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b8 {" h2 P6 d状元坡是徒步登临宝台山的第一道门户。经重修为石踏步,全长520米,共781级。传说当地及滇西各地读书人要考取功名,前来入山拜佛,需登临此坡,以示诚心。另据史料记载,明杨升庵曾在金光寺居留,每日都要登临此坡,刻苦攻读。
9 w; E* d5 H9 o传说,有一位书生,自幼勤学苦读,但身体气虚体弱,一到考试便神志不清,连考不中。无奈只好到金光寺求佛保佑,请求长老指点迷津。
9 c* q; n: C5 J( a' W9 q寺中长老叫书生三天一趟上下陡坡,去接待寺背一背书纸回金光寺。一月过后,书生身体竟然有些好转。又叫他一天一趟背一袋米面回寺,书生身体硬朗起来。又一月时间,再叫他一天三趟背来回金光寺拜佛七十岁以上老人。三个月过去,书生红光满面,精神饱满,踌躇满志。
4 P b i" x0 c' d) I5 c* T' @# {% t临近会考期,一晚,长老摆了一只柜给书生悟道,书生说:柜可装五谷财宝,世人生存不可缺之物。长老未说对与不对。书生又说:柜装衣服被褥,扮体遮羞,保暖御寒。长老还是不出声。书生再说:柜可装经书典籍,人间智慧,教诲人知书达理。
* A* ?$ y2 {! s) y0 Y/ h; t: [% ?长老睁开眼,叫书生揭开柜来看,柜中装着各种试题和测试题。长老说:人胸如柜,可装万物,更贵在胸装社稷。你已得道,奔前程去吧。
1 C+ k* T% A5 m i7 [& t2 `书生连夜下山赴考,走到亮洞垭口下的陡坡一片黑暗,处在方向不明、道路难辨时,天空忽然闪亮一道金光,照明了下坡的路。金光照亮书生走过的地点就叫“映红亭”。书生下到半坡,口干舌燥时见一眼水井,喝了一口清泉后神清脑爽,回过头细思几个月来的所为,书生回过头的地方就叫“回头亭”。/ o' f! N h# g+ w
体健的书生赴考,一考就中榜首,后来连连升级,考中了状元,为官后品行兼优,仕途顺畅,一生勤政廉洁,高龄后无疾而终。民间百姓认为是陡坡练就了书生,就称其为“状元坡”。
4 K/ n# K% Z, P( G0 k# c V' E0 R9 ~多年来,不少人喜欢攀登状元坡,尤其是年轻的读书人,都虔诚地祈佑,以求考试中榜。在登坡时看到体弱的老人帮扶一把,或背上一段陡坡,会得到古时那位书生一样的佛佑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