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王的“权杖”和兵器
# W( ? S2 Q$ c+ y! x- b( W
* Z9 `7 t9 [2 T$ }0 w( J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十月二十六日,从羊苴咩城南门外到太和城北门的驿道上,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列队三十 里,南诏国都倾城出动,迎接唐朝册封南诏的使臣袁滋和他率领的使团到来。南诏王异牟寻骑金銮马,披大虫皮(虎皮),手执双铎鞘,出羊苴咩城五里迎候。异牟寻的这一套披挂装束,是南诏王在最隆重的场面上才用的“朝服衣冠”,是最高级别的礼服。南诏王室尚虎,所以披大虫皮。手中所执的双铎鞘是表示权力象征的器物,是类似于欧洲君王的“权杖”一类的东西。
' o1 p/ J2 S) s. N) x. C
" Z1 e, ]. \+ N6 R8 U 《新唐书·南诏传》记:“铎鞘者,状如残刃,有孔傍达,出丽水。饰以金,所击无所不洞,夷人尤宝,月以血祭之。”可知铎鞘形状类似有缺口的刀,但“所击无所不洞”,功能又类似唐朝名将胡敬德的钢鞭。8 k6 k" v" U, g( F+ g+ ^, H
; {( @- d. u t" l* }, l# H 《蛮书·卷七》记:“铎鞘……所指无所不洞,南诏尤所宝重,以名字呼者有六:一曰禄婆摩求,二曰亏云孚,三曰铎菆(音“辄”),四曰铎摩耶,五曰同铎。昔时越析诏于赠有天降铎鞘,后部落破败,阁罗凤得之。今南诏蛮王出军,手中双执者是也。贞元十年,使清平官尹辅酋献其一。”- O k! j9 \- {, [9 j/ \- i
& S6 ]. p& ]: `& @5 z$ H 从这些记载,铎鞘有以下几点可注意: 其一,铎鞘是一种南诏特有,功能厉害,制作精良,装饰华丽的高级武器。 其二,锋鞘出自丽水。丽水即指南诏丽水节度辖区,地在澜沧江西,到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这一地区是南诏祖先的发源地,铎鞘是寻传故地的特产。 其三,对铎鞘“月以血祭之”。铎鞘是南诏带有神圣意味的武器,非同一般。
3 Z* l X# m' s0 w- M
) q1 J: ]. g$ f! X$ [/ j& z1 A “昔时越析诏有天降铎鞘”,后为南诏王所得,“南诏蛮王出军手中双执之”,异牟寻迎唐册封使时手中也双执此物,执铎鞘与中原王朝拥有九鼎同出一辙,都是拥有权力的象征。异牟寻以铎鞘之一献与唐朝皇帝,也就是表示南诏王权对唐朝皇权的臣服。
/ c6 h. p. g$ [- s
7 K) @( {2 ]9 `* Q; _ 铎鞘是一种南诏特有的武器,更是南诏的“国之重器”。铎鞘“积年埋在高土中”,“月以血祭之”,需要对它进行祭祀。百越民族的“重器”铜鼓也要对它进行祭祀,也是埋在土中。拥有铎鞘也类似百越民族拥有铜鼓一样。
/ K9 B' z+ C8 |5 w
, q2 U) N- R7 Q5 T; v 南诏所贵重的兵器还有郁刀和浪剑。
* `2 H1 V5 b1 ]* r
& `8 l% ]; b" L+ i0 E% @* H" R+ m9 [/ ` 新唐书·南诏传》记载:“郁刀,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矅如星者,凡十年乃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铎首,伤人即死。”郁刀的制法基本与铎鞘一样。郁刀有锋,使用功能是“伤人”,而并非如铎鞘是“洞”。也没有像铎鞘一样“月以血祭之”,给以神圣化。但从其制作工序繁多、精细,装饰的豪华,可知也是南诏的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贵重武器。“郁刀次于铎鞘”(《蛮书》语)。0 r) U) ^1 o% j( q
7 |& v# Y- m: G3 f) h 制作铎鞘和郁刀所使用的“造法用毒药、虫、鱼之类,又淬以白马血并冶取”的方法和“中人肌即死”(《蛮书》语)的功能,在云南一直流传,俗称“见血封喉”,只要伤及皮肤,见血即可致人死命。所用的毒性物就有草乌、蜈蚣等等,但问及具体配方和冶制方法,仍如《蛮书》所记一样“俗秘其法”,传说者不知究竟,知情者也不肯轻易将究竟告诉别人。5 o6 d# l2 I3 ?" e7 y3 n
) R4 V* g% O y- l5 Q0 H. ~
至于浪剑,在《蛮书》中有如下记载:“南诏剑,使人用剑,不问贵贱,剑不离身。造剑法:锻生铁,取迸汁,如是者数次烹炼之。剑成即以犀装头,饰以金碧。浪人诏能铸剑,尤精利。诸部落悉不如,谓之浪剑。南诏所佩剑,已传六七也。”/ m" M; C) U# q
' K$ ?! c3 x: A5 C1 u0 i
从这条记载看,浪剑即浪人剑,是浪人诏所铸之剑。制法与铎鞘、郁刀同出一辙。浪剑未作“见血封喉”处理,虽又次郁刀一级,但南诏王传代的佩剑也十分精美。“不问贵贱,剑不离身”,可知浪剑是南诏普遍使用的武器。一般将士使用的浪剑虽不如南诏王的精美,但也十分锋利、豪华,是有强大杀伤力的贵重武器。“浪诏”即指浪穹、施浪、邆赕三诏,又有“三浪”之称,诏主都是乌蛮别种的“浪人”。浪人当时又分为施蛮和顺蛮,他们都是来自永昌寻传故地的哀牢九隆之后,南诏蒙氏也与他们同祖,所以南诏特别重视越析诏主所拥有的“天降铎鞘”。越析诏被灭,诏主波冲兄之子于赠退往泸北双舍(今永胜),阁罗凤攻双舍,破于赠的杨堕部落,于赠投泸水(金沙江)后,阁罗凤着力搜寻于赠所佩铎鞘,就是由于铎鞘具有代表权力的神圣意味,得到它就有号令乌蛮浪人各部的权力。这种权力来源于浪人诸部由寻传故地东迁洱海区域之前就有对铎鞘“以血祭之”之俗。祭铎鞘是部落联盟的重要仪式,得“天降铎鞘”者,即取得联盟盟主的地位,可以号令各部。% b' E, v: r; c
" T8 A; p0 r# c# j+ g3 \/ W+ }
元代以后的峎峩、峩昌、阿昌与六诏时的“三浪”的浪人同源,长于冶铁,制刀是他们自古以来就承传的绝技。鹤庆、剑川、洱源是六诏时的施蛮、顺蛮和“三浪”的故地,现在这里以冶炼和金属加工工艺称雄;现在的阿昌族也有“阿昌刀”闻名,这都与南诏时铎鞘、郁刀、浪剑的制作传统有关系。在明代他们又都同样吸收、融合了军屯将士传入的中原技艺,所以才制造出了享有盛誉的精品。
* W+ m. ^5 Z- [7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