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措施单一: q* w* ]1 I& s7 m F4 c
●分配方式不规范
! j4 T: d& a) w) f& y$ E ●征地听证环节流于形式0 U& d" ^7 M$ v7 s3 @
●部分重点工程存在边征边报批情况
5 t: G' g. d+ R. \5 ~$ r ●土地征收监督机制不健全
( f# b U# z; [& Z5 R1 z# A$ C! f3 J 昨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杜筑华和相关部门领导,做客由中共云南省纪委、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省广播电视台主办的“金色热线”,对云南省土地规划、耕地保护、矿产开发、地籍管理、地质环境等相关方面的工作与广大听众、网友进行讨论。2 P( F* s6 U4 P7 Z) C' s
年投20个亿防治地质灾害7 p- I* K5 ^4 p7 k/ i6 U
有网友问,地质灾害中的预警该怎么做?隐患怎么办?杜筑华介绍说,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力度,通过向国家层面争取资金和本省自筹资金。“从2013年至2020年将近八年的时间,全省每年投入20亿——国家拿出10亿,升级层面拿出7个亿,各州市拿出3个亿,用20亿每年来对全省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防治。”
& L, @1 V% ?% [$ I8 p8 `( d" x1 d 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调研员李庆生表示,这次迪庆地震后,省国土资源厅集中了39位主要的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对13个乡镇54个隐患点的调查。发现了隐患点要及时撤离,然后进行鉴定,有的地方可以治理,有的地方只能搬迁。 \5 m- v P7 L/ T: ^# g
还有的听众反映很多有隐患的地方都没有得到治理,是不是在治理当中存在这样的缺口?杜筑华回复说,整个地质灾害的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过程。对地质灾害点的确定,要根据不同的级别来投入,对灾害的防治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投入多大的资金来解决,需要有一个规划。
9 y2 o: B( z4 d" h 征地存在五大问题' k4 d5 _0 ^5 O+ E2 J7 G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违法违规征地行为排查工作,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据悉,经过排查发现我省征地存在安置措施单一、分配方式不规范、征地听证环节流于形式、部分重点工程存在边征边报批情况、土地征收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五大问题。
* Z9 O8 `$ a/ y( k$ ^/ ~ 经过排查发现,个别地区现行补偿安置方式单一,一次性货币安置带来的问题使失地者可能出现短时间内将补偿款花光等情况。另外,留地安置存在办理规划选址等相关用地手续难的问题,而社保安置目前也仅限于养老保险一项内容,对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系统解决。/ b0 @. h3 x0 B6 w; K. |( D
我省严格要求各地在征收集体土地时必须按规定开展征地告知、确认和听证等环节,充分尊重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和监督权,严格履行各项征地程序。但在征地过程中绝大部分被征地农民不了解听证程序,一定程度上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代替被征地农户决策的问题。 r9 Z7 P2 x2 U! M
此外,一些重大项目开展征地时成立的项目指挥部仅仅只是一个临时机构,政府没有设立一个能够具有征前审查、全程跟踪、实施监管等职能的部门。因此,对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对接、征地补偿款的分配、用地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事项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导致征地项目完成后,遗留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对后续征地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影响。(云信 李美娇)
1 c# P; P- h- h# u& A 责编: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