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民俗活动 春社

1
回复
513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4 11: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Q4 }( y: T  e# }: h, D* L
白族民俗活动 春社
) F4 z: m9 X; ~  S% u- M
  K7 U5 M9 c, z1 }6 r- j( V4 D作者: 杨玉藩    来源: 云南日报  
6 W$ i& o( o' [7 m* n4 P
( P' l5 W0 u( m% J# R; u# G  Q6 } 关键词: 春社;白族;民俗活动;雷响茶;老人;栽罢;社日;村寨 8 Z# f" K3 c4 H
[提要] 在各家各户满栽满插“关秧门”之后,不少白族村寨里的老人,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一次祭祀土神的“春社”活动。 & D) p( d/ p7 @- G) f: j) B

& F3 J& ^4 O: o3 y6 F# g7 h$ _" i! O% ~4 k" Y
8 _. j) u( {% z, l
- x6 {  m1 F) g& ^
  在各家各户满栽满插“关秧门”之后,不少白族村寨里的老人,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一次祭祀土神的“春社”活动。 7 G1 Z4 @9 ^; o
" n5 Q! ?) ^1 O! Y( Q- D
  举行“春社”活动的地方,一般都在位于山头岭角的寺庙溶洞中。 ( V% ~! s& `) B0 `! q) g
/ t( o% ~* y  s( Z9 g: Z
  这一天,村寨里一些热心热肠的大姑娘小媳妇赶早市早街,打酒称肉买蔬菜。 * C( e5 X; \0 U- n- A* e6 C
- Y4 i$ z# w4 h1 ?
  早饭后,老人们就相互邀约,走一阵歇一会地上山。到达目的地后,有时一边眺望山下的乡村田野,指指点点,谈谈农事;有时三人一伙五人一群,说古道今,摆龙门阵;有时在草坪上围成一圈,打霸王鞭,唱大本曲;有时吹笛弹弦,合奏洞经音乐……这其间,专门为老人们烧茶水的小青年,频频给老人们端送上一杯杯后劲十足的“雷响茶”,香气飘溢的米花茶。茶好饭熟之后,老人们点着香火,摆好筵席,开始“上祭”,并说上一些诸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民富村安”的吉语颂词。待“田公地母”、“五谷神王”、“六畜大王”这些“土神”们“享祭”过后,老人们才席地而坐,男女“分席”,慢慢吃喝,并用“看鸡头骨”的方式“占岁之丰歉”。
& f, d6 M. P% Z3 w6 @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酒足饭饱的老人们取道下山。这时,不少年轻人和少年儿童,特意赶来搀扶家里的老人。其场面情景,就如唐诗《社日》中所描述的那样:“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6 U, M& f! V+ @" m% O
1 P1 F' R6 l( S  白族春社祭祀活动,源远流长,并成为农事活动的内容之一。明代大理白族学者杨士云的《栽罢》一诗,也从一个侧面描述了白族春社习俗的场面情景:
8 `2 R- O2 h! V9 h( @( K  ]4 S5 f/ ]% u; {$ t5 b, O
  栽罢田头脱笠蓑, ( K/ g, V# I  H8 _4 x

* T" L, a- ^. W  浊醪辛苦味偏多。 + E. }, ?# S, [3 F4 B( p+ [- [, M3 Q
; r8 E* |+ S: s4 p$ ^3 `" `" d
  醉余濯足盈归路,
, }* E3 c" m- g& t
; j% H+ G( P: D  争唱田家踏踏歌。. L6 b7 B1 a2 G/ {3 a3 J8 ?

1 Z5 l/ x+ ~7 D: {8 r& B  (杨玉藩)
' [( d7 X3 F1 x( E; j* d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