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民居的建筑形式

2
回复
683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3 16: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族民居的建筑形式
# T- W* b2 q0 k1 |) ]+ O2 f
' J7 l* [0 r" T& `8 K四合五天井由四栋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栋房屋中间的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故称“四合五天井”。% A$ d; |& e) U! e' A3 h, h4 P) ~5 F
/ J8 f* n1 X! w* `  X

3 n( e& T8 S9 l3 K& s' T+ v  W
) C$ b( e% q0 W5 t
  i' i7 k" F+ C; ^7 L0 T0 O三房一照壁 . V8 Z0 v& B/ A, q7 J6 e

8 {. A" ?0 r: Y# T2 e5 b2 e6 S由三间两层组成一个建筑单元,即由三栋带厦的房屋和照壁围成一个院落,庭院中种植花木。正中为主房,比两边房屋高,在主房和两边房屋相交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组合成一大二小的三个院落,所以又称“三合院”。这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最普遍,给人以舒适华丽、绰约多姿的印象。院内各处装修都用木料,极其丰富华丽,千姿百态,互相争妍,其雕工技巧十分精湛。
  i8 a6 W9 G/ m# P" D6 H
  |% N* i9 |. O$ o* [1 _6 f四合五天井   w4 J! D' C0 S: O, c  i( T

, S. e% i4 e& X1 }. L由四栋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栋房屋中间的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故称“四合五天井”。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正房较高。漏角天井都有耳房,有两层。除大门外,有的人家习惯用一个漏角天井做人口小院,再在厢房山墙上开二门通达厢廓。在洱源、邓川等地区,还将正房漏角的楼房作铺子,面向街道,大小门可出入。在剑川、鹤庆等地区,有的将大门开在厢房次间上,以便安排宽敞的门廓。其他各地除无照壁外,与“三房一照壁”相同,注重内部装修,富丽堂皇。重院民居常以“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形式为 单元,根据不同地势,作纵向或横向的深入,以二至三单元组成重院。其体形规整、对称、严谨、宏敞、是富裕之家常采用的民居建筑形式。便于弟兄分居,满足长幼有序、等级分明的白族传统居住要求。5 {4 Z$ T. N) L4 g
* O# K7 q) s7 W" D
两房一耳 ( u. _5 N' p7 p6 r8 p1 m9 l% s: n. G" p
: x% P, C0 X+ n' q+ m4 @: v
又称两向两房,即由两方带厦的房屋组成,一般正房向东,耳房问南,和相对的照壁与围墙组成院落。在两房相交处有一个漏角天井,没有房屋的两边,多以正房相对的 一边做照壁,耳房相对的一边做围墙(或盖简易房子作畜厩和厨房),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 u6 [. O+ V% d$ E4 R+ 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3 16: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房三墙 4 \  w% L5 t. i0 I
) x( V- ^" a- {" u$ v0 |
即由一方带厦的房屋和三面围墙组成院落,房屋左右两边各有漏角一个。这类民居主要为人口较少或经济力量单薄的人家所建。 另外,居住在城镇的沿街居民,建筑房屋时,常以沿街一 面的房屋做铺面。经营土杂百货或开饭馆,其房屋建筑形式均 采取上述几种形式。
3 ~0 `/ Q' G  s' i, x: }% \. b- m
发表于 2014-3-11 1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房一耳这些都是噢,不错的,很漂亮。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