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族称与族源- I. T7 ~! c5 d
) U7 p0 S" K6 R9 z' h5 v0 v: ~/ I
白族先民自古就与西南各兄弟民族先民杂居共处,同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为此各兄弟民族对白族的他称多达60多种。汉族称白族为“苟渳苴”(实为白语Godmipzi——洱海子、昆明子的汉译音)、“民家”、“七姓民”(贵州人呼称);凡藏缅语族人,多数呼白族称谓,其意义为“虎家”或“白虎人”。( k$ b- E. M/ J/ p- [9 ^% c# _
8 u4 j% u$ k' l7 T7 B
西双版纳称白族为“河”(洱河之“河”)。但无论是大理代表的南部方言,或是剑川代表的中部方言,或是碧江、兰坪代表的北部方言,白语自称极为统一,叫为Baiphox(白伙)、Geilho(鸡家)或BaipziBaipyvnx(白子白女)。
0 H8 o+ u8 @8 y$ ?. O
. X c8 c; `6 ]7 q白族究其族源,洱海周边的土著人“昆明”、“叟”、“白蛮”、“乌蛮别种”、“三浪”、“乌蛮”、“河蛮”,以及滇东的“滇僰”、滇中的“西爨蛮”等,皆是白族先民的一部分。
4 A% }0 `! E: X, ~* @( B' e' q9 m8 H$ g$ i) A, P# d' f" M$ o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征战、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等历史原因,融合进了氐姜、楚蜀(包括苗瑶、百越)人,大量的南北方汉人和省内的“三十七蛮部”中的一些兄弟民族,从而使白族族源具有多元的特点。" Z: i, o5 `- v0 W/ z
) @ Z# \5 o I) m&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