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大理白族风俗:白族婚礼

2
回复
636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4 11: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m' ~* x7 o5 u% [4 ?% p9 b3 {* p2 |  R. K) h# ?% ?$ r4 r' s4 H% Y2 X

$ I8 y- A* q7 Z" v+ q( G9 z* z白族婚礼(图片来源:互联网)7 z6 v/ Z& E% w+ T, `4 N
; K  q, W7 r" F, |
  白族婚礼有人曾概括地说,在大理地区参加白族人家的婚礼,不仅能品尝到白族的名优特产食品、佳肴,看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且还能体验到一次难得的妙趣横生的独特民族风情。
4 g$ A0 O! S% O1 K/ Y. V( P- x' n$ R  E4 @3 X, B
  白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过去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男方要付昂贵的聘礼,举行婚礼时还要花费很多的钱财。现在虽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改进,但至今还保留有传统的古老的风情习俗。
/ A0 S( }  _; ?  e' [; Z8 H3 O4 i! ~/ ~5 W  |2 K, u  o# E  i
花轿娶亲(图片来源:云南网)$ [; Q. Q' p5 d/ o
3 @5 u% {' O. o) y
  男女经过自由恋爱或经人介绍,经定婚确定关系后,在举行结婚时,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结婚日)之前,请人搭好彩棚。并在结婚正喜之日前一天晚上,要邀请乡寨中会唱演戏的人来唱戏(俗称板凳戏,即一人拉琴,几人扮不同角色演唱人或请人唱带有恭喜祝贺之词的吹吹腔(即用唢呐伴奏)、大本仙等曲调。人们一边吃、喝、品尝着主人摆下的果品、茶水。 酒,一边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品食一碗圆宵,以示预先庆贺大团圆。( \, z; a4 v) `+ R# M6 W

; a8 |0 _$ y9 K( B8 `  第二天,即正喜之日,从早上起便开始摆宴待客,当来宾开始品尝果酒后品食酒菜佳肴时,新郎在一个陪郎的陪伴下, 踩着唢呐吹奏起的“龙上天”乐曲,一桌一桌地给客人们敬酒、敬莱,而这敬法要跪着双手托盘把酒、莱(只一盘或一碗茶)一敬上。迎亲时,有的地方新郎不去,迎亲的陪郎、陪女在媒人率领下,在唢呐声中去迎亲。到了女方家门口唢呐手要用力高声吹奏“蜜蜂过江”、“大摆队伍”、“迎亲调”等内容欢快、热烈的乐曲6次,女方家才由几位年长的男女亲戚数人出来招呼迎新的人进门。然而,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迎亲的人刚要迈进门,就被女方家的几位老人拦住路,用出几副对子(即楹联)或提几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类的语句,如:“你们从哪里来?”“路上碰见什么?”让媒人或新郎回答,人们把这一习俗叫“路考”。这一问一答不仅要灵机应变,而且还要讲究决,对答如流和有风趣,显得很有学问。若哪一方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常常会引起一阵阵爽朗而又充满喜气、欢乐、愉快的笑声。有的地方迎亲时新郎必去,同样碰到“路考”,人们称 “考姑爷”或“考新郎”。
; Q2 Q5 f- g2 A  r+ C6 d2 o( L! N# ]4 `
  迎亲的人们进门后,女方家便由4个或6个小男孩逐一给他们敬献苦茶、甜茶、糖茶。然后由媒人(或新郎)给女家父母、兄嫂、长辈拜堂、敬酒,女方父母给煤人小孩披挂一道红彩。这时新嫁娘(新娘)要大声哭起来,人们把这哭称为“哭 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后哭兄嫂、弟妹、长辈、女伴,这哭不仅一边哭,而且一边成段成段地哭唱父母养育之思,兄嫂。 弟妹之情,伙伴友谊,长辈的关心爱护,今后自己不知如何生活等,若遇到妯娌不和就趁这时也借哭之机,用调子哭唱出自己心中的不平,然后才随迎亲的人出门。在去新郎家的路上,有的地方新娘是坐轿或骑马,在欢快、激越的唢响乐曲声中上路。
$ r/ ?7 U: C: u5 `8 E. F- s/ I- b0 y" S+ K  `( g2 D$ s) {+ j$ g6 E
白族婚礼拜天地(图片来源:大理视讯)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掐新郎(图片来源:中国网)
' S+ X" E5 K* L
1 E; ~  v& `# @$ c8 Q  迎亲的队伍还没回到男方家,早已有男方家的长辈在门口相迎。人们一进门,新媳妇便在伴娘及男方女长辈的簇拥下上楼进行梳妆打扮。在新娘梳洗打扮时,在楼下从楼梯口到新房的必经处,早已等候着准备指新娘的人们,据说这格新娘的习俗是为了沾喜气而留传下来的。待新娘装扮好,准备入洞房前,只见两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举着用松明点燃的火把,在人们喜悦欢乐声中,从楼梯口飞步跑向洞房,随之新媳妇在两个伴娘的簇拥下,在人们争相掐新娘的举动和嬉笑声中大步跑进了洞房。 洞房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门上挂有一把筛子,内安有一面镜子,镜子上又安放着一张弓,弓上有并排散开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这些吉祥物是祝贺一对新人今后生活勤劳、勇敢。 幸福的象征。新媳妇进洞房后片刻,便开始举行拜天地、拜父 母仪式。有的地方是在进洞房之前便举行了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一对新人入洞房时,风趣的是俩人都不约而同地争坐枕头,据说谁先坐到枕头上,今后就谁当家,不过,这只是为风趣增添一分欢乐,往往是女先男后,那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然而,这时不知是谁在那盆暖和又象征兴旺的炭火里理好的辣子面发挥了奇效,辣味直呛得新郎、新娘流泪,呛得不时消鼻涕、打哈欠,逗得出出进进洞房的人们笑声不绝,使洞房洋溢着一种独有的喜气。一阵嬉笑过后,辣味呛过,夫妻喝交杯酒,以示相敬相亲,永结同心,恩爱白头。晚上有的地方新媳妇由女方长辈二人和伴娘及男方家长辈妇女数人相陆在一起吃“细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后, 有的地方在阵阵欢快的喷呐声中,开始举行“除拜”(即拜亲) 仪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妇拜男方长辈,受她一拜的人都会得到她亲手加工制作的布鞋一双,上辈人接过鞋子,多少要给她几元钱或一点礼品。最后由新娘下辈人、邻里小孩一齐拜新娘,每人都会得到一份喜钱或一件礼物。这时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围观的人常常在唢呐声中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使婚礼增添了不少的欢乐和炽热的气氛。 待“除拜”结束,年轻人便一齐拥入洞房,一边品尝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果品,一边在嬉笑声中开始进行闹洞房的风趣活动。(文/大理团州委)) J& ]6 |9 ^" S0 \2 T) n; F

) Q4 v6 n; B, f& }6 e婚礼舞蹈(图片来源:一起色摄影网)% G/ g  S& n5 W2 U+ P
0 j+ z; z# n6 G7 C) G
  白族的婚礼常常随着居住地域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但是都办得十分隆重而热闹。大理白族的婚礼,实际上在结婚的前一天就已经开始了。这天晚上,男方家的天井里燃起算火,屋里屋外挤满了人,白族的民间艺人被邀请到婚礼上演唱“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声锁呐声响成一片,里里外外充满了欢乐气氛,艺人们更是倍展其能,这就是白族的婚前踩棚习俗。另外一种形式:
3 J( g% x. Z; D: \
" K0 N% M9 Q  o% e7 p! Z  新郎到了新娘家门口。吹鼓手们便停止吹打。这时,新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三个蜡丸似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向门前的石墩上甩去,随之就听到三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这种蜡丸,原来是自制的土炸弹,是迎亲时用来壮声威的,硝烟弥漫中,迎亲的队伍被迎进女家。  新娘在哭泣,流露出一种惜别之情。当锁呐再次吹起时,新娘的哥哥已将新娘背出门外,让新娘踏上去婆家的路程,一路上少不了乐队伴奏和迎亲者对新郎新娘的调笑。+ H6 U; b- a6 m- G2 U

4 f, m1 l) ^5 S1 }& s) w婚礼上逗新娘和新郎(图片来源:大理旅游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跪地求婚(图片来源:复兴论坛)
- m: D8 n  L2 |+ Q3 F
; f+ ^0 {6 i& E8 R4 q  迎亲队伍来到男方家门口,新娘还是由哥哥或弟弟背着,快步跑进新房。为什么这样着急呢?因为按照白族的习俗,新娘来到男家时,那些参加婚礼的小孩是最难对付的,他们往往会蜂拥而上,一边朝新娘撤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这是为了吉利。  即便是掐痛了、新娘也不能发火。不过新娘也早已做好了准备,紧急处。她会拿出一把剪刀来自卫,胆小的孩子还真不敢上前,只有这样才能安全进入洞房。也有的白族地区,迎亲队伍刚一进门,新郎新娘就像参加百米赛跑似的,争着跑进洞房抢枕头,据说谁先抢到枕头,就预示着将来谁当家。8 H8 Q7 m4 M2 M- ?% C! Z# R
# L  Q% B9 g6 {) S
新娘到男方家是由哥哥或者弟弟背着(图片来源:大理旅游指南)7 f$ T+ x7 `4 q  L! N1 |1 f9 d. R
2 S2 F4 A0 ^7 f! w3 W" @) T
  进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来就辣,再加上辣椒,很难下咽,在白族语言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有的地方还将辣椒末撒进火盆里,辣烟四起,呛得人们喘不过起来。新郎新娘吃喜面时,也要放很多辣椒。* _' p; W3 G6 R6 E& ]  V/ C2 R: r9 f/ T
/ ?! Q5 y+ }: j  E( o3 p5 k  o& u
婚宴(图片来源:久久结婚论坛成就梦想上传). s6 C) j' ?7 Z' p6 C) V4 g

0 @% U; T; H8 T# y* Z4 e5 m  白族婚礼上吃“东坡肉”的习俗更特别。肉是用红曲米染的,事先用麻杆串好,放在碗里让新娘吃。新娘用筷子去夹,一夹就是一串,根本无从下嘴。这时又是新娘早已预备好的剪子起作用,新娘乘人不备,迅速拿出剪子递给新郎,新郎将麻绳剪断,使闹新房的人的阴谋不能得逞。0 M6 r5 H; ^+ t; I  H+ s

, N- T. [8 v+ U; C- r% z婚礼( 摄影/王开学)) k- ]. U! S- f0 @2 {8 b
; \6 c$ `9 J% a! d9 {) [  B
  白族的婚礼始终都有唢呐伴奏。新娘进门时吹“接新娘调”;客人来时吹“迎宾调”;新郎新娘拜堂时吹“一杯酒”、“仙家乐”、“蜜蜂过江”等曲调,这些曲调体现着白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特色。(文/中国网)
7 y# n" ]2 A3 n: i. {# f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