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白族“三道茶” $ b+ _+ ]8 a6 {4 e2 `5 F
6 f3 @8 [+ |; s+ M( [" l2 k
作者:王广生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 X" I) _/ W r, i) l
$ Q4 |5 {3 W! ^& H- K5 K. g5 I 不久前到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游,在大理欣赏沧山洱海的旖旎风光时,我第一次品尝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白族“三道茶”。那日上午,当我和其他游客乘坐客轮航行在洱海上,陶醉在“高原明珠”、“人间蓬莱”的仙境时,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在优美的音乐中,伴随着白族姑娘婀娜的舞姿,献给客人的礼物--“三道茶”。
% A, M) r6 E8 I$ M2 v 6 \1 ?5 ?8 o7 v5 ~, o% P
在宽敞舒适的客舱里,我初次听说“三道茶”有些不解。何为“三道茶”?经主人解释,我才了解到,原来,白族的“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茶“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二道茶为“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仁等配料;三道茶为“回味茶”,茶中放有花椒等配料。 ( u9 {# r- B; M, @8 ]2 ?& D
" k7 r6 Y9 A) N
旅途中的客人喝了百斗茶,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喝了甜茶,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喝了回味茶,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三道茶”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同样具有很深的哲理,其质朴的道理是告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要先苦后甜。只有勤劳,才能幸福。生活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而第三道“回味茶”,是提示人们每走过一段路程之后,都要回头总结一下,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错。把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寓教其中,这不能不说是白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白族人民乐天自信、热情好客、追求稳定和谐的民族性格。 ; v. y l+ N3 ~- `, t6 c
+ G& r& @9 F$ ^8 y, m9 D! v- Y& {! V
品尝白族“三道茶”,并不像我们常见的喝茶与品茶,而是被赋予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现已发展到茶文化层次。“三道茶”中的每一道茶都伴有三五个歌舞节目,饮茶时可边品茶边欣赏文艺节目,既有解渴歇乏之宜,又能赏心悦目地鉴赏白族歌舞。至第三道“回味茶”,饮至过半时,年轻漂亮的白族青年便会来邀请宾客共舞,当你置身在浓郁的白族文化氛围里,定会产生你就是“美丽多情的金花”或你就是“朴实、勇敢的阿鹏”的感觉,使你的旅途增添一层梦幻的色彩。 - b% ]6 X3 d/ p+ \6 u( S" L
" X7 F9 p* V2 b% g
大理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见于徐霞客的《滇游日记》,随着佛教在大理的兴起,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三道茶”,成为白族饮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