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论文

0
回复
59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4: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交的策略  i5 l. i8 p, r3 R" b) L
6 ~: R- e5 F  I6 K' l5 Q; z. K1 U6 D+ }2 f

5 C( d8 K+ d- R% N2 R& h! ?6 t1、寻找习性相近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及处世方式,相对来
! f' D5 ^1 W7 N" A说,习性相近的人还是随处可见的,问题是你如何去寻觅去发现。首先要注意对方
. O) u% y! W- e# v的特征,年龄职业,社会背景和生活观点,双方若能注意到相似,则容易产生共同5 G4 ?. ~9 k! o/ t
语言和共鸣感。
! x3 Z# X: r; l8 Q/ I& U( n 2、把握自身特长的分寸。一个人如果特长比较突出,则能赢得他人的欣赏,
$ N: {4 I/ C9 @+ u  j4 T6 Q* w* J人们自然,很乐意与你接近,不过,如果表现得完美无缺的话,反而使人有一种高
5 i; w' F1 P* O( G不可攀的之感,倘若偶尔暴露出一些个人的缺点,这样反倒会吸引大家靠近你。
* e/ U" d6 b& e2 L2 e 3、注意仪表与气质。待人热情大方的,当然比冷漠内向的人有吸引力。但第6 h# K, J, l! ?7 C7 ]4 p
一次见面不宜信口开河,这会给人一种不稳重感。
' M3 }5 s8 y2 l5 f" h
% @( g) a3 [6 l, C! ^& [) \& q" t3 X9 I8 Y

8 ~4 I0 }  s) |- m 社交中的"黄金原则"
  C( _, ]$ _5 d, J$ P0 j4 e  v" Y: F
0 o6 W' A) ^# R2 C, ~& C# ?* e
' L& b) L. s) ~/ R( {8 E# y
(1)对朋友的态度要永远谦恭,要常常微笑着同别人交谈,交往。
6 |3 b; D  P# N' L# l (2)对周围的人要时时保持友好相处的关系,寻找机会多为别人做些什么,, _- B- ~1 i7 {9 }* K4 a& t2 n2 q9 ~
例如,你的邻居病了,你能想到为他做一碗可口的汤,别人对你就会经久难忘。: P9 L" h. ]4 ~! X1 b+ V0 t
(3)当别人给你介绍朋友时,你应集中精力去记住人家的名字。在以后的交9 u) J' Z1 F( B; r
往中,你一见面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人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很热情,很有心。+ Q' V0 g# s# Q% n  \" ~
(4)要学会容忍,克服任性,要尽力理解别人,遇事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J8 V) j; G2 s4 ]1 ~
做到这一点就能让朋友感到亲切、可信、安全。8 P4 G/ Q' F: Z% @" e
9 q* L" C  P" t4 `1 X6 V4 W5 ~
! W6 A: H, f0 j% W( ^
  @/ X1 t% v* Q
交际用语 " h1 N$ f9 }( c9 l3 Z4 E
; |% \" x( c( C% i) j- q

6 [' @' V7 z% A, ?% T2 }8 S# y2 j4 O; l
交际是一门艺术,要讲究礼仪,不同的场合都要注意礼貌用语。& S3 x/ q4 F& c& v- Z
初次见面应说:幸会
8 x& f% l; z( b  j 看望别人应说:拜访& S; F9 y  x& C1 t
等候别人应说:恭候
, a# y. d* _% y$ W. d6 x' F 请人勿送应用:留步3 R% }/ `0 y# A: P* x2 }
对方来信应称:惠书
: H3 B) W( e, i. B/ L; k 麻烦别人应说:打扰6 a/ l5 y3 @/ q5 Y( B
请人帮忙应说:烦请
5 D4 r% f, r: o. X- N( S6 A5 `, l 求给方便应说:借光
) `: Y$ i2 E# Q  U$ o7 L 托人办事应说:拜托
9 m9 ^- U, r8 I! J 请人指教应说:请教- b1 H) V7 `1 Q0 ?& r# e, L" j! r1 f
他人指点应称:赐教, q, P! A: g# [' V: A) o3 E" h0 `
请人解答应用:请问7 l1 j4 i( ~+ q+ M8 ~0 _
赞人见解应用:高见
% }, Y$ y! i6 x2 G8 I1 M 归还原物应说:奉还
, g! R* l+ ]0 R8 S1 d0 {4 } 求人原谅应说:包涵
/ Y8 \  x! e9 o9 J 欢迎顾客应叫:光顾
. f+ g# b) w7 u& V$ P 老人年龄应叫:高寿
9 {- X" l: J) Z0 i2 k! u' k0 ` 好久不见应说:久违0 Q8 y. u2 d! |( |
客人来到应用:光临+ a3 I  b1 P2 F1 i3 I5 F
中途先走应说:失陪& ]& b; o3 J$ Y0 b( e' D" R* T
与人分别应说:告辞
$ S$ z6 t9 s$ [. @& F2 i) `( [ 赠送作用应用:雅正, ^" q2 l2 F: p" w) S8 p
$ g! A0 e. F) o3 l" b

+ ~2 y3 b3 G& W( E& ^! E% h1 r- d  C' W+ Q) ?3 G7 M
交际中运用目光的艺术
/ g6 L) }; O3 u- i* U6 d; |! d
/ E$ a& K  |8 o& a, M
- q' ^" `/ w* f7 `$ J
, m$ i2 a" W! I( A; i (1)当别人在交际场合说了错话或做了不自然的动作时,他一定会感到很尴
, \, V8 O+ D5 l1 c+ s% p' C1 ^尬,生怕人们嘲笑,蔑视他。这时你千万别看着他的脸,或看了一眼以后要马上转
& O* Z; a& Z7 L% ?% e' \移你的视线。否则,他会认为你在用目光讽刺嘲笑他。
8 p  _5 J  L" ~& m (2)一般来说,双方在交谈中,应注视对方的眼睛或脸部,以示尊重别人,7 ^8 Q, |3 J* V8 U# j- F
但是,当双方缄默无语时,就不要再老是看着对方的脸。因为双方无话题时,本来
% I, I$ e$ Y7 \; m5 k就有一种冷漠、踌躇不安的感觉。如果在此时,你注视对方势必使对方显得更尴尬。/ w. G5 T# Q, I8 W# U
(3)送客人时,要等客人转过身并走出一段路后,不再回头张望你时,你才
! Z/ o/ f' c; Z$ x能转移目送客人的视线。- V: I4 J: W. w5 \# V
(4)如果你在街上或人多的市场商店里看到某陌生人风度翩翩,相貌端秀,9 K% ]5 D$ h/ [# s2 b9 z7 h
服饰新颖,你想欣赏他(她)的美感时,请你从侧面或后面欣赏,不要在人家的对方% i6 I- r; D# o8 C) i' V: z
停住脚步来看他(她),因为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当你发觉对方目光将要与你的, G6 J6 ]$ O! T9 h7 x$ U; I6 ?
目光相遇时,你应主动避开。9 v9 M; ~! @1 h

! ^5 Q  B* Z, j6 c7 S% h+ ?8 t$ y: J, C8 {+ {
, p# U2 Z# E7 T5 l- \' ~  j
社交"十不要"2 v' X; g" v& ^* b

+ y9 P; L/ w1 S" i! \3 X
1 [# @7 ]! X- {( S2 c
! F" g. p7 E: h( C (1)不要到忙于事业的人家去串门,即便有事必须去,也应在办妥后及早告
# M& u2 @0 [- U& j退;也不要失约或做不速之客。  t) Q' U' H0 ~$ r5 k' E4 r$ x
(2)不要为办事才给人送礼。礼品与关心亲疏应成正比,但无论如何,礼品
; U' l+ i4 o. i9 ^9 `: y6 s应讲究实惠,切不可送人“等外”、“处理”之类的东西。
7 p! ?0 ~# v$ d9 s$ n; Z) V (3)不要故意引人注目,喧宾夺主,也不要畏畏缩缩,自卑自贱。
: O9 d2 s7 S) R' }8 p0 S6 |2 b3 D (4)不要对别人的事过分好奇,再三打听,刨根问底;更不要去触犯别人的
0 H$ J( M4 Q! r& `" ?0 P2 Z5 F忌讳。
. q: T* A/ P6 E (5)不要拨弄是非,传播流言蜚语。7 V  U8 ]: h+ Y2 c. [4 c
(6)不能要求旁人都合自己的脾气,须知你的脾气也并不合于每一个人,应
3 B' R" `) i9 F% \$ F3 G9 d8 [2 T学人宽容。2 |4 c+ h, B9 H! [' H# C
(7)不要服饰不整,肮脏,身上有难闻的气味。反之,服饰过于华丽、轻佻
# B6 F, ^$ V. u% a! Y; I也会惹得旁人不快。
. N+ z5 U" b+ d% e+ Q7 j- g (8)不要毫不掩饰地咳嗽、打嗝、吐痰等,也不要当众修饰自己的容貌。) }+ z1 V1 d9 K, P  y1 o
(9)不要长幼无序,礼节应有度。
7 c6 ~; N& n6 k" K" ? (10)不要不辞而别,离开时,应向主人告辞,表示谢意。
6 ]$ E  |7 K2 t* M6 e2 w$ |. d* Z; n
0 M! U5 G1 y3 i% b2 y! r% k3 S) L

. M% j) s' \1 K) {# L; I/ b7 k 到对象家作客的礼节
: Y3 p5 J6 Q8 t# T
! N6 d# g# W; r, O1 s! B' ^' t! q7 b8 W- K* |4 N
- W* n4 M6 ?; ^7 R7 R* B
男女青年初到对象家作客,多半会紧张,激动,手足无所措,显得拘束,易出
1 S  h, x2 \7 Y1 c洋相,有的则显得过分随便,给人轻薄之感,如要做到端庄、大方、自然、有些礼
+ `- W1 z0 `5 O' g3 q貌是要讲究的。- {! v/ ^  ^! r3 n: P; A) C
进门时,一定要轻扣门,得到允许,方能入内。当你被对象介绍给他(她)父
* d: m7 O5 v: ~' M8 a6 I; Z母时,要有礼貌地向对方父母鞠躬,问好致意。主人上茶时,要站起来双手接茶,
+ i1 Q1 C, e2 B/ O; S: R并说“谢谢”。坐姿要端正,切忌翘二郎腿。长辈未抽烟,不要先抽烟,更不要东
4 X+ u: t9 q3 O8 ]张西望。& [; `3 \9 K* v( y
要恭听长辈谈话,多回答问题,过一会才能主动地谈些事情,切勿旁若无人,! y( G3 _6 x+ I" i( [+ i
滔滔不绝地大发议论,或中途打断别人的谈话。第一次拜访不宜坐得太久,离开时,/ }) h+ h: ]9 Q, j/ L0 m/ o% A
应向其父母告辞。
5 m% y$ ?2 T: n  r9 g- |% b7 B, d6 m. b1 J! Z. g5 f

& O7 C' Z8 c* C, z! a+ W3 o& F, \  p; ^/ [7 ~
交谈的最佳距离和角度 0 v* z0 J3 ~, y% y) g* J

4 b5 }# J* c; o8 k5 e5 u4 H* V6 S! L
$ v3 z; y8 P4 {
$ k9 O$ z! Q. U$ J- [ 西欧一些国家认为,两个人交谈的最佳距离为一米,但意大利人经常保持0.3
7 w9 z3 C3 ^0 D! r到0.4米。然而,从卫生角度考虑,交谈最佳距离应为1.3米,这样就不至于因交谈5 ~+ X% O' I" c9 V
而感染上由飞沫传染的疾病,保证健康。% N9 c3 `4 ^% `. y- E
人在说话时,可产生170左右个飞沫,飘扬1米远,最远达1.2米,咳嗽
! O. L8 [8 [/ K7 Z/ S+ u时排出460左右个飞沫;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最多达1万个以上,最远可喷出9
) r$ T( J3 h/ D# G. `( k3 N( I米远。在飞沫中大部分是水分,还含有少量蛋白质,脱落细胞和病菌。这些微小的
1 c  }) [% X3 Q飞沫从口腔排出后,一部分射落于地;较为细小因水份蒸发而形成更为细小的“飞
8 C3 i+ z9 g" v& d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传播疾病。
/ p4 F# j/ M7 b 因此,从保证健康出发,两个人交谈的最佳距离为1.3米;并最好有一定角+ c2 Q! e8 p* |9 x0 s
度,两人可斜站对方侧面,形成30度角为最佳,避免面对面。这个距离和角度,5 _7 p/ b( ?+ O& [
既无疏远之感,又文明卫生。另外,在交谈中,如偶然咳嗽要用手帕遮住口鼻,不) {( E8 V2 B& u- Y- U; B7 o0 X
要随地吐痰,更不能直对前面。8 x; v+ P1 Z. `2 R. Z

: M( X  t$ M( d# F# S' b# d1 |% j
8 k+ y5 {1 S, Z, g- `6 G
有教养者十大特征 : ^! U! y* A+ O) v
. H9 O: F9 R: F2 w" P

/ [: J5 k, j) {# A0 q; [9 a$ j1 W# r
, ?# [) G$ w7 x) q% b 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人在事业、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受到人们的欢迎,3 R6 W2 |5 x( o5 b7 D) y
总的来说,他们具有以下十大特征:) L: H* A/ k& j7 P; R1 D" u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
9 B0 s8 y  F2 d+ s& ?* W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  D+ G7 Q  T+ d* X7 |
二、谈吐有节 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 R- S+ r, u" G2 R- p% w$ v
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1 t5 Q- s. d  {
三、态度和蔼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
2 `& {- k; Q$ h' V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l0 ?% L' X; Q. l$ k1 z
四、语气中肯 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
# S! A1 H1 Y5 ^: [: m取得满意的效果。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8 S8 {" X& Q# U3 O7 F6 m3 e9 C  N9 {
至使人讨厌。
. I1 H0 f) w( c9 X. N0 u 五、注意交谈技巧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确同意,/ N  |2 O0 N% k6 O9 x; Y1 g
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
: ~8 C2 _( T4 t( S5 D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0 `! h' g3 X- `% c- X5 ]9 ? 六、不自傲 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 g# q3 [' W4 \/ M( u( J0 X6 s' P
己的优越感。! z9 N0 H; x& B+ y4 ^. M
七、信守诺言 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自己谈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 ~: a) o& B+ ~2 v& O# I* {$ O/ y
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 [: ]$ }/ k: H( ~' f6 I& r7 i& Z 八、关怀他人 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3 I, c3 J0 g! R4 G) S; I1 j
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 o; O( d- ], k7 ~6 T# K  ]1 ^0 C
九、大度 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闹意见,甚
+ f! X1 K  K1 ?6 n( r" _至断绝来往。
+ c( s$ a/ r# R4 Y. ?, R) H( K 十、富有同情心 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a5 h5 U' |7 U
# \9 G& C1 a0 ~: r0 P3 n/ a# \  ~& s% t/ }4 e

* @) X- D2 |( s: B; j 赴宴与进餐的礼仪
  c, p6 k. g& y/ H; U6 ]# t+ _: f/ `, E% |9 C. I

$ _- {: H0 i/ W/ i& {2 y  h7 T  J* a5 z5 i! R4 ]% N; j
赴宴时,应仪表整洁。
8 N/ d) p+ W! o 赴宴不宜过早,过迟,如果迟到,要进行解释道歉,方好入席。5 @3 {" G! q$ {4 `
进餐时,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夹菜应先拣离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夹菜时不要在3 K: \/ C7 q9 A  s
碗碟里乱翻找,较远的菜应等主人或同座客人表示请用后再下箸。端碗时,不要大
! q2 W5 z2 x6 X9 R/ L$ x把托着。& B# S4 G' ?8 w
吃饭时,切忌狼吞虎咽,吧嗒嘴。席上谈话不应含着食物。饮屑四射是极不文
) d8 k( O. `/ p. T9 x% |" U6 ]明的。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可用嘴吹。席中不要酗酒。
$ U$ {6 j# M* N$ o7 d* B 客人不得中途退席,如确有急事,要向主人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同时要向其
2 G, M4 t1 A' Z9 p) H' d它客人示意,方可离席。
- f0 U8 N( x; E 客人餐毕,一般不要离席,应等其他客人吃完。
; n! b* m* a; ]- b# _. [6 B& d* T 散席时,客人要向主人等致谢意,然后握手告别。并与其他客人告别。
5 n& M  I! l/ v( `, y
$ P- m6 A4 [$ c9 Y: C( a. f( M' h; d

% r& V' o" N" G, G% ]. R; n2 L 哪些行为令人讨厌
% p5 l' H( y" z, |* h
% e3 B' @$ c' y/ @" N1 v* k- R* R9 M. j" @7 ?; X
8 m5 D# Y! H7 |# @& R3 x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以下8种行为会令人非常讨厌。$ I; i$ R& D' D; p( v# K
1、经常向人诉苦,包括个人经济、健康、工作情况,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不予
, V8 e" M/ l  [6 ]% a$ \关心,从不感兴趣。
* ^" ~+ P. i' g- e: k 2、唠唠叨叨,只谈论鸡毛小事,或不断重复一些肤浅的话题,及一无是的见! `4 A0 W  x8 {, U+ X! }9 W
解。
$ I9 P& E$ E# A6 Z. g 3、态度过分严肃,不苟言笑。
0 M/ A% g1 \& j4 z8 ^ 4、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情绪呆滞。% [7 b  V5 S7 b) ]) T, `2 d; }+ v$ ?
5、缺乏投入感,悄然独立。
' y, Z8 s9 s4 j/ W; C$ I 6、反应过敏,语气浮夸粗俗。
0 G# E* B+ q- k0 O- G 7、以自我为中心。; W8 a+ r5 q8 [# k
8、过分热衷于取得别好感。
+ B  n3 S  c7 o' C; `# `' C9 S% X. I" b' D2 S- e0 d

: q% |. O! e, x: s+ m$ b
. G: g  {, G1 O+ Y  L 自我表现与分寸把握 - H2 t  B4 U# l7 q& n
/ H) b) p4 Y+ k5 G7 Y2 W

, Y9 `8 @! g+ R4 g; J5 R3 A. Q, t9 U* I: _- ~% P
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尽量把自己的长处呈现在朋友面前,如伶俐的口才,渊博
( m+ H( R; c( o1 p. |的学识,温文尔雅的举止,巧妙的化妆,典雅的服装,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I$ Q/ t# n% U, c( O# M
有人缺乏自信又好面子,生怕引起别人注意,有人怕遭拒绝而不敢接近别人,' {% E/ r) I& I7 `8 ]% E3 N
这样只能默默无闻,使社交变得没有意义;有人清高自负不肯低就,只能被人冷落。/ _) u7 @$ I6 k4 p7 r. v3 |5 f& U
谨慎与拘束、自重与自负、谦虚与畏缩,其表现往往是一步之差,关键在于把握一
4 t& ?2 ^: ~% [# L/ N个适当的分寸。自己的身份,自己对某种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与当时的气氛' m: {+ p, |$ g2 y- c# {# N
谐调,这些都应当考虑周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优势,就可能得到更多的好感。# K6 e' ]/ q- S. r
虚张声势者喜欢用旁苦无人的高声谈笑、矫饰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 G  d" X/ J4 a6 A
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人为了讨异性的好感,乱送秋波、贬低同性。这不仅是) q5 F/ o0 {+ j7 c7 N3 y) o3 s
道德败坏,也失风雅。无论什么时候,男性的油滑、女性的轻浮都是令人讨厌的。5 _3 `2 F: N& o& z1 K8 r
要知道,对同性的友好是心底善良的表现,这又往往是人们对女性的期望。+ q- F7 _6 ]0 u$ ]1 U
/ S7 a$ m" W- X/ F+ H

  I+ z+ i! P  H8 y1 `7 e$ C4 h* A  O! l# X
如何拒绝他人 ; b2 c7 ^7 K) m4 ^
! ?: v+ Z; v0 _$ p

6 ^3 x6 G9 d5 L9 R, J9 u
% b/ ~- \6 w1 N! I6 d 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些同窗好友,或同事朋友,相处的日子久了,自然要相互
8 [( E5 ?9 R$ k. u求旁人点什么,如果我们能办到的话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办,假若朋友提出的某些要) ^3 J3 k! p; u" e0 _$ n
求过分,不是我们个人力所能及的。这就出现了要拒绝他人的问题,很多人往往在( m+ V( J, K; Q! W0 Y
处理这类问题时感到很棘手,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拒绝,明知道一些事情办不成,+ L* E- n' c4 C3 a4 m
可又怕害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呢?应该从以下几个
0 y3 f& O; s5 j6 M方面进行考虑。1 k6 m- [& Q: p/ [3 a/ q8 [
1、当你在说“不”前,务必让对方了解自己拒绝的苦衷和歉忌,态度要诚恳,
& U$ y7 |, q/ g) Z7 p语言要温和。" i1 ^2 b! |) S. x
2、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如我再考虑考虑等,这种讲法讲话的人或许认为
2 o9 v/ V. T8 f: Y% C! l8 F8 o这是表示拒绝,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却认为对方真的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耽3 y+ Z6 r% b0 Z: m
误了对方,所以切莫使用语言含糊的字眼。' D8 m6 t" r# u$ }; j  m
3、把不得不拒绝的理由以诚恳的态度加以说明,直到对方了解你是爱莫能助,这
0 S* P  p$ ]1 q4 N9 g' S! P是最成功的拒绝。: i6 J. {1 n9 g! |' i
怎样获得别人尊重
3 I6 h8 [2 R* A2 z6 ~( J: _8 I1 b2 C+ I, q
, J; G" S3 K: o) l: o; k* f
首先,纠正错误时,不要给别人现成的托辞,提出合理要求时也不要表示歉意;
" W5 a( _3 g+ z; i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为了消除沟通方式上的上述不良习惯,可了以下七种方法:
4 L6 v) Z0 W1 ?' F' c# _9 ](1)直截了当,说清吩咐和期望。
* n( T+ C0 X3 ^1 C(2)考虑透彻,凡事陈述得合情合理。1 V+ w, I) \8 V0 ]% \
(3)碰到问题立刻解决。: K* X- C2 O% _) S* P( [
(4)小心选择要对付的问题。2 V: u9 d; F; u8 _: h" E" \: k3 V  a
(5)表现自己时不可愤怒。
2 m" G1 J* ^6 a  H$ N9 `8 n, j4 X# S(6)利用眼睛,停顿和手势加强效果,不要反复解释。
- i0 {# j6 [2 W* b(7)不要虚假恫吓,要言出必行。
0 M" Y8 s5 A1 s
3 @4 J: K  y, }) C3 s6 r1 {5 o# r) D2 R& L; A
请教别人的三种诀窍
3 R1 G( i- u" G- f- I$ ~& G4 I
0 _: T/ q# W. u- V( O$ L+ P( Q: g2 V' D/ u, x5 U6 m
1、面对自己根本不理解的问题,要问出个所以,搞清来龙去脉,不要顾及情) y2 {  v- |) q1 W: E) g
面,缩手缩脚,不管懂不懂都点头称是,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直至把问题
9 A" `) F$ L3 `. ]# V) s& s弄明白才罢休。
' h0 A6 ^: ~; H' F2、请教别人,要本着先思考后请教的原则,对于自己经过思考可以弄懂,然* u) }" M0 L" j  ~
而又一时不开窍的问题,在请教别人的时候,最好只求别人提示,启发一下,然后
& \0 P: x# U5 }- d" \/ L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继续去独立思考,不要让人家把全部都讲出来。
# d6 I/ b0 i: U& B  P7 Q# n  Q3、向别人请教之后,自己应再认真思考一番,其意义在于消化别人给你讲的2 U# G1 Z6 f2 c) O7 z  i
东西,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入乎耳,箸乎心”琢磨一下别人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 k5 A' @+ ?/ f0 b5 Q, B! G, ]想一想自己在问之前为什么没有想出来,自己的思路有什么问题,这样的思考有助4 y! F/ x& P# r2 u& E4 B3 J
于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n0 ]. e& q$ [5 A
6 b3 d; |* v+ P! W7 K
怎样向异性朋友倾吐
* q& `* ^  F' p: w
; e3 B6 T1 F* F/ P5 K) m2 {: m# T; v# ~6 G9 C# O+ c
美国心理学家林冬博士曾对1000名志愿接受研究者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的  C9 w  }, G6 U8 X. u2 J: @4 s
人都可以从与异性朋友的互吐衷肠中,获得解除内心抑郁的功效。" |0 u! O8 I+ t: T$ B
对于男性,女性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最佳聆听者,她们较善解人意,理解和体贴
4 Z+ k- z; g+ \) J, X谈话者的处境和苦楚,使得男性免除了在同性面前怕丢面子的顾虑,畅所欲言,倾0 I: W! Z0 B" Y- l2 [0 E
吐心事。男朋友同样会对女性的困难和感受显示极大的同情和深入的理解,这是她" x6 s. ^6 [( n; h" q; F8 m- ~
们在同性间不易获得的反应。
* b; Z- o% [8 u8 k/ ]' q' ^4 s9 d* m" c* c
怎样避免愚蠢的偏见
# y+ E/ x! j3 m+ e6 D& {% A$ W. S/ _6 H( j- C

/ c! d: o; Q& j5 P1 h3 D6 R(1)不妨亲自观察后再下结论。亚里斯多德曾认为,妇女的牙齿比男性少,/ N! Q4 U7 Q2 b. o6 `
其实他只要让妻子张开嘴自己数一数,就可以避免这个错误了。
# p' R4 @+ i) s, h% n1 j. d(2)如果你感情用事地相信了什么,你也有办法知道自己的偏见。相反意见
, ^, M1 O2 u6 i5 b. L使你愤怒时,表明你本能地知道自己错了, 如果一个人坚持2+2=5, 或坚持4 d" Z7 t: v! k" ^! w" h8 H
说冰岛在赤道上,你会感到可怜而不是生气,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对不同的观点生气! d# S! M1 \( A% u1 P
时,要警觉性,你相信的东西可能不是事实。
0 t/ r& |* ?! z' `% s( s, J! u5 ?8 j(3)应该熟悉你“圈子”之外的观点。如果你不能旅行,就去结识那些经常& F1 V; B9 e' k0 _3 V/ V0 l* `+ z: h
旅行的人,或读一读各种报纸杂志。
* n! }, W, t7 f$ R! i/ b: R5 \* S: L(4)对于那些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假想自己与一个持不同观点的人争论是
7 Q5 B+ _, q& J) o* h- w: w0 c个极好的主意,可不受时空的限制。如果你想肯定大多数人的观点,那么考虑考虑; H: L4 a5 p2 _: v; m, T) k3 X
反对者可能要说的话,然后演习一遍这场争论吧。认识到假想对手可能的合理之9 ^1 A$ N! o" z3 _4 T4 |9 i
处,会使自己变得更为灵活和自信。
3 x7 Z# [3 N& y2 ^4 A( g' [# T" O(5)对于奉承你的观点,一定要小心。男性和女性十有八九都坚信自己性别
& F' u! q. h: z4 r$ J0 G的优越,双方都有丰富的论据。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优6 y9 g% V/ x7 G2 s. Z. W
点而忘乎所以,要提醒自己,人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角落上的一个小行星上的一段, R9 s- c% n0 ^  L8 n: c
生命插曲而已。% B  v/ r  \: k, [0 h8 G! Z
2 B7 z+ Q" W/ {5 D# x
串门的学问
. Y6 w  v+ ?! ?& c5 e# J6 `/ x" x1 I& A  A! S; v/ `7 d2 U

/ G8 w3 H6 U) ^( h, W1、串门应把握恰当的时机,如果你在别人最忙的时候去串门,别人肯定不会- D8 Z2 _1 n5 d2 Q
有心与你交谈。有时甚至会引起反感。如果你在别人休息,会客或急需安静的时候9 L3 U3 s8 I  X9 E3 p$ l
去串门,亦常常会引起不愉快。一般来说,串门应避开别人进餐,午休等时间,你
: V; s" H6 G% O( q/ e" G拜访老人,应注意时间不要过晚,过长,你到朋友家应先问一下主人是否有约会,, ^2 H, l4 ]- j
你到“以文会友”的朋友家,应留神对方是否在赶写稿件。" M7 X5 |; D% f8 k- o
2、应寻找合适的地点,交谈并非局限于家里,可以另择合适的处所,或边散+ B9 I% K4 A$ X6 @- x! f' g
步边谈。
. _& e4 F& {2 b! d" T' r# W3、适当选择对象,要注意选择和自己志趣相同的新的活动圈子和对象。: t& ]* Q/ e  q2 }% l2 I3 O
4、方法应高雅文明,串门如能先给对方打个招呼,征得同意,效果就会好得2 y2 _% g' ^% @) `
多,有些人串门喜高谈阔论,影响邻居和家人休息,会使人产生反感,既不向老人( P/ R! x) N& z- V# h6 N
问好,也不知起坐礼仪,这些都有损以礼待人以德会友的传统。* ~3 Q+ x  V. a& ?
此外,串门应量避免讨论他人,搬弄是非、力戒庸俗低下的交往。
/ d" ~* Q9 a9 q# V$ D8 V2 S( W$ C% p# y9 u8 d$ U4 U8 F0 W
敲门的学问
% a) n* b7 K7 ]8 f. }$ T& [, Z$ i
, u$ a+ J$ ?$ z5 u# q2 Y1 `, S: n8 W& v; e  a; G, I4 G- C* x, X
因为某事到同事或朋友家拜访时,敲门是作客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掌握正确
) R$ Y* M' ~+ u3 ]4 u的敲门方法,对每一位拜访者来说也是自己学识、修养、风度的一种表现。3 X/ E+ C/ ?& I# n
(1)敲门时轻轻敲过三下后,要耐心等待。敲门声的节奏不宜太快,更不要# p  ~! y! B" g  x# N8 U
连续、重力地敲个没完。
( K: n: E" c2 F4 K1 ]! t9 f(2)若是拜访住单元楼房的人家,在敲门的同时,呼喊一下被访者的名字更
4 w3 Z9 c) V8 P+ ^7 O+ y好。
7 M$ {2 F% Q' J7 `: U(3)当敲过几次门而没人来开时,应想到被访者家中可能无人,就不要继续4 ~* ]/ z5 @2 M) u7 j' E8 n
再敲了。0 ]+ [: Z6 ?+ G) v: w& e
(4)如果遇到敲错门的事情,应马上礼貌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
) L% t. T9 a4 d" ~& [切忌一声不吭,毫无表示地扭头就走。
4 _% ~  K# o; n+ ^. X$ R) u3 @! E$ u- b; c; Y3 t
介绍的学问 4 ~( W/ V; m' l) Q
* z& y0 i8 j# h' ~: t0 [
) q4 w) F% E5 ^$ Z, D% x$ O. R+ R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和素不相识的人相识和建立友谊?主要靠相互介绍或自我
! E9 @! K3 y4 R( S0 @' g! u介绍。
: J7 ^1 z. }. a2 U9 y9 e在赴约、赴宴、访友、招待会等场合,有一些人自己不认识,这时候需要主人
# v, s: u, r5 {& f$ t作介绍。当主人向自己介绍别人时,一定要站起,致以谢意。要主动向对方说清自8 M1 k  l+ X) |/ [! J
己的姓名,职业等,同时注意在第一次介绍中记住对方姓名,免得谈话时不好称呼。, v4 f) S9 s) K+ l' y
对一些自己不认识的长者或领导同志,要主动站起来,先自我介绍,让对方了解自
! g# [, O1 o: w7 X; a" G  P, M9 f# h己。! c2 g% }+ I. G1 Q4 Z7 N
自我介绍时,态度要谦虚,不能自我吹捧。如果你担负一定的领导职务,不要3 P. Z1 n5 l# g1 b! S9 Z
在介绍时显示,只要说出在某某单位工作。初次见面过份地表现自己容易引起对方7 z+ |/ `3 R1 d* |
的反感。! c# T/ ]5 b6 f) y* B1 f
自己给朋友作介绍要简洁明了。一般是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年轻的介绍给" |. b; A, b1 @7 f! m
年长的。介绍时,要注意实事求是,掌握分寸,不能胡乱吹捧,以免使被介绍人处
5 N; v9 m* n2 k: w5 E! [. ]/ u% q于尴尬地位。% Q- a# Y8 c0 f; m: u- \
如果你一连介绍几个朋友在相识的话,应把他们邀在一起,简单扼要地介绍他# O. J4 s9 _" \0 i& w
们相互认识,不要拉着某一个人作点名式巡回,使对方尴尬。
% _+ `: W8 T% f8 s7 _8 k$ w有时,在一个社交场合,自己很想认识某一个人,可又不便直接作自我介绍,$ Q3 d' ~2 L/ X7 T7 R
可以找一个既认识自己又认识对方的人作介绍。特别是想去结交一个素不相识的异
) u1 ^" x, j/ K. T: S% ?8 r性朋友时,最好不要冒昧地直接地自我介绍。
: a" m; I$ |6 n" R% h; p/ E介绍姓名时,口齿要清楚,并作必要的说明,如介绍李某,可是说是“木子李”0 P! g) q3 \+ v- Q: T
;介绍章某,可以说是“立早章”这样既听得明确,又便于记忆。被介绍的应以礼
, Q1 ~2 U/ l6 b. k1 T貌的语言向对方问候,点头或握手致意。
+ D! I+ l! n; ]' W1 W1 c现在,名片的使用逐渐广泛,在自我介绍或被人介绍时递上一张名片,是既礼
1 O- v$ q0 K3 F# l4 c' u* ]+ j7 I貌,又容易使对方准确记住自己的好办法。
3 [; E; E$ u; L# _) z
7 M! [& M* U& ]% R出色女性的优雅风度 - Q$ i2 g* H3 m3 z% J) I3 }

' Z+ e8 i4 R& \1 v+ r8 f3 y: v: ^! U/ J7 [" x
迷人的风度有赖培养,无意间的一举一动皆足以显示你的性格与教养。这里向
) w# f6 b" M) I# \广大女性同胞介绍几种有关坐、立、行方面的优美姿态:
, B. d, A) d% l* m  D一、站着等人的时候:把身体的重心放在一只脚上,另外一只脚则微曲,并且( i- F; o; h% Q6 ~
要拿出精神来,不要使自己弯腰曲背,另外,还要注意被等的人可能来的方向,如% V5 Z: |0 h# M2 \. ?, ]3 q5 L, O
果你不介意地东张西望,被等的人走到你面前才如梦初醒似的吓了一跳,那是不太
3 R5 h8 }* i  [2 W2 P4 G礼貌的。( b, {2 V0 }$ ?& f+ I1 H
二、提手袋的时候:挺胸、抬头、收腹、脚要直、步伐不要迈得太大。  B9 d' Y( N+ H) B' y0 V2 \3 x% g
三、拾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穿裙子或长裤,拾东西时,不可仅把腰弯下,而把  \' a7 d+ [  l8 E6 I
屁股翘得高高的,应该把两膝尽量并拢再蹲下,才会显得文雅美观.% S( X: P3 N8 N
四、握手的时候:眼睛和善的望着对方的眼睛,身体微微向前倾,右手自然地) T+ Q, S: f  Y* V9 Y, s2 a  X
轻轻握住对方的手片刻,如果手上有东西,不要挂在肘弯上,而应用左手拿住。
/ ?9 `( y, s% U" Z* y五、坐下的时候:背部贴在椅背上,如果坐的是很深的沙发,则要尽量往里坐,
6 e5 L0 |3 s# T1 [1 L但以腿能安定(不易摇晃)为原则,双膝应并拢,向左或向右微倾,在公共场所,
. n, I8 t/ t- Z* ?% h" n6 @9 x不可将鞋子随便脱下。5 M1 s7 J) y. m1 B4 q* d
六、站起来的瞬间:如去拜访朋友,在离开的时候,突然像弹簧似的一跃而起,
: q0 r8 r8 L2 O5 V! z那是很不文雅的,在起立之前,应先左手轻轻地扶住椅把,一只脚往后放, 然后
' W0 }8 ~1 ^' y; H! V- B$ e徐徐起立。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