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剑川,看到的是干净整洁地街道,往昔臭水横流的“水阁潭”片区,变成了景色别致的赵藩文化苑片区;走进剑川,看到的是驾驶着全国各地的车牌号,操天南地北口音的外地人,走在古城西门街青石板铺就街道上,还会碰到攘来熙往“老外”。变了,剑川;剑川,变了。( [* B9 K" X- R; _2 F& A
2011年6月14日,剑川县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了“城镇活县”的发展战略,强势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几年来全县呈现出投资增长较快,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镇建设日趋完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的强劲势头。随着大丽高速公路的贯通,剑川已成为大理链接丽江,通向香格里拉,北进川藏的门户,成为闪耀在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1 h9 S! E7 m) k! m, p8 }2 S* k
发展数字在变 实力强后劲大
: K, g3 I0 p2 Q1 H D0 L“十一五”末,剑川县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129个县市中排名116位,全州12个县市中排名倒数第二,县域综合实力在全省、全州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剑川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 p+ `) @+ n" A0 E; L, Q近三年来,剑川县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赶超壮志,扬奋进勇气,以城市、项目、工业、产业、旅游、融资、生态、扶贫八大抓手,以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大项目、大投入推进大发展大跨越,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三年位居大理州前列。2013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排名第59位,较上年相比前进24位; 居大理州争先进位考核奖第1位,创造了3个指标全州排名第1位、3个指标全州排名第2位、3个指标全州排名第3位的历史性成绩。& @- x* c3 |" [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低迷的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局面,剑川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改革发展主旋律,打基础、增后劲,上项目、稳增长,抓产业、调结构,转作风、强保障,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呈现“两升、三快、四进”三个特点。“两升”:工业增加值增长11.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5.6%。“三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36.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5%。“四进”: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进,增长22.8%;财政总收入稳中有进,增长11.7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中有进,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有进,增长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