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味美香甜各不相同 世界有关粽子的习俗

0
回复
47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4: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南的粽子
) I. Z5 a' u  {6 i. i! X" I1 Y" @+ Z! ]       
* h8 y, |, {2 B; u; F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L+ k7 j  |' x4 _# s
       
/ v6 W% N& W) X7 h/ X- n. q! |       
3 H1 U  R( U, |        缅甸的粽子+ U9 q* W& X# ]# J8 D
        2 z) [7 ]) f# P; ?. [
        缅甸人爱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0 f" q  e* }4 `% Z        ! \' ~$ N( p8 {' T
        柬埔寨的粽子- L9 C2 y# T. @. j3 B+ K
        ; ?7 z/ Y0 U" e5 c! j- g
        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熟。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5 l# }9 f6 T; Z! J: M5 z* n
       
/ K7 u) G2 \# k+ Q        泰国的粽子
* N% ^3 m4 }' u& ?$ {4 i$ W        8 K* H3 w4 v  Q# J# Z- B8 x
        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 i4 o% Z  `$ N       
' D! S% M0 f( C, ^        日本的粽子
( _) H' y7 g# Y8 q- J' D+ A       
) g7 ~" k9 \' S7 f        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
0 i! M" }# _) a! M: t2 }       
! E) z' G$ V4 I6 p, f* f  M  k        朝鲜的粽子6 E6 d" }0 j5 p( u0 K
        ' v7 v  E4 }( l# P" R/ |0 }! ~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 k' S$ x8 U4 t. g% D- b  b; J       
, p- n: U$ L% G1 \        菲律宾的粽子
# l/ G" K+ S# ^0 R8 e        1 E2 R/ r& B7 U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3 p6 o- x, L7 }. L+ b7 d       
! ]1 U% E' J2 k% [) e% f        印度尼西亚的粽子
3 }, q2 D4 S, R3 }       
$ G0 W6 G1 Z/ F5 ?: L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 ~8 s# q6 S& b+ H; W: G/ M8 e
       
1 X1 I/ a) N' W  ?3 f( }2 O% Y4 n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
2 C; G6 z5 f1 U5 e       
3 o8 q. V6 p  B6 e4 Z! a- A. x* @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带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  f* z/ G1 p2 u& ]* T6 f5 W8 T7 b
        墨西哥的粽子
* u& u7 v5 I& s6 U+ X3 c* R7 s        " J3 b7 [+ P! K5 Q/ O3 {' t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 _) |% f+ H0 F+ U0 d+ f8 N       
, M% l( d$ e% S        秘鲁的粽子
4 A% q: o+ C* O' T; i' a       
% ]% K4 W0 y: H1 k( a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 A& u+ a. p- T
       
+ y: V1 m8 |  @  Z+ M        每逢圣诞来临,委内瑞拉家家户户包裹粽子,这已成了应节一景,届时,连平日卖点心的店铺也堆满了粽子。这种粽子以玉米面为主料,以火腿、腊肉或香肠为馅料,还加进橄榄、葡萄干,用新鲜蕉叶包成长方形,每个重约半公斤,焙干蕉叶,粽子即熟,剥开粽子,清香四溢。吃粽庆节,别有一番情趣。
! f$ H! I8 e2 l- B        + |$ \- F% S8 ?' i( N6 W2 A
        中国少数民族的粽子
" |- K2 {8 ~$ E6 G7 h# d9 \( D       
1 h& R! |2 i% u$ C        瑶族: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5 s1 Z0 }/ Q9 P
       
! j$ D- `) R2 g" J+ W  f+ J* B1 d        畲族: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0 c; P2 O4 T7 V6 G1 o5 w        & ]/ x& q; @' [$ a( ^& G, b
        傣族: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0 _; i6 I) P% A7 s* H4 A        9 }& @# Y8 z6 A8 b) Y
        毛南族: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U& @8 M$ T8 ]; `# w
       
0 R( {0 D$ [( y2 W) Q0 y0 d        最大和最小的粽子8 V7 I1 A! A0 H/ M% y1 y
        3 h/ K4 g% c* z+ S$ u6 X0 w
        广西壮族出现过最大的粽子,它是将芭蕉叶垫在一个特大的方形笼格中,内放50公斤淘净并拌有酱油的糯米,再拌入一只去皮骨、切成小方块的猪腿的肉,面上复一层芭蕉叶,隔水蒸熟,这种粽子壮族人叫“口粽粑”,可供一家三口吃两个月。2 Y1 G- C5 ^( \! B
        / K/ y" q4 w' q6 r
        据香港的媒体介绍,香港有9位老人,曾经包了1只重36公斤的粽子,供250人食用。1989年端午节,台湾彰化县曾制作一只特大粽子,重达350公斤。广东一带包的粽子个儿特大,煮熟后1只粽子端到桌上,四个年轻人居然没法将它吃掉。0 w  j2 \  _; |3 o/ Y4 P
          g5 J* |& o0 K4 H) c) N9 H+ r
        粽子还有最小的,在上海一些酒楼饭馆中,宴席点心供应“迷你粽”,小得象手指一般,每50克糯米加4小块火腿,可包4只小粽子,白线缠绿叶,玲珑淡雅,真象一件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舍不得剥而吃之。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