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昆明大步走向南亚

0
回复
52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0 09: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渠道互通、相得益彰,提升国际参与性和影响力是昆明走向南亚的终极目标。区位优势、历史脉络、现实机遇同样是云南提升沿边开放型经济水平的3个优势。* U( [# x; H; K5 ~0 ?  f6 Z! d8 u! r
  今年以来,随着云南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通过昆明这个开放前沿,以“扩大服务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加快互联互通,共建经济走廊”为主题,在加强昆明乃至云南与南亚国家密切交往的同时,带动中国和南亚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5 B2 r6 {, l$ L4 i  2013年,昆明与南亚国家进出口总额为72730万美元,同比增长39.51%。其中出口68338万美元,同比增长41.97%,进口4392万美元,同比增长9.9%。  F0 s$ `' L/ a
  合作·共赢7 n: J9 ]# z* x
  昨日8时30分,南博会南亚馆正式开门迎客。“去年,孟加拉国作为首届南博会的主题国,参展效果非常好,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吸引了更多客商关注今年的昆明。”孟加拉国国际电视公司的扎西里·阿兰姆兴致勃勃地说,希望随着中国产业升级,转移一些到孟加拉国,帮助解决剩余劳动力,增加双方交流合作。# O% r6 u6 o1 y7 z/ m' w
  尼泊尔手工业出口商苏真是昆明的老朋友。家族4代传承的纯手工佛像工艺品,设计精美、色彩绚丽、工艺细致,在南博会上成为预订产品。目前,已和云南贡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苏真表示,要通过南博会这个平台展示尼泊尔工艺品技术、交中国朋友。看着多样的唐卡、精致的羊绒围巾、琳琅满目的木雕吸引了大家的围观和询问,尼中经贸协会的苏曼先生用流利的汉语说:“今年的南博会规模更大、展位更多,中国政府为我们免费提供了80个展位。他希望通过展会,让中国人了解更多尼泊尔商品,也让尼泊尔了解中国的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尼泊尔旅游,希望通过南博会平台,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K( P) _+ ~8 n2 F/ W* u
  今年,昆明市商务局把外经工作作为对外交流合作的切入点,推动全市“走出去”向纵深拓展。结合桥头堡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需要,以及全省规划建设昆明—大理—保山—芒市—瑞丽开放型经济带,配合省级层面继续推动通道建设,全面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深度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争取国家及省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走出去”,开展并购投资和联合投资;研究出台“走出去”促进政策,健全“走出去”协调机制,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人员交流和物资出入境绿色通道建设。同时,构建“走出去”企业数据库,推动比较优势产业和文化、教育、科技等产业“走出去”。
+ n7 J8 i8 G, y9 ?  展望·发展( E5 g( S+ u* D; e& E$ I
  近年来,随着昆明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昆明的投资领域已涉及蔬菜花卉种植、制造业、商务服务、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娱乐、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昆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当前,昆明市抓住桥头堡战略机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发展的目光转向南亚国家。; l. ~9 V. Z, g" ]( u/ O
  云南阳光道桥股份公司走进巴基斯坦,与其签订国家援建公路项目;云南阳光基建公司走进斯里兰卡开展昆明加快对外承建;昆明新知集团南亚首家华文书局落户斯里兰卡,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欢迎……* ?1 t5 a  J- G
  昆明市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昆明市领导带队企业到南亚对接,拜访企业,加强双方经贸交往;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加南亚展会;参加印度博览会,开拓印度市场。此外,加强与领事馆对接,让昆明企业提前了解南亚国家政治、经济、商贸、文化和政策情况,并通过南博会和南亚国家商品采购大会,广交朋友,推动互利互通。/ C1 A7 S5 `) I/ S
  目前,交通和物流是昆明走向南亚最大的障碍,针对南亚国家目前情况,昆明市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放心保)公司云南分公司对产品保险,支持企业“走出去”,印度已成为昆明对南亚国家最大的合作伙伴。5 M# t! J. [. @+ E( S. z6 h( z
  昆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外贸、外经、外资“三外”结合,进一步开拓好南亚国家市场力度;发展交通优先战略,利用公路、铁路畅通物流;加大对南亚国家人才培养力度;利用跨界电子商务等新型手段,开辟线上线下的合作;加强服务贸易合作,发展服务业外包。
4 t0 I1 S4 V2 h! i  未来,昆明市将面向南亚,抓住外资熟悉国际市场的优势,全力促进出口;以对外承包工程为纽带,带动工程项目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出口;以对外投资为支撑,扩大对矿产资源性产品进口。
. L; {/ N. j) l; U" g: a' m  本报记者 余红
% `$ D* `: A6 @; t, N  云南网官方微博
) ]8 Y  S9 x) W- Z  云南网客户端( g5 D( t  l& ]: w% r. n1 H
  [微视]#小编带你逛南博#
! o4 E% c) U6 U  网易新闻客户端云南站- |5 @" E0 L$ ^* z
  《《《点击进入专题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