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 D: L9 M, k" C, U
棺内人骨和随葬器物 & d/ K5 h$ p ~. ^# q! g* ~# U
因“铜棺”出名的祥云1 Z4 Q. n" i+ O2 N
大理祥云大波那村早在1964年因为出土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战国时期大型“铜棺”而名声大噪,引起国内外历史、考古学者的关注。铜棺上充满想象力的飞禽走兽,鹰、燕、虎、豹以及精美纹饰工艺,铸造技术,工艺……成为后人孜孜不倦研究的题材。而对铜棺主人身份的探索,也成为了历史界、考古界几十年来一直研究破解的谜题。
- r0 `- [5 o7 K2 @- ^3 U之后,祥云大波那两个墓葬分别于1977年、2008年进行了清理,均有所发现。1983年,祥云大波那墓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并没有弄清墓地分布范围,难以划定保护范围。期间,国内知名考古学者童恩正也对大波那墓地主人的族属进行研究,认为这里属于“靡莫之属”。云南著名考古学者李昆声认为,这里属于“昆明人”。这些仅限于大波那“铜棺”出土的有限文物信息片段的研究,显然无法支撑一个庞大系统研究的深入,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新实物及资料证据。对祥云大波那墓地的进一步勘探、发掘,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n, G1 H! x! D) {& R( |, ^
6年前一直在大理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一直也非常关注出土过“铜棺”的祥云大波那墓地,逐步对这个地区展开文物考古调查,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去年11月开始对这一地区进行考古钻探,至2014年4月,共钻探约5万平方米的范围,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和墓葬群,并基本确定了这些遗址和墓地的分布范围。钻探发现,这些遗址和墓地距离铜棺墓地约1公里,分布在两个大的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