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雪】 苍山在洱海西边,又称云岭山脉,因山石呈青灰色,故又名为苍山,又名点苍山,共有19峰18溪。19峰嵯峨壁立,雄奇峻秀,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马龙峰海拔4122米。峰顶积雪不化,雪融成泉聚为18溪,飞瀑流泉,叮叮琮琮,是洱海的主要水源。每当大理坝子里花红柳绿、春意盎然、洱海风和日丽、波平如镜、碧水万倾、风光无限之际,苍山19峰白雪皑皑,晶莹夺目,至五六月份雨季开始,山顶依然是“炎天赤日雪不融”,有“银苍玉洱”之称。
$ v/ i4 Y( }1 `, v9 E: G: T$ B9 `0 y" p6 y6 G3 q% K7 d
1 @2 E) B7 M R/ a$ S" G
. v6 o& N. f! e2 \/ a' b0 t【洱海月】 洱海有“高原明珠”之称,因形如耳,故得此名。南北长42公里,东西最宽处7.5公里,最窄处也有3.5公里。湖面海拔1972米,最大水深21米,周长150公里,湖水面积252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尤其是南普陀岛和南诏岛最为著名。洱海水质清澈、碧绿如镜,每当农历望日、月圆如镜,风和夜静之时,海水映月,苍山雄姿又倒映于洱海碧水之中,“明月与星,与别处倍大而更明”,雪月相映,美不胜收。这就是著名的洱海月。
2 A% {! E* W: [3 g- D风花雪月,构成了大理迷人的风光。曾有一诗人以两个字将此四景串连成为两句诗:“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映洱海月”。读来颇有意蕴。
4 R; }7 c: I; W, I- M
大理的风花雪月,也体现在大理白族姑娘的头帕上。大理姑娘称之为“金花”,金花们的头帕下面一圈绣以花朵或饰以银质花片,这无疑就是“上关花”了;最上面一圈雪白的绒毛,不用说是“苍山雪”;而整个头帕弯如新月,这就是“洱海月”了。更有意思的是金花们头帕上象征“下关风”的长穗了。未婚金花们的长穗垂在头帕右边,或红或白,已经结婚的金花,就没有垂穗。除有穗和无穗两种之外,还有一种半穗,这就是赘了上门郎的金花。她们将垂穗挽了一个结,使之与耳平齐。外人一看,已婚未婚。
, G" \ l6 h; o) o
3、古城故事
: c- p8 }1 [0 M' L- g3 [% q# s, G( c) M3 c* I/ ~
* O# R6 D2 k; Z
& P) o" D4 w$ [, A
大理古称“叶榆”,所以今天大理古城也称“榆城”。之所以为古城,历史是一个因素,建筑风貌也至为重要。大理有南北城门,现在东西城门也已重新修起来,城内是石板路,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联,气质很是悠闲。据说从前的大理城内是“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模样,而今“家家流水”的形象概念早归了丽江,但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如“杨家花园”“赵家花园”却仍然投射出“户户养花”的神韵,山茶、紫藤、缅桂、杜鹃仍然是这个小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景致。
/ \ Z9 s7 k/ Y) T9 L
! P: f( a% l* ]1 C6 C' P
- 风花雪月,是对大理风光的高度概括,这就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 a3 n+ }* A, _$ ]) c5 F! J
: f& l1 s, D, B/ d$ }/ T闲逛小城,不能不提到有名的“洋人街”。在这条东西向的小街上,各具特色的小咖啡馆和酒吧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小小的门面总透着窗明几净的秀气,却可能端得出最地道的某某国料理,而佐餐的可能还有本地产的地道酸泡菜;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们在铺了蓝白色扎染花布的木桌前惬意地享受阳光和午餐,当地身着白族装束的老太太热情地摆卖古旧银器,旁边的画廊里挂满抽象画,而旁边店铺里大幅的扎染和精致的布包也不动声色地凑着热闹......很多时候,这里像是大同世界一个小小缩影:肤色、语言、国籍的不同和谐地融合在晴蓝的天空下一种安逸的氛围里,似乎“一分钟”的享受就已经补偿了“在路上”的奔波。据说,很多外国游客通常都在这里停驻一年半载,盘缠用完了就回国工作一段时间攒了了钱又来,让人联想到那个懂得享受的渔夫的故事。本来嘛,这个世界就不缺乏深味悠然捕鱼之乐的可爱渔夫。
, }, j4 ^. N+ ^; N5 i4 R. u在古城逛街的乐趣,一个是买小东西,一个是吃小吃。大理的小工艺品很是便宜,十块钱以内能够买一个非常漂亮的手绣小荷包或者一顶别具风情的帽子或者一个可爱的扎染包,而作为大理石的产地,大理石制品如条屏、
笔筒、花瓶等等也颇为精制,如果是远客的话,一份“沉甸甸”的纪念,必定让你难以忘怀。而说到吃,那真是琳琅满目呀,就看你会不会吃了——小吃有烧饵块、卤饵块、凉鸡米线、粑肉饵丝、凉卷粉、豌豆粉、米凉虾、喜洲粑粑、烧乳扇、雕梅、乌梅等等,而到了大理有几样东西是一定不能错过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凉拌螺蛳、沙锅鱼、煎乳扇、鹤庆猪肝鮓、弥度卷蹄。古城里有两家饭店,一家名叫“杏花村”,一家叫做“梅子井”,都是颇有名气的去处。如果对美食有足够的兴趣,不妨到山脚海边的农家,尝尝白族特色菜肴“生皮”,即以火烧猪后腿嫩肉及肉皮切细,佐以葱末、香菜末、辣椒面、梅子醋等特制调料食用,风味很是独特。
5 p: F/ W6 e: X5 u0 |5 ^4、白族风情
2 s! t' ?! x" Y- @! R! T) q5 x2 t* a W/ {6 E( i
& M+ r& ~1 y% \# P+ V
2 k8 ?( Q9 F7 N5 Z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其实,当地白族和汉族在生活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能是因为孕育于大理这么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白族的性格温和,很少有西北少数民俗的那种彪捍气质。白族受汉文化的熏陶较深,文化较为发达。不说唐朝时就已归为
大唐宫乐之一的南诏奉圣乐(即流传至今的洞经乐),不说欢快大方的歌舞“大本曲”“霸王鞭”,单是一套敬客的茶水,便蕴涵了深意——第一道上苦茶,茶叶经小陶罐在碳火上烤过,滚水一冲苦而沁香;第二道茶为甜茶,主要是以米花、核桃片、乳扇丝加红糖冲泡而成;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在甜茶的基础上配以蜂蜜和少许姜、花椒、桂皮,使茶入口而有回味。三道茶整个过程包含人生需先付出辛劳,换取甜蜜并从中
思索真谛之意,寓意之深令人惊讶。白族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中也别有章节,从有名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五院”“一进七院”等建筑模式中,可以窥见白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而剑川白族的木雕手艺更是建筑美的细致体现。白族崇尚观音,崇尚龙神,大理的山
山水水都有许多与此二者相关的奇妙的传说。而众多地区性(整个大理地区)的民族节日,则更能让人体会其民俗之美——三月街的热闹欢腾,蝴蝶会的浪漫约会,绕三灵的虔诚歌舞,火把节的热烈狂欢......不亲临其境地感受过,如何能真正了解这片土地,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9 G3 _! T+ l/ M
5、小结
Q: `: ^7 W' [+ v: F1 l大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从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大理人爱自己的家乡,外地人向往想象中的妙境,但大理不是惊艳的美人,她是耐人追寻的清秀佳人——爱她,就不要以匆匆的走马观花为她总结;爱她,就取出一份纯粹的时间,启开一份悠然的心绪,与她来一场不要太
现代的邂逅吧。
% s4 n) z a5 D9 X8 r( }作者:渡鱼
; k. J+ o( [8 }: _!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