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就像一把利剑,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当你不得不拿起这把剑去救你的上司的时候,十有八九你加薪无望、升职无望。但如果你能巧妙地提出,大家心里就会皆大欢喜。
- J8 [9 W3 z. Q6 J , y P4 P! v$ i& ^9 P$ G3 D) i
“批评”变成提醒 ; g! `2 g' m! J' z) b6 ]0 l0 [+ y3 d8 ?
2 F4 I* o1 O: x, i" @, p 本来是老板自己把文件撂在一边,既不翻阅,也不签字,当有关部门追究时,他反而质问下属为何不提醒他或早点给他。这是非常令人气愤的,他似乎在有意推卸责任,既没有道理,也没有道德。如果这位老板三番五次犯同样错误的话,那你也不要反唇相讥、直指其非。这是因为,他实际上早已知道是自己的不对了,只是碍于面子,而不愿面对现实承认错误罢了。如果下属不了解这一点,而直接点破“机关”,无疑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 J' k4 S0 p3 ]8 A + J- \7 O Z& }
聪明的下属,应把批语的话吞到肚里,变成日常多提醒。如每天像很关心老板似的提醒他有份报告还没签,或者表现得好象害怕报告没到他手上似的,故意提醒他。如此以来,老板为了免得忘记,就会主动把文件弄好。这样的结果,不仅可以保证工作如期完成,也保留了上司的自尊,而且还增加了你对他的重要性。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3 Y7 `7 G* K9 C: C9 W/ E! H# h
/ i. V, i0 ?6 {8 _4 y
当众赞扬 私下批评
% l3 T) q9 w$ a, ] 7 T+ k' E J E% _8 c
这看起来有点像搞两面三刀之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和那种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有本质上的不同。 $ O- R0 r6 n' ?0 b6 F( o& s+ Z# \
$ u8 X2 @: ~: Y, x( |7 A. z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而且这种话是当众听到的,就会更加觉得有面子。反之,有关批评的话要私下里说,这样除了能照顾到对方的面子外,对自身的形象也会产生好的影响。另外,在批评别人之前,先要从对方的角度想想,为什么他要那样做。有时候,对方可能是有难言的苦衷,没有办法,又不愿向别人透露隐情。还要讲究批评的语调。人们常说,“一样话,两样说”,虽然是相同的一句话,但是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让人听起来感觉就会大不一样。
1 E" i' N" m* ]" x8 C$ m / d" \9 @) \) c& f9 o' A
批评≠发泄不满
4 D. ]( |) U0 \5 \& N 7 g* }" M/ c: X; H' c8 s
不要把批评和发泄情绪混为一谈,批评不是发泄感情,善意的批评是为了对方的,不是纯粹表达自己的愤懑。被批评者在接受批评后,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种是很快意识到对方是为了自己好,是善意的批评;另一种是觉得对方是在找人发泄心中的不快,是恶意的批评。在这两种不同的感受之下,人们对批评所接受的程度完全会不同。因此,当你拿起“批评”这个武器时,一定要记着批评的原因,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让对方感到批评是有益的劝导,这样就会很容易接受。 : B9 A. Q: p; t: g# T- g; ?
7 a. |9 a0 V* [, H+ ?; l8 \
特别提醒: & q+ F! p0 B; W
; A3 O4 n' \3 l, m ^4 f0 \
批评老板和上司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一定要尽量避免。这是因为,假如你曾经批评他,那么当他不愉快的时候,就会想起你、憎恶你;在加薪的时候,由于你曾批评过他,让他有了不良印象,所以你就会被排除在加薪者的行列,即使迫不得已给你加了薪,加薪幅度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至于升迁机会,就更加渺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