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讯(记者 易福进) “在厦门实现金融‘直航’”“在厦门打造两岸的‘金融特区’”。) k2 K `7 R9 g
昨日,在导报发出“如何做好对台先行先试”的建议征集后,两位台商读者寄望厦门通过打造好两岸金融中心,在先行先试的“新节点”上率先突破。# t% m: [7 Y7 B; h" {
与此同时,在厦门特区迎来30周年之际,因台而设的特区如何“特”,如何利用“特”来引领对台先行先试,也引起了读者、专家的新思考。# q9 d) G9 n7 l/ b2 i
台商期待:厦门率先金融“直航”
. X& B/ ^4 f1 D 两岸“小三通”的直接推动者之一,金厦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杨肃元,有一个新愿景,在厦门尽快率先实现金融 “直航”。
) p* O' C& M5 R) [7 Q: G0 J 杨肃元认为,金融“通路”的畅通,将是厦门、也是福建先行先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7 B5 F1 O3 Z1 } x$ P1 F% O
和杨肃元一样,台商读者陈先生,期待“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不仅有高规格的硬件,更要有高规格的“软件”。
9 f+ h+ V5 g( V7 Q2 n7 \ “大楼一栋一栋建成,正是急需往里面填一些实质性突破举措的关键时刻。”陈先生如此表示。! ]- b5 {8 }2 G; K4 ^" T5 s9 U. b Z
陈先生经常从环岛路经过,他感受到了厦门在最美丽的观音山片区、五缘湾片区的大手笔规划,更感受到了两岸金融中心建设的日新月异,“但说实话,未来到底哪些层面可以突破,我们很期待”。- r, w4 G6 a& _; {% K; U) h% H1 n
陈先生个人更关注厦门、福建何时建立两岸清算中心,他举例,自己目前一旦在大陆有新投资,只能用美金,然后再进行外汇申请,最后兑换成人民币,“如果在台湾可以开人民币账户,在厦门可以开新台币账户,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汇率风险,这样‘两岸金融中心’就很有竞争力”。" y# \3 H1 I1 b) e7 `7 Q
也有台商读者,金融是经贸交往的“金字塔”顶端,一旦在这一领域进一步突破,两岸经贸合作又将释放巨大的发展空间。 U2 P+ c3 C5 c
专家支招:利用“特”引领先行先试
) W. q/ k/ _$ a% b) F0 v$ v 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永红则注意到,在厦门刚刚结束的党代会上,创新地提出“深化对台先行先试,当好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
2 O, k" s* H3 R; ^# i; e! h “对于厦门来说,要当好这个‘排头兵’,就是要致力于对台进一步先行先试,前沿平台作用应得到进一步凸显。”唐永红如此表示。
5 }8 u! ], @# J" E, U4 z 厦门特区迎来30周年,在唐永红看来,当下,有必要思考新形势下厦门经济特区如何“特”的问题,有必要赋予特区“特”的新使命,“应支持厦门创新经济特区发展模式,将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对台工作三方面的先行先试目标任务统一起来,整合构建起一个有助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区域(两岸)合作的平台”。* O% O) ^' u+ H; e( u z
而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用厦门特区的“特”,打造好两岸金融服务中心。5 p3 l3 v; ?) {* w
“两岸金融服务中心,就是要进一步推动两岸金融活动自由。”唐永红分析,厦门曾被赋予“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这里的 “自由”,自然就包括金融活动自由(货币兑换自由、资金流动自由、资金经营自由),现在可以利用特区的 “特”去争取政策的落实。, e# |8 g; b+ M5 n
“在这一探索上,特区厦门在硬件已做好准备,建议从省里层面,帮助、支持厦门在‘软件’上获得突破。”唐永红认为,未来一旦两岸金融中心建成,首先要以福建、海西为腹地,这就需要省里层面的进一步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