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村位于洱海东岸,海东北部,距海东镇政府7公里,北与挖色镇相连。西面正对苍山、洱海和大理古城,风景如画,景色宜人。全村无水田面积。辖区总面积18673.1亩。其中林业用地14663.6亩,农业用地3198亩。全村总人口1178人,总户数364户,下辖三个村民小组,属专业渔业村。近年来,随着海东开发的整体不断推进,海东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文笔村经过几年来的开发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v' s$ J6 e( y, W, S# b2 J {% B 一、交通得到很大改善,社会各项经济快速发展$ O& D! t: L! b6 J4 S
文笔村委会原交通闭塞,前往镇政府要爬山走路1个多小时,前往下关、大理、挖色镇只有一张渡口船,现有一条两车道的环海柏油路横穿文笔村,通往大、小坪地山路得到平整,交通便捷,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环境,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便利,剩余劳动力也有所转移,现部分村民购置大型机械从事建筑业的有30多户,发展货运车15辆,农用车28辆,外出经商从事餐饮行业的有8户,学校毕业后的青年人80%以上都外出务工,各项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好发展,尤其是山地农作物由于交通改善,肥料、农事活动方便,产收大幅上升,村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 K5 A7 u2 n( v- C* `% R
二、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各种开发项目有序介入
$ R- V6 y4 v" n4 h 文笔村土地资源广阔,坐落位置较好,可作赏画人欣赏苍洱景观,开发前景极为广阔,文笔村4700多亩土地先后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华彬集团已经开工建设,其它项目正在陆续引进,村民就业岗位将会得到增加。
8 C; Q( R& h I 三、基础设施大幅度加强,村容村貌明显改变
+ G. l6 K; r5 i; `$ y$ t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内山石路巷道基本已建成水泥路,沟渠基本硬化,投入13.3万元建成一座垃圾焚烧炉,由市环保局投入40万元建成自流式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主要收集文笔自然村中部、南片农户污水,现市环保局正规划建设北片自流式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使生活污水合理达标排放,全村卫生公厕3座,垃圾池4个,每户放置一个垃圾桶,分片由垃圾收集员收集。建有沼气池52口,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60%以上,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达80%以上。* x& v W! N0 h
四、高度重视卫生治理,管理经费足额到位% K% R3 n/ _8 e1 ]5 x! R
全村现有垃圾池4个,垃圾收集员2名,污水处理系统管理员1名,河道管理员1名,洱海滩地管理员1名,负责全村垃圾收集、清运、保洁等工作。同时,加强对洱海滩地的管理,制定了管理和考核办法,全年补助经费39200元,其中河道管理费4800元,垃圾收集费6000元,污水收集、净化处理费2400元,洱海滩地管理费6000元,村内垃圾清运及处理费8000元,公厕管理费用12000元,补助资金足额按时到位。村委会制订了奖惩激励措施,并按规定缴纳风险抵押金。在重要节日、庆典活动和专项整治中村委会年支出经费15000元。
# x( J, I" {2 W! b+ s 五、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活动,绿化美化村民生活环境
' y6 o! e% J& H* A 深入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做到卫生科普知识进村入户,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卫生行为形成率80﹪以上。居民生活方式文明卫生,卫生习惯普遍良好。通过种植柏树、小叶榕、大青树等提高绿化率,农户居室内外整洁,庭院环境清新,村内沟渠无垃圾,洱海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岸边无垃圾,家畜家禽圈养,无放养现象发生,圈舍清洁,全村无露天粪坑,粪便处理达到无害化要求。村内无“五害”现象,村内4个垃圾池布局合理,全村普及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
- S# @6 ], s1 d c 六、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参与率高* R3 m9 W4 v1 I) F3 t% J0 o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文笔村成立了舞狮队、青年文艺队、老年文艺队、学生队等表演队,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都踊跃参与活动演出,群众参与率高,观众笑容满面,神采飞扬,是村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的最好体现。( }! l5 w- B/ u. |' W* c7 u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施“两保护、两开发”,文笔村将会是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会为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当好排头兵,随着海东开发的深入推进,文笔村人民的生活将会再上一个台阶。(海东镇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