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租了29年的平房,要不是国家政策好,恐怕我这辈子也甭想住上楼房。”住在承德市区长安小区42号楼廉租房里的陈志友,跟记者聊天时一脸的满足。2 h/ P7 f' w, W& K- T" }8 Y
% V3 ~- ~# j C7 u1 U% z
今年年初,他和其他197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一起,高高兴兴地拿到了长安小区廉租新房的钥匙,结束了租住近30年的平房生活。记者在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了解到,今年我市落实保障性住房28215套,目前开工建设26380套,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14%,现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
8 V0 D. r; C# g$ o, i) j$ r# ]
5 e# e7 D8 g3 d5 _ 56岁的陈志友上世纪80年代末在市普宁食品饮料厂上班,1992年厂子破产他成了一名下岗职工,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他彻底没有了经济来源,依靠捡破烂维持生活,每个月三四百元的收入。夫妻俩还有一个老母亲和两个女儿,都没有工作。“我们一直租二三十平方米的平房住,40平方米的房子都没租过,从一开始的十几二十元到后来的上百元,现在住在这5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真的感觉是到了‘天堂’。”每平方米每月1元钱的租金,让陈志友对政府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2 z- u+ y& S9 S9 u4 [/ w- J 3 L7 O/ |! N8 o2 s
我市将建设保障性住房列入2011年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市政府组织发改委、国土、住建、国资、安居办等部门深入现场办公,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实行旬报告、月通报制度,并成立了5个督导组,包片跟踪督导,下发督办函,约谈进展缓慢的县、区长。7 |! Y: a* G! l( x) v5 a
/ L- T( J% \& w. c9 P* E3 z 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土地和资金这两大“瓶颈”的制约越来越突出。我市多措并举,集中力量突破“瓶颈”,全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k2 q7 U. X- M* m0 @
7 M8 N# W3 X( S9 p4 H z; n |; f 截至9月份,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工105个,25925套,占目标的114%。其中廉租住房项目11个,2145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12个,2648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20个,4173套;限价商品住房项目13个,178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34个,9714套;国有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1个, 2610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2个,176套;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9个,2807套;国有垦区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610套。
0 a# u/ E" k, x# O5 v: {
4 h2 l( M) n0 I" y: | 这些数字,使像陈志友一样的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采访时陈志友一再说:“要不是政府想着老百姓,我不可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靠捡破烂虽然辛苦,但是我现在觉得特别有奔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