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云南土坯房抗震性探究

0
回复
81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6 12: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03”地震中受损最多最严重的,就是当地大量的土坯房。在重灾区龙头山镇及其所属村庄,这样的房子就是大部分村民的栖身之地。
8 z" S* ]. E- t0 w  虽然近年来云南在加固、改造农居工作中投入巨大,但农村危房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日之功。. y* r/ G) R" b2 w4 p' w
  震后,龙头山镇营盘村委会冯家寨几成废墟,坍塌的土垒、支撑屋顶的老木料和瓦砾随处可见。这些,就是建房的全部材料。+ ]" q! ]2 k3 A9 h* X" |5 I* G
  87岁的冯朝顺光着膀子,虽然年事已高,黝黑的身体仍显出庄稼人的结实。他坐在屋檐下,使劲吸着唇间的香烟。他说,“8·03”是他这辈子经历的最烈的地震,也是乡亲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 `! n9 B3 ~
  冯朝顺和儿子住在一起,他们的房子就处在重灾区——鲁甸县龙头山镇营盘村委会冯家寨。冯姓是大姓,村子因而得名。
7 g) S/ N$ J: \* g8 D. O/ t  地震时,冯朝顺感受到了强烈晃动,但他们家的房子墙体并未倒塌,只是屋顶几处瓦片坠落。震后,全村唯一没有倒塌的房屋就是他们家的这间土坯房。冯家寨1100多户人家,几乎全是土坯房,震后,整个村寨成了一片废墟,坍塌的土垒、支撑屋顶的老木料和瓦砾随处可见。这些,就是建房的全部材料。
* v2 [* ^6 w6 m, @5 I  在冯朝顺和多数村民看来,这种房子已经算是一种进步了。更早的时候,当地房屋的墙体是用泥土灌筑的,而屋顶的材料还是草、竹。
! g; D5 f# j+ r% d9 O; ]  冯所住的房子一直是村里的“标杆”建筑,据称已有290多年历史,住过十二代人。他告诉都市时报记者,在1915、1925年,村里两次遭到土匪洗劫、放火,村里唯一留存较完好的就是他家的房,墙体没有影响,只是重新修了屋顶。( w: y$ v4 r, _4 G& M6 h
  正是这两次劫难,村民重建房屋时舍弃了草和竹类易燃材料,屋顶直接用泥土加木料灌筑而成。近年来,经济条件好了,屋顶材料换成了木料、瓦片。
6 I( o; M4 u3 R7 u" K+ v  在当地,房子都是村民自己修建的。一所房子从平地基到修建完成,如果不受雨雪天气的影响,一个月的工时就能完成。一般情况下,需要2人挖土、10人背土(运送)、2人上土(装卸)、12-13人冲墙(灌筑泥土、堆砌墙体)、2-3人拍墙(灌筑后平整墙体)。
5 I2 N4 r( `/ `) W  1 Q0 F1 D- ?4 h
  受当地自然、交通等条件的影响,修盖一所房子所有的工序全部靠人力来完成,房屋建造材料也多受限制。村民冯忠敏说,龙头山镇营盘村冯家寨所处的地块主要是沙土,修盖房屋只能用泥土来灌筑墙体。泥土取自田间地里,且要到村子一里外去背运。“如果你家的田地没有适合建筑房子的泥土,还得到别家地里去买。”冯忠敏说,这也加大了修建房子的成本。2 |) H  g- y4 I7 _$ m8 s! b
  村里原有40个冲墙工,因为一部分人老去,现在只剩下20多人了。冲墙工是修建房屋中的技术性工种,不可替代。在墙体灌筑时,冲墙工人会根据预先设定的墙体宽度,用木板把需要灌注的墙体空间留足,再把搅拌后的泥土往里灌注、冲撞、压实。“泥土湿了不行,太干了又难以凝固。”冯忠敏说,最后还要保证墙体垂直。灌筑后的墙体是整块连在一起,里面没有任何“骨架”。5 K+ V, @# Y+ ?1 ]4 d
  冯家的老房子没有在这次地震中倒塌,他们认为一是墙体灌筑时比较厚实,二是墙体整体高度不高,只有5米左右。而村里其它土坯房全部倒塌的原因,他们认为主要是墙体厚度不够,且高度在7-8米,遇到大震容易倒塌。
( R: k, N8 B! d! \2 R" `3 L  冯家寨的房屋大多修建在山坡上,交通极为不便,一条用水泥修建的沟渠横穿村寨,水渠堤宽50厘米左右,很多时候充当村中道路。此外,村里还有一条用水泥、沙子简单铺成的,长10余米、不到2米宽的道路。村民冯仙介绍,“这是冯家寨最好的道路”。
' v/ ~7 |) C4 J0 m2 Y3 e7 r$ r  当地的经济状况可见一斑。冯忠敏说,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元,“用砖石、钢筋混凝土来建房是不现实的”。
9 ?* s+ p# V7 O  成本不到1万元,土房如何抗震
" i  Y4 @5 V8 P! k  当地多数人建房的成本在1-2万元左右,一些房屋甚至不到1万元就修起来了。这种房屋的抗震性,连修建者自己都担忧。9 X! n' F: ^7 _2 a
  一次6.5级地震,何以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鲁甸当地的建筑抗震能力因此饱受质疑。《新华每日电讯》的评论称,“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
# q0 i- S' t2 [7 [5 f  S+ P, v  除了冯家寨,营盘村委会的梨园村社有70多户村民的土坯房倒塌。村民蒲渊介绍,地震时他的父母正在家中,房屋被震塌,父母均被埋压在废墟下,身受重伤。( V8 f# b* ?: ^8 y9 T
  蒲家的房屋是一间不到60平方米的,由泥土、木料修筑的房屋。房子建于1999年,与村里的房子相比盖得相对较晚。15年来,房子花费最大的是把木门换成了比较新式的铁门,之后整个房屋结构基本没有变过。
% P0 p+ R- U9 o  J3 }. j  叶大妈的家在龙头山镇老街街区。她告诉记者,街区老屋都已年代久远,最短的也有50多年,而时间最长的算是她住的老房子,至少有160多年的历史了。几代人居住,除了更换过门窗、屋顶,墙体等结构没有做过加固。地震后,老街上60多间房屋倒塌,她家的房子也未幸免,地震时她不在家中,躲过一劫。4 C# r7 j0 H8 g5 R' H
  龙头山镇镇长陈国永说,地震后,街上的老房子全部倒塌,“造成几十人死亡”。不过,采访当日,确切的伤亡数据并未统计出来。
, z. P# S2 W$ r: e7 B! G  o  T  都市时报记者从八宝、银屏、龙井等村寨的村民处了解到,当地均为土坯房,地震后房屋全部坍塌,无一例外。
0 `, e9 U, N$ I, T8 H  土木构建的房屋如何抗震?在统计上述受访者的房屋修建成本时发现,多数人建房的成本在1-2万元,一些房屋甚至不到1万元就修起来了。这种房屋的抗震性,连修建者自己都有些担忧。
' N' r9 s& N  E+ c4 N0 V1 F  鲁甸县处在滇东北昭通-鲁甸断裂带区域,属地震易发地带。历史数据显示,在昭鲁震区50公里范围内,有过5-6级(含一次6级以上地震)地震34次。昭通市位于地震活跃地带,地质复杂,地震后容易引发严重山体滑坡、滚石等次生地质灾害,都威胁着村民的生命。
, y4 e5 I( Z4 v* Z8 |4 p) @4 s& o. H# B  : h$ P( Z' E1 I. ?7 N1 z
  相关统计显示,昭通市房屋面积总量在云南位居第二,但房屋结构抗震能力低,砖木结构、夯土墙、垒石墙加简易人字屋顶等不具备抗震结构的房屋在昭通市占80%。这也是此次地震房屋损毁大、人员伤亡多的原因之一。
# `; @/ {' k' |4 [9 C( V  农村民居何时能“强身”
# _5 D4 ^6 g2 u% ~9 Y$ w  云南面临地质灾害的地区多,涉及人口众多,加固改造农居投入的资金虽以数十亿计,但仍犹如杯水车薪。; y- V' r( Z9 h. P
  2000年,以皇甫岗(现云南省地震局局长)为带头人的专家组,就对云南地震活动进行大量研究。结论显示,云南地区地震活跃期呈现东西交替的特点,至2010年前后几年,应高度重视云南的东部地区强震的危险性。他们提出,云南应该提早做好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对特殊地域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 A1 T( S8 U4 r- V0 z9 y4 p0 ]. p. p4 s  2009年,在李永强撰写的《云南人员震亡研究》一书提出,“从历史震亡特征、未来强震活动趋势和震亡风险评估的结果看,云南东部、红河州北部、玉溪市、昆明东部和北部、昭通一带是未来5-10年的重点防范的高风险震亡地区”。
& y0 J  f# c+ P, H: Y! t- T  不过,在这些研究结论的背后,仍然是小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大面积房屋毁损。- r4 n2 M" @2 b& f
  事实上,2012年彝良地震时,震区民房抗震性能较差,是造成严重灾害的重要因素就受到广泛关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皇甫岗承认,这是重要因素之一,“部分民房的确有设计修建问题”。当时,彝良5.7级地震造成81人死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自己在灾区现场看到土石结构的民房,“无梁无柱、石块垒墙,震动后房屋全部散架、墙体垮塌”。据当时的统计数据,在震区,土石结构的房屋建筑的毁坏率高达65%以上。( l: Y) W9 v5 a/ P
  在地震高发区、地质灾害严重的环境下,土坯房也成了村民们的心病。蒲渊说,村民们并不愿意居住在这样的土房里,“因为没有钱,大家都盖不了好房子”。蒲渊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下来能存1万多元,“如果要建盖一所10多万块的好房子,至少要10年时间”。
9 l) C8 z3 t# w& U% V9 \- U  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对不同结构房屋比例影响明显。统计分析,云南1993年开展规范化评估以来的29个震例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每增加一个档级,土木房屋结构房屋比例下降3%-10%,砖木结构比例增加1-10%;而砖混结构房屋比例增加不明显。6 H9 M% X; R) |- H& \' C
  实际上,农村民居抗震问题上,2007年云南已经开始在做。“但至今效果并不明显。”上述受访的云南建筑专家委员会的人士说。( b3 I3 Y- v/ W( u+ z0 c) o9 X; G
  2008年汶川地震后,云南进一步提出要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并公布了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据云南省住建厅公开的资料信息,2011年国家、云南省、州、市三级投入的资金达79亿元,主要就是用于农居的加固改造、拆除重建。6 B8 S6 @) f$ j* Y8 \# D
  不过,统计显示,云南面临地质灾害威胁的地区涉及69个县城、200余个乡镇所在地、40余万山区农村人口。这些投入与如此大的工程量相比,犹如杯水车薪,农村危房问题的解决依然任重道远。
0 ]: }! h1 z% c8 V) i0 x  (来源:都市时报), W  X& n$ c$ r7 B: m7 h
  《地震谣》:700多年前国人的抗灾吁咏
" n1 t, j' C' J9 X8 A8 Z+ T* _  1303年(元成宗大德七年),全国地震频发,南至云南,北到内蒙古,东到辽东半岛,西至甘肃,地震灾害连续不断。元代诗人杨维桢以一首《地震谣》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情况:- q3 e0 C7 ^: g  D
  “四月一日南省火,七月一日南地震。地积大块作方载,岂有坏崩如杞人。如何一震白毛茁,泰山动摇海水泄。便恐昆仑八柱折,赤子啾啾忧地裂。唐尧天子居上头,贤相柱天如不周。保国如瓯,驭民如舟,吁嗟赤子汝何忧?”
' P3 e' S7 C! N/ U; L# c% d  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地震时)国家拥有像唐尧一样的明君,还有如擎天不周山一样的贤相,中华赤子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8 |8 B) \) t3 h% s& T6 G1 ]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救灾境况,正如诗人在诗中所描述的一般:国家领导人在灾害来临时表现出的高度责任心,使得整个国家固若金汤,人民能够从容地面对自然灾害。% e, a$ y. F2 \) J; r! `) U" @
责编:张雨枫
9 _, j& X: B  q3 o( O% e. b ! U* G) N2 P1 _5 a! p
           % {( n6 @3 B& ?' H) c7 {
        关注搜狐焦点微信公众号                          dali.jpg         关注大理搜狐焦点微信公众号7 R: H! O2 L1 U# V3 C) X4 D  |

3 Q4 {3 k" N" q$ t        专人回答用户问题随问随答& k6 r: A3 Q2 a5 m6 ~$ e. I" l6 T
        搜狐焦点主编对热盘的评价3 `  `5 }# e" u" N- m
/ q8 V3 _' Q: c  g, O
        0 Q% h# M; v$ F" q4 Q# n
       
3 D, _( r3 c! Y$ M/ q# j
( R1 F6 v2 x: x) \3 R: P                 今日热点# q0 g6 O/ d, Q+ K' w

! J3 O9 V9 @8 n& t* H  {! k* G " C+ U% n8 q! ~7 d& q! i( |
                dali.jpg 8月23日”婚房有戏“看房团报名
* l; N* T' v- |% Y
# ~& N0 f  P( Q0 `7 s! ?
$ C/ Z3 G- b8 g( ]( y9 ^2 M腾瑞幸福里售楼部全新升级 董事长签约人气爆棚: u+ p' j; L# c
: G# v1 ~8 W* T& ]+ H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