X7 x) G. s/ R
当然,环保意识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为了加强监管力度,大理州专门成立了州“三清洁”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明察暗访、随机调研等方式,“一杆子” 插到底抽查并回访督查,发现整改不到位的,立即向当地“三清洁”办公室和挂钩单位发出通知限期整改。大理州“三清洁”办公室主任王敬元介绍说,“截至10月底,已经开展了5次全州范围的集中督查,开展了116次对具体问题的回访督查,共发出121份限期整改通知。”
% g. c# w8 [* C& A* D) ?$ N负责管理“大理州三清洁办公室”官方微博的施增宏说:“许多网民向我们提供线索举报,通过问责督促,许多常年得不到处理的违规堆放情况已经得到了彻底整改。”
6 ~! j6 N4 ^6 X3 Z" y$ ^从源头上杜绝水源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取得成效,洱海今年二类水质保持了5个月,比去年同期多了一个月。大理市洱海保护局副局长石磊深有感触地说:“‘三清洁’活动对洱海保护贡献巨大,只要人人提高环保意识,洱海的水会越来越清。”
& l# [7 E2 v" V# G% D+ f云南日报 记者 郎晶晶 庄俊华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