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鉴赏:欲振兴兰市,须端正鉴赏理念。2 j. U5 _7 N2 E) ~5 V
前几年的炒兰风,不仅扰乱了国兰的传统鉴赏标准,破坏了兰花经济的自然规律,使兰花经济走入长期低迷。虽然目前社会流动资金过剩,众多投资领域十分火爆,但由于兰花投资失去了方向,众多资金不敢进入兰市。为此,笔者认为,欲振兴兰市,须端正鉴赏理念。现将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 G# g; c; p& s5 R: v * ]1 E# S. l0 ~, q/ h
一、兰花花朵结构的文化诠释9 `9 i& ~: l& k6 C0 ?$ o& ~+ ?
《老子》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道是混而为一的,故“一”指道,指化生万物的原物质。八卦是由阴阳两种基本爻象构成的,“二”即指阴阳二气。“一生二”是说“一”之中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二气是从混沌的道中分化出来的。八卦卦象是由三爻组成的,“二生三”是说阴阳二气结合构成了第三种气,从而形成“冲气”,故日“三生万物”。“负”、“抱”都是“内涵”,尽管万物之气皆为“冲气”,其成分仍为阴阳二气,故“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合成的冲虚之气在万物之中呈和谐状态,即“冲气以为和”。! ?" S4 q1 }: m' V* h7 a+ m2 J1 t
兰花的花朵结构符合老子的理论:花朵的中心是一个花蕊,由雌、雄蕊所组成,是兰花生长繁殖的原物质,即道生一。/ J+ {' G! K g$ y. Q. ?
花瓣分里外两轮,代表阴阳,内轮为阴,外轮为阳,即一生二。
! K% M" K+ i$ w" N- [ \' j! O 内外两轮各生三瓣花瓣,即二生三。7 Q9 z9 H! v, t
内外两轮三瓣质地、颜色与数量发生各种变化,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花朵形状和万紫千红的花瓣色彩,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兰花品种,即三生万物。
, ]9 u1 a; \1 I! F; ]/ x 层出不穷的兰花品种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兰花大家庭,即“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M' O3 D& V# \7 }0 a; b* _) g. D
二、关于瓣形的分类
& e; K2 y6 ]3 p c. e 兰花瓣形分为:正格花、变格花和正格变异花三类。- {% Y9 q3 I% U3 l& O2 P- V+ S
所谓正格花,是指兰花花朵外轮花瓣数是三瓣的、且具备一定花艺的兰花品系,花朵的一柱二轮六瓣格式结构保持不变。- P/ {# x* N2 U& z N7 o' ?0 T( w
变格花是指兰花外轮花瓣数不再保留三瓣的兰花品系。2 f* n4 @& o" k8 j6 [
正格变异花是指兰花花朵外轮花瓣数仍保持三瓣,但花瓣质地或内轮花瓣数量发生变化的兰花品系。) ]# L& G5 k d8 B4 {
正格花的慨念是如何来的呢?
+ e" n4 A6 f% z" k5 D K O0 u( Q% J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三”是个极其有趣且神秘的数字,它既不同于单纯的“一”,又不同于相互对立、对应的“二”,它是“一”与“二”的结果,通过它可以开出世界万物。
- R. Q1 @4 X1 b3 ]* Y4 K 《说文》日:“三,天地人之道也。于文,耦二为三,成数也。”4 g, p7 w( }0 r5 c" c% g3 X! d8 C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官制象天》云:“三起而成日,三日而成规,三旬而成月,三月而成时,三时而成功。寒暑与和,三而成物,日月与星,三而成光,天地与人,三而成德。由此观之,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
& u, x9 E0 S! u4 f* g' v# v' T 传统伦理规范的“礼”与“三”也有密切关系:《苟子礼论》日:“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h }! G8 F a$ C8 N7 B" [
古代祭天、祭地、祭宗庙合称三礼,祭品有“雁、骛(wù)、雉”三牺,“牛、羊、豕”三牲,“豕、鱼、猎”三俎。祭天地时有“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三献酒。/ |0 f% G8 K3 E( y, u# N& ^ M
宗法社会中谓“父、子、孙”为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为三党,“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设“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卿……
$ D6 G4 E3 G( e# w 古人认为天地人三极中,人介乎于天地之际、宇宙之中,构成三极间的亲和之象。古代王朝奠基时,首要大事是完成王宫的中心定位。以展现自我主体,表达天下归属,确定宇亩秩序。上下贯通,左右和协即为“中”。“三”正是表达“中”这一概念之最基本单位数,是中国古代思想根源的象征数。- d# n& n/ m4 \- h- x: p. T
因此,在赏兰过程中,人们将外轮花瓣数为三、且具备一定花艺的兰花定为正格花,其余具备花艺的兰花则为变格花。
! z s, U# ~" d6 ~! C) m 三、各类花品之鉴赏1 v) Q, l# |" s- z
(一)正格花的鉴赏. J( c# v, }2 _; |* A
杨复明在《兰言四种》“品花”一节中说:“江浙兰蕙之瓣,有荷、梅、水仙、超四者之称,而以素心为最上。”现代赏兰分为荷、梅、水仙、素四类。
. k: u/ q h3 k! v 素心兰鉴赏标准是:色净、瓣宽、莛高、型正。象征“清白纯洁、高风亮节”。4 A0 w0 q( M9 }+ Z3 o- {
荷瓣兰鉴赏标准是:瓣宽色纯,收根放角,中宫圆正,细杆高莛。给人以“宽厚大度、胸纳百川”的大将风度。由于荷瓣花的瓣厚花大,因此高莛荷瓣花显得尤为珍贵。) g' f- v' c- W; K
梅瓣兰与水仙瓣兰是起兜兰花品种的两端,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若按“浅兜”、“软兜”、“硬兜”前后排列的话,“浅兜”区域为水仙瓣区,顶端为滑口水仙。“硬兜”区域就为梅瓣区,顶端为拳头梅瓣。而中间的“软兜”区域为上品水仙瓣与上品梅瓣的混合区,在这个区域里,外三瓣长脚拖舌者为水仙,外三瓣短圆小舌者为梅,最优秀的花品是介于“梅”与“水仙”之间的“梅形水仙”和“荷形水仙”。有些外三瓣特别圆整的花,虽然捧瓣不起兜如“西神”;或为猫耳捧如太极、珍珠仙;或捧瓣虽起硬兜,但由于外三瓣长脚尖头,如苏州春一品等,也都列入水仙之列。(见图)4 H. S4 N' B' e2 R4 l" M6 K
" S h; W% L9 |' ` G8 E
梅瓣兰花和水仙瓣兰花鉴赏标准是:上品梅瓣应是外三瓣收根结圆,紧捧小舌,中宫圆整,杆细、莛高、色嫩。上品水仙瓣花应是外三瓣合抱收根,软捧大舌,中宫圆整,杆细、莛高、色嫩。纯洁清雅、亭亭玉立,与众不同。4 C- E5 L, @. t% K0 e6 O5 U( U
(二)变格花的鉴赏5 Y: o' T1 `. U* x
凡打破了一柱二轮六瓣之基本格式的花都称为变格花。变格花形式很多,有不规则的多瓣、奇瓣,或部分花瓣的质地出现唇化,或多柱多瓣。一般分为四类:0 h- B* ]. [9 ~; B
内、外两轮多于六瓣而少于十六瓣者称为牡丹瓣型。
3 O- i0 p5 {) n$ f 多于十六瓣的称为菊瓣型。
" A2 H" }6 ]! l- O4 T: n 以花柱为中心,花瓣如树叉型生长的称为树状型。
2 V X, @- G4 Y; B7 d% K/ Y 以花柱为中心,树叉型生长小花朵称为树状小花型。* C. X5 w S0 O2 T u# G( a4 [4 ]
以瓣宽、排列规范、色彩分明为美。* J/ j! {+ i* j/ v' ?5 R$ G) ^
(三)正格变异花的鉴赏1 i" [' _% y4 z C
正格变异花一般是指蝴蝶瓣花。" z, J$ ^" p8 s- B5 D* o0 A; N# b
蝴蝶瓣花分外蝶、里蝶两类。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蝶,唇瓣化深入副瓣1/2处,称全蝶。两副瓣后翻的全蝶称飞蝶,是蝴蝶瓣中的佳种。副瓣下面呈细狭或断续唇瓣化称半蝶,外三瓣和捧瓣狭长的称为草蝶,半蝶与草蝶观赏性不强,极少留种。
3 y. _+ r0 ]* \, f4 a- A 两捧瓣唇化的蝶瓣称里蝶,也称蕊蝶。历史上蕊蝶不被重视因此留种较少。外蝶品位高于里蝶。 f! R6 e" H" Z1 j0 }: }, J( u
另一类是外三瓣为三,但以花柱为中心,出现树叉型花瓣和树叉型小花朵的花型,也为正格变异花。如多朵蝶和领带花。8 n: [2 G! H7 k$ \8 ~8 V/ z
近来人们将“戟”瓣花(枫叶瓣)也归入其中。
# C2 k; f) }0 Y1 ?, i 以花瓣宽厚、变异明显、色彩分明为美。 M; I" d4 P. F9 B
(四)兰花品位之高下
+ L$ Q- U, x" M 《礼记大学》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 a, _ ^! ~; D6 o% a4 \* y+ W
正格花代表的正是“心正”的含义,因此,“正格花”是中国兰花欣赏的主流品系。翻遍古今所有兰谱,正格花永远占兰花欣赏的主导地位。荷、梅、水仙、素瓣等兰花属正格花之列。 ]6 o* v5 L' t4 u, [
兰花中品位高低的排列顺序是正格花、正格变弄花和变格花。变格花相对品位较低,它仅仅是一冲形式的变化,没有任何文化意义。正格变异花和变格花统称为奇花或奇瓣花
( e3 O* r* _8 c6 O/ v。" w. F5 O& u+ T& a! I4 l" S
四、赏兰三十六字诀6 E! F" M6 v2 \, E4 L
主正、根收、肉厚、质糯、拱抱、肩平;" |. ~- D y7 n$ T) J, C
宫圆、舌舒、点聚、鼻隐、兜软、捧紧;: f/ F2 u2 k7 R' o
莛高、杆细、花秀、色俏、香幽、韵清。
, T( l; E& h0 W9 x* Q (一)外三瓣的鉴赏
) M/ p% c5 B+ d$ t7 H 主正 主瓣要正直,要“上挺盖帽”。寓意“正直”。
5 e- a, c$ p+ P: T" W, e 根收 花瓣收根能使花朵显得灵巧,富有变化。“花瓣原来要阔头,捧心最好象风兜,收根细小方为美,五瓣分巢没处求,( 屠用宁《兰蕙镜》)6 @; L* h0 R3 T. Z: R# {. t
肉厚花瓣肉质要厚实,只有肉厚才能保证瓣形端正、久开不翻瓣。寓意“厚重”。
6 w6 B! T f; D/ F4 P' q 质糯花瓣质地纯净、透亮,前人以“糯”来衡量。所谓“糯”,就是质地细腻、结构致密,晶莹通透、不含杂质,与玉石一样。表示“温顺、善良,大方”。8 U6 }0 E- b, |. T# o( o- r
拱抱 两副瓣端部要向花心内折呈拱抱状,寓意“团结、热情”。
# W% B0 P/ _/ r4 h1 n1 b 肩平 是指外三瓣两副瓣必须左右对称且成一字状。忌两瓣向下坠落,显得无精打采。肩平反映了一种精神,一种气度。强调一字公平,强调“公正、公道”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安详、安定和安静”。 “凡兰之两旁大瓣,须平如一字,俗谓一字肩,有初开平肩,开久渐落肩者,谓之开落,有初开如一字,开久转向上者,瓣花得此最为名贵。”(《第一香笔记》)( [) g/ P2 n& [: y
(二)中宫的鉴赏
1 a4 D* N; B% e( n! B- w 宫圆 即中宫要圆整,捧、舌、鼻结构严谨,比例、位置要恰当。整体形状如球,圆活、完整,保持内轮完美。; x/ u8 p. p/ |0 c: U' _8 A" |
舌舒 梅瓣花要求舌瓣小巧,荷瓣水仙要求舌瓣宽大。但舌形都必须圆整舒展,位置中正。舌尖,舌歪、缺舌花都是劣花。“有舌在捧心内不舒吐者,名为吊舌,有偏一旁者为歪舌,有舒而不卷者为拖舌,俱舌之最下者。有无舌者名三瓣一鼻头。品斯下矣。”(《兰言述略》)
+ N" u A; _, Q7 b" _; C' [+ q0 Z 点聚 舌上红点无论是单点、品字点,还是“u”字点,必须聚集在舌瓣之中间,色泽鲜艳。若红点散乱,或偏移不对称,颜色暗淡均非上品花。 \7 o( a& D; X2 }2 N+ G+ X
鼻隐 鼻要小巧且藏而不露。大鼻显得粗鲁,鼻小显得文气。“两捧中藏香者谓之鼻,鼻宜小,小则捧心窝结,龙更精神。若大且粗,名日大准头,捧心开天窗,时下贱之。” (《兰蕙同心录》)
+ D/ `: _8 O8 T9 K0 q 兜软捧瓣前端起白头,叫兜。兜要恰到好处,太深是“拳头梅瓣”,太浅又成了“滑口水仙”。兜有软、硬之分,软兜富于变化,硬兜显得呆板,俗称“兕”。软兜花品位高于硬兜花。; e1 S4 q( I" e8 } j: T
“捧心总要光结,以软蚕蛾捧为上,以宽观音兜、僧鞋兜为次,以挖心捧,硬软蚕蛾捧再次之,更有豆夹捧,蟹钳捧,滑口捧皆不贵也。若琵琶头捧是水仙之最下者。”(《兰蕙同心录》)
( V$ f/ [% {3 _" R: k) K 捧紧左右两捧如两只手掌必须抱紧。表示紧凑、严密。忌拆捧“开天窗”。只有捧紧,才能“藏鼻”,只有捧紧,才能保证“宫圆”。
+ q5 A' @: k" I# N (三)兰株的整体鉴赏
* i- F9 s1 u& _; U ?- a" S' d 莛高 即花杆要高出叶面,花杆高,既保证花朵开放时不受叶片的影响,花开自如,又使整朵兰花显得亭亭玉立,高雅脱俗。$ c9 n$ [. r1 F' b: n6 W& v
杆细 即花梗要又细又圆,俗称灯心草。高莛细梗大花,落落大方,尤如潇洒公子、大家闺秀。
E% S" [( f5 p ] 花秀花朵要舒展秀丽。无轮春兰还是蕙兰,花朵开向必须平视微向上,既不仰天,也不俯地,显得精力充沛,落落大方,昂首挺胸,气宇轩昂,显示不亢不卑之势。若俯开,则显得自信不足,若仰开,则显得盛气凌人。9 z$ O$ x3 R( W8 C% m4 H* n% H
色俏花朵颜色要纯净、俏丽。
) F& a# J3 L" d j' I* C 香幽 香气温雅和顺,时有时无,浓淡恰到好处。9 ?) Q! N C- L5 w" C
韵清 整株兰花,花、叶完整,颜色青翠充满生机,给人以清秀、淡泊、高尚、超脱之感,尤如出浴美女,又如正人君子。从清新的花叶里品味到美的韵味,在幽雅的香味中体会到文化的品位。9 T( ]& h' D* v. Y5 o' B6 p
五、兰花之评级
0 l3 d' G6 N/ W6 {& V% h 明清以来,人们以“中正制”和“官衔制”为参考按品位高下将兰分为九品十八级:
; g! t+ z4 ]5 C, W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再将各品分为上下两级。
/ e. R+ b+ f, v6 T4 m" P7 x8 {& G) f; g 现代国内外艺兰家已将花艺、色艺和叶艺列为赏兰之三大“艺类”。根据此观点,现代赏兰观将兰按品位高下分为六品十八级:
* }: N0 J* {8 x1 A) `# a 正格多艺品第一,正格变异多艺品第二,变格多艺品第三,正格花品第四,正格变异花品第五,变格花品第六。每一品再分为上、中、下三级。共六品十八级,其它均不入流。8 b3 y9 b5 C+ N5 u/ @7 I& W3 M
“六品十八级”既继承了前人的鉴赏传统,又融入了现代的欣赏亮点,赏兰内容更为丰富,涵盖范围也更为广阔。( w- L2 z) H$ x* Q2 Z, W
六、赏兰三步曲
% X2 J7 \( U2 K; |6 h9 [ 欣赏兰花是人与兰之间的一种双向艺术活动。在赏兰过程中,兰花作为审美的客体,是赏兰人进行欣赏的对象,兰花的艺术形象成为赏兰人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兰艺欣赏中,作为欣赏主体的赏兰人,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活动。- N6 u) I, F/ `
赏兰的第一审美层是直观审美层。人们动用感官器官对兰花的观看与嗅闻来完成。这个层次是最基本的,人们在此层次审美活动中的感觉大致相同,以叶绿、花秀、香幽之兰为美。 n( x i) x1 H" x
赏兰的第二审美层次是结合兰文化的审美活动。这一层次的审美活动,要求赏兰人对兰花的相关知识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谁在这方面的学识越多,谁的审美感受便会更丰富、更深入。; @0 B* W; B2 `. N% \5 i0 n
赏兰的第三审美层次是与人的修养相关,是人的情感与兰花的灵性相融合的过程。正象孔子所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3 G1 }& i# w% n$ \
神宗认为认识事物有三个过程: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赏兰也一样。/ M+ r4 I- E% D: A" u( Z! V
“见兰只是兰”。初见兰花之人认为区区小草何足挂齿。虽然美丽可爱但也只是小花一朵而已。" r1 K/ g1 J) C& V8 c: I7 H
“见兰不是兰”。进入兰界初步掌握了艺兰知识后,发现在兰的背后原来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不仅文化背景深渊,人文精神丰富,富有情趣与乐趣,而且还有名可求,有利可图。特别是以投资为目的的人更是放大了兰花“利”的功能,养兰、炒兰只是为了赚钱,有人甚至用上了欺骗的手段。
; k2 N6 B$ l* ]7 `# l! j# X 只有很少人能走出“见兰不是兰”进入“见兰还是兰”的层次,这是赏兰的最高境界。他们不再刻意追求金奖与利润。他们追求的是“人养兰,兰养人”之快乐,他们的感情与兰已融为一体、心灵已与兰完全沟通。正如区金策在《岭海兰言》中说的:“有奇痴者有奇癖,有奇癖者有奇乐,可知而不可效,可怜而不可笑也。将以兰之身为我身,并化我之心为兰心,所欲与之聚,所恶勿施与也。”他们品味的是兰的文化内涵,追求的是自身品德的完美、人格的升华。他们已“无为”于“兰”了。这才是赏兰的最高境界。
) F- Q% l# V. o0 b4 X6 } (作者在2011年4月8日在浙江省(桐庐)第4届蕙兰展“现代兰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