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鹤庆瓦猫
/ E4 F! k" r8 _/ c8 L' {# O$ M) L
第三次不厌其烦地粘那只泥瓦猫的尾巴,用的是水,预备再粘第四次。
/ `: M" E2 I p
$ m& }- L# ?" o$ } 回想寻访鹤庆瓦猫的道路,也真有一番坎坷。大雨、泥泞而百般扭捏的乡村土路,一辆雨刮扎扎乱叫、破败不堪还塞了六个人的北京吉普,如在乘风破浪。同行的女孩紧紧抱着我的手,回头问干嘛?答说:“怕车门不结实,你被甩出去了……” 3 D0 r1 U! M5 J
, I" S/ r, K$ L! _/ u: F
师傅是把瓦猫从百姓屋脊上请下来变成艺术品送到国外去的高手,却看不出任何一点生意人的精明,不善言辞、咧嘴一笑的时候,仍然透出当地人醇厚温暖的土气。一团泥,一小盆水、一个小刀片、几个半径不一的圆筒,35分钟,活灵活现地就出来了一个瓦猫。双眼迷蒙,嘴巴大张,牙爪锋利,笑得开怀却还露出几分神秘。 % Q/ b& O* O" C, }" D3 N. ]
; y2 f5 A# O6 ]
据说,瓦猫的样子越狰狞越能镇住邪气,师傅的高明之处却在于出自他手的瓦猫,都随性而为,因此各具神态、充满灵气,没有任何一个会有所重复。 # n2 b% i1 ]$ _
f( Z+ \" `% ]* v0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