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幼儿树立善恶观念

0
回复
37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4 20: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你的孩子抓破纸门的时候,你要怎样叱骂他?你或许会根据多年来的生活经验或社会道德观念,来判断事情的善恶。但不过一二岁的幼儿,却是不可能知道抓破纸门的善、恶之分。他不再撕破纸门,可能只是不愿意再尝到遭受斥责的不愉快经验而已,同时你也可能已经断送了孩子的一项创造性了。
  儿童心理学家青木诚四郎先生,正在研究幼儿对善恶有关的观念。依据他的研究,幼儿所以为的善,就是具有“趣味”或“愉快”等快感的事情。譬如说,报纸所常报导的诱拐幼儿的事件,事后问起平安归来的孩子,为什么要跟别人去时,大半的孩子都会回答说:“他是很有趣的叔叔呀,他不是坏人。”另一方面,诱拐幼儿的犯人,似乎都研究过幼儿心理,一定会利用一些玩具或好听的谎言引发幼儿的兴趣。只懂得愉快就是“善”的幼儿,以为愉快、有趣的叔叔就是好人而不知怀疑,于是就跟着他去了。
  如此,会把善与愉快混淆不清的,是属初期阶段,等到略有经验之后,就会把别人的夸奖当作是善。帮了什么忙而受到母亲夸奖了,他就会认为帮忙是善。相对的,幼儿的“恶”的观念,会与“遗憾、“无聊”、“悔恨”等不愉快的感受混淆一起。因此,当他被母亲叱骂或打了的时候,他就会感到不愉快,于是就会有做了坏事情(恶)的意识了。
  假定为孩子的小提琴拉得不好,或是汉字认不起来,你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叱责孩子,那么孩子心中就会觉得那些事情是要自己吃苦头的坏事情(恶)了。如此,就像抓破纸门一样,幼儿会觉得拉小提琴也是一种坏事了。假如我们长大成人后,仍祛除不了厌恶小提琴、讨厌英语等的观念,那很可能就是幼儿时期尝到不愉快,受过很大影响的缘故了。
  故此说,父母亲教育孩子的根本姿态是,不宜片面灌输善恶观念,应在有了不对的行为时,给予不愉快的感受,有了良好举止时,则让他感受到愉快。蕴藏在幼儿身上的才能,只要父母叱骂得体,赞许得当,他就会顺利地展现出来的。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