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J# J0 Z. Y/ x' p祥云蔬菜销四方 , Z, j7 A: y3 K. W4 f8 R* x
6 b9 W0 t/ i" X. a2 |禽蛋做成大产业
, p' t& O3 T( p
( d9 n C1 `. J金叶片片富农家
# s" m& P/ h# k7 E0 o1 ~2 o( P+ X从昆明出发,过楚雄后向西疾进,很快就进入到一马平川的祥云坝子。在公路两旁,一个个大棚随处可见,烤烟、蚕桑、水稻、蔬菜、林果等作物郁郁葱葱,正在雨后的阳光下尽情生长。
' A+ C3 ^0 Y) X祥云是全省有名的旱坝子,由于地处金沙江流域和红河流域的分水岭上,海拔高于四邻,县境年均降雨量仅为810毫米,水资源总量4.4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947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州的平均水平,是云南有名的老旱区。虽然没有先天优势,但祥云县从县情实际出发,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鼓励引导土地流转,大力培植龙头企业,扶持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4 u# _5 J9 }6 y- v! [+ A特色产业渐次崛起
5 U, h0 g f( O" W7 G+ h& R+ Q“米甸核桃皮子很薄,用手一捏就碎了,核桃肉也很香,如果蘸上一点蜂蜜,就更好吃啦!”凡是吃过米甸核桃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米甸是祥云县的一个山区乡镇,全镇人口近3万人,近年来发展核桃15万亩,人均达到了5亩。
+ P0 e; J; ?3 H$ w$ A目前,祥云全县种植发展核桃62万亩,核桃产业成为广大山区群众走上致富道路的摇钱树。烤烟作为祥云的传统产业,每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年产值近4亿元。
l3 w8 M; w; r* b% |: ?在巩固提升核桃、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祥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从2013年起,在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补贴、保险等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筹集100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对土地流转、龙头企业、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等进行补助。 F' I% u8 y0 m, Y5 M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突破制约祥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瓶颈,祥云县委、县政府把“兴修水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投资3.4亿元的中国烟草云南祥云青海湖大型水源工程,投资近5亿元的清水河水库工程,投资近3亿多元的小官村补水工程,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全力解决农业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源保障能力。同时,积极整合基本农田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烟水工程等项目,并优先在产业基地上实施,做到基地农田道路通畅、沟渠完善,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
* N* D5 }# U$ |1 z在刘厂镇大波那村,龙之源蔬菜公司总经理单加文带领员工,在大棚里干得热火朝天。单加文早年在外地从事蔬菜流通,后来觉得种植蔬菜很有前景,2010年毅然回到家乡,流转土地700亩,建起大棚种上蔬菜。下庄镇老张营村的张启兴,从事煤矿产业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创办了祥云县紫土田园公司,流转土地1000多亩,转型从事蔬菜产业。刘厂镇小波那村的朱红青,流转土地1000多亩,创办了泰兴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大规模种植特色蔬菜,在公司流动资金紧张时,他一咬牙卖掉了在县城的商住楼,将200多万资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蔬菜产业中。) }! m/ p2 t3 C! {0 l' Y
县农业局的罗顺昌介绍说:“高原特色农业象一块磁石,吸引着很多企业家、创业者投身其中。现在,我们县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2万亩,产值达到了12亿元;蚕桑种植面积达到了9万多亩,鲜茧产值达到了2亿多元,在全省名列第二;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亩,有金铁锁、续断等品种,现在又探索种植重楼、石斛、灯盏花等新品种,也是一个前景较好的新兴产业。”4 _+ f# w% w3 H# V% W; @
提起禽蛋产业,县畜牧局副局长罗升文显得异常兴奋:“祥云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从鸡苗、养殖、收购、销售、淘汰,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主要销住广东、广西等省区以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全县5000羽以上的养殖户将近400户,养殖蛋鸡达到了500多万羽,每年产鲜蛋4.7万吨,禽蛋产业已经在全省居第一位。”; T# ]* y9 b8 V5 O4 W6 B
此外,祥云县红梨种植面积也达到了上万亩,成为又一个产值超亿元的新兴产业;冬桃、蓝莓、美国大樱桃、葡萄等新型优质水果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全县产业培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