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安祥老师的新著《兰蕙纵横》即将付梓出版了。牟老为撰写此著,伏案千卷,挑灯笔耕,废寝忘餐、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其情其景,甚为感动。牟老热忱相邀为其书作序,盛情难却,于是斗胆说几句心里话。9 X% }: `/ n9 o1 ~7 j* g
翻阅这一页页兰之篇章,烛照出这位年届六旬长者,在物欲横流、浮华喧嚣的时下,恒以一位爱兰者的千古之心,洞穿名利,孜孜以求,为完善兰蕙文化的体系构建,贡献了传世瑰宝,着实令我辈仰视惊叹。爱兰、赏兰、品兰、写兰、咏兰,犹如冬天的内心孕育初春之盎然。文如其人,零距离深度感悟牟老的兰心蕙德。既体现牟老对爱兰的执着,亦折射出其对我国兰艺及兰文化的热心推动阐发出的真知灼见,更是让无数兰花爱好者有幸洞悉兰文化系统知识与人文历史变迁。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魂。将中华民族传统之兰艺美学发扬光大,依兰为伴,以兰会友,输兰蕙清香入人之心灵世界,以期共同进步也是牟老孜孜所求!) U2 }9 a* s2 r+ o( a1 Z
《兰蕙纵横》对几百年来选育的几百品兰蕙名种的产地、起源、习性、历史、花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本书考证严谨,去伪存真,尊重事实,还原历史,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兰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反映了兰文化的价值与历史意义。《兰蕙纵横》还收录了大量海内外兰蕙品种的图片和珍贵历史照片,可谓图文并茂。此著乃半个世纪以来兰文化发展进程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专著,堪称旷世之作。
3 ~7 }9 K0 C9 B( M' E6 k A 牟老爱兰如命。为了考察兰品,交流兰艺,不顾自己已年过六旬,经常冒着酷暑严寒,走南闯北,风餐露宿,不畏艰辛,不惧嘲讽。凭着一股对兰花文化的执着,倾尽了其心力。其情其志,可钦可敬!近日,接到牟老几次电话,千里之外传来的总是略带嘶哑的声音。再三追问之下,方知因忙于写作,延误了病情,造成身心疲惫,以至旧疾复发。嘱其静养,总以撰书要紧搪塞。无奈只得任其倔犟。《兰蕙纵横》的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牟老的心血。文如其人,敬佩之感,油然而生。7 G" ]3 D& M! H' g& N5 i7 k& y$ d
古人常以兰花赋诗,隐喻儒士的高风亮节。元末明初大文豪、吴中四杰之一的张羽,曾以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咏兰花》)”来赞美兰花。今我亦借词“寸心春蕙,德才盈裕”来写照牟安祥老师,以表敬意。
8 i$ ~/ _* M6 s 南国初夏,深夜的孤灯下,我托腮凝思。古人说,“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贫困而改节。”我们或许难于达至“大道”,但至少能如孟子所言:“吾养浩然之气”,方能“看山山静,看海海宽,看星辰心境清朗,看大树心地质朴”。让我们以座右铭“隐忍而内敛,沉静而从容”修性,以兰花之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养心。做性情之爱兰者。6 Z* u4 Y; O' G4 y" J8 ]
“勇者无畏,智者无忧,仁者无敌,行者无疆”!+ Q( d7 b! q/ \3 d- f2 k
谨此絮语勉为其序。
1 w4 N' V+ G: x9 e7 w, O; d f 中国兰花网董事长 李廷福0 c. A1 J$ j- P6 o* q, u: s
2007年5月1日 汕头1 M q& U. N* D8 X& P
$ D- m% u2 E, W i# X3 z9 `4 x
9 L9 c# t$ U; z* z0 f& s6 O+ E% y
有订购的兰友,请直接与大连出版社联系。 j6 B( ]; i$ G" u8 M$ E
电话:0411-83620442 83620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