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白族院落

1
回复
669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3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稻田里的白族院落4 E$ }+ c* o5 }" b

8 ?# z6 {- z) ^8 _# C  喜洲,一座建在大理稻田中央的古镇,可以想象她的美丽。在大理看民居不是在古城,而是在喜洲。虽距古城不远,喜洲更显清静宜人,如同世外桃源,偶尔能遇到载着游人的客车来到镇中,不过也只是在其中的几个大院中晃上一圈便匆匆离去……
9 y4 _; N0 V$ Z1 |$ v, |& `6 K$ X * V: W" e- C2 k
  我用了整个下午都流连在喜洲条条街巷中,在大理看民居不是在古城,而是在喜洲,除去严家、董家、杨家3处对游人收取门票的大院,这里还有80多处保存完整的白族院落,在不打扰居所主人,或是得到主人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参观是不需要买门票的。每处院落都各有不同,每处院落都遗留了先人造宅时的心思。像云南的很多其他地方,镇中空地名为四方街,四方街内是售卖喜洲馍馍的摊铺,周边延展出去的巷子里除去几家古玩店似乎是为游客而开,其他生意都是当地人自己关照居多。我喜欢喜洲烧制的粗陶瓶罐,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泡菜瓶的罐子,在古城的很多酒吧里被用作花瓶或是烟缸来装点,一个画满水纹的陶罐只卖三五元钱。2 K7 A' r. o8 N' t! h
* |" N/ }2 _0 n9 w& Z
  如果抛开那条穿镇而过的214公路不算,喜洲就是一座被稻田团团包裹的古镇。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走出,都会让你身处稻田之中。在镇边,我结识了一群粉丝厂的工人,厂子就建在稻田间的空地上。起初我以为那架子上一排排白亮亮的是米线或是米粉,惹得劳作的工人们哈哈大笑,他们热情地把架上的粉丝拿下来让我辨别。一个姓杨的工人用报纸包了一大捆粉丝说是送我回家品尝,他说,这粉丝都是用土法制作的,和你们城里头卖的不是一回事,好吃很多。
& x( F8 k7 ]* v
7 d. Y1 X' [9 `  种种原因,我曾4次来到喜洲,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节气,每次来这里都会见到稻田不一样的景致。喜洲镇就像点缀画作般生长在这片稻田之中,沿着稻田间的小马路一路下行,是喜洲的沙村,这里是一片临海的湿地。在过去喜洲的渔人从这里出发,船上伸出的竹竿上载着一排排的鱼鹰,用鱼鹰协助捕鱼的方式一直延续到前些年才慢慢衰落。现在到沙村的岸边,还是可以看到鱼鹰捕鱼,只是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观光表演,收取每人120元的门票方可进入观摩,这样一来我的旅程只能被终止在距离岸边几十米的售票处,多少有些遗憾。
$ f, F8 ^4 J" c  i0 p
 楼主| 发表于 2013-2-23 16: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喜洲你会发现,白族人的服饰与古城内见到的不一样。来古镇上摄影的白族小伙为我解开了这个疑惑,他说,现在大理城内游人看到的白族服饰,都是在电影“五朵金花”播出后,按照当时电影里的戏服而制的。现在城内的导游多会向你解释,白族的妇女将“风花雪月”戴在头上,那也只不过是导游词而已,真正并非如此。在他的老家洱源县,已婚妇女和未婚妇女在穿着上有区分,对于日常劳作的人们来讲,穿着得简便才好。
/ W- o. ~. g- b, j! n  H - [! \" N8 `! R+ `4 F
  喜洲最美的那一刻是在黄昏,阳光将稻田染成金黄色,古镇的白墙、青瓦仿佛从稻田中生长出来似的,田野里的农人穿着各色的衣裳向古镇归去,炊烟腾起飘散向四方。
! X. j- r) p* [+ F" w. R  m   k! X3 U+ i' ~+ \
  景点交通:) \' T+ f6 B% D2 H

: v4 Y9 T( @- h# Q* o* n  从古城或下关乘坐开往喜洲的中巴,沿滇藏公路招手即停,票价5-8元,从下关至喜洲需1小时,当天可以来回,也可以在喜洲过夜,参加当地的晚会。第二天游览附近的蝴蝶泉等景点。0 S* L0 m& q& U' c1 I2 N# _3 _2 F
, e: ]& F% y9 W  K4 p4 ?1 n, y
  景点门票:9 }6 B  u3 n+ \" i* @+ c3 {
+ s" {- K" k. l
  严家大院门票5元,杨品相宅门票3元,侯家大院门票2元。
; @% [' o0 ?2 x9 ?; j0 z " G" |; i7 L6 e) O4 m) x  k5 R
  开放时间:各家大院至18:00关门注意事项:比较着名的有杨品相宅、严家大院、侯家大院等,既保持了白族传统民居特点,又结合了中西建筑手法。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