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独行走滇西(一):昆明,大理

0
回复
88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9 0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 ]& Z7 y- P% O8 X/ |- C
: m- f4 P: F8 H8 t6 J
 06年9月6~23,利用旅游淡季,独游云南18日,其中:厦门-昆明双飞;途径昆明两次,首尾共计7天,住亲戚家;大理停留四日;腾冲停留三日;盈江、瑞丽、缅甸共游两日;保山宿一日;游玉溪抚仙湖一日。总计花费4192元,扣除往返机票后,在云南的实际开销为2382元。. N# z- j/ ^( j1 O) O4 Y

. t5 y* f& v! @6 A3 V5 ~( Q
3 H# S. S- x/ ]0 i5 G0 E1 H
. R5 a3 }  h: D) i7 j1 \
+ p+ j; ^2 {: ?; ]& `$ N" T9月6日,国航CA4534航班11:10从厦门高崎机场起飞,机票4折,包括机场费及燃油加价,总计790元。13:20抵昆明巫家坝机场,XD、MM和XY到机场接,打的进城。机场离城区很近,车费只需16元。当晚住MM家。
! u0 k# z8 A, o( D
4 J( Z+ i( N9 C- D$ e8 b$ J) E! d2 B! o

, |% }4 s- `8 _8 q* r) y/ ?

: }( r' K1 f$ r
% v' g0 i# ]8 A, C/ A; S& r9月7日早餐后,与XD同游“大观楼”。1999年夏天,我携两儿入滇,曾游遍“石林”、“龙门”、“世博园”和“民族村”等,昆明地区的顶级名胜。七年后独自再来,不拟故地重游,只打算再见识一下当年未能光顾的其他的景点,“大观楼”便是其中之一。此楼距市区6公里,紧邻滇池,是一幢三层古楼,其最出名的特色就是门前的180字长联:' r5 B9 l+ {4 Q

+ B( B1 y2 u, Q4 x1 C# l6 N
/ u  U* f8 @: [; d+ G( o, m6 b9 e- B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此翠羽丹霞。莫负:四周香稻,万顷晴菽频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 G9 j& H, ?  B: J! b& k" f

5 w) t8 n: b$ r+ E3 W9 ?; |4 D: ?4 J0 d$ L- |, T& ~4 R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爷,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朱廉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 d' z3 t- ]2 Q. ^0 m$ L
8 H/ t. ~( k) x

& E! o/ L3 `/ t) i# O此联为清朝乾隆年间,昆明诗人孙髯所撰,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 D, R( P$ {, j6 ~8 Q
, v8 d; h* j1 b2 f2 D4 h

  ?$ l0 s! H4 k+ l5 L7 [此番邀XD逛园,除结伴观景外,其实也是有重要的事情必须解决。两人多年“天各一方”,遇事虽可用电话联系,但却常感“隔靴搔痒”,难以沟通。当面交谈的效果就好得多,寻一茶座,要壶“高黎贡山绿茶”(12元),没谈多久就达到了相互的谅解。
$ A, H  w; K, G6 _1 ^
1 ?- R# E7 Q; \* E- C: a  {; i
& t, o3 H0 x( z' u4 ?
畅谈后,乘船游草海(10元/人),这块水域与滇池本为一体,不知何时?也不知何故?当局在西山附近修建了一道“海埂”,硬是将草海与滇池分成两家。XD说,前些年的草海污染严重,水质曾达劣五类标准,湖面上水浮莲遍布,湖水臭气熏天,国家曾连续多年投入巨资进行治理。不过,幸好钱没白花,现时的草海中已不见水浮莲的踪迹,臭气也基本消失,只是凭我肉眼所见,水中的污物依旧颇多。 ( u$ v/ C7 \9 @! k5 ?. a

1 S& T3 v% Z  M' A( ]3 Q) ~$ t6 }" B4 u" X% _; o, k9 v
船至西山附近调头,依原路返回,登岸时已是下午一点半左右。在大观楼公园门口寻一餐厅吃午饭,两人各要一碗过桥米线(十元/碗),还点了著名的“汽锅鸡”,老板娘开价30元,经还价后降为20。不论何事均可还价,这是云南的一大特色。“汽锅鸡”味美量足,过桥米线也很好吃,这样的一碗过桥米线在厦门可卖到25元,而且味道还不见得正宗。
9 F" T/ b7 q" S- e3 E3 _
. i# n- o: D- p; S1 |( d

$ x% J7 z: m# o3 a; ]. D下午到南窑汽车站,购买次日早7:40赴大理的车票,120元,车型是Volvo。这里也有连夜赶路的卧铺车,以及其他价位较低的车型,但我宁愿白天上路,而且选择乘坐最“昂贵”的Volvo,因为,能够舒舒服服地一路观景,也是一种难得的旅游乐趣。
! T, Q4 a- f% f# n! Y( N' H1 b傍晚用电话向老朋友CW报到,他表示要宴请,我本想推辞,因为MM已备好丰盛的晚餐,但CW说广西的SGS正巧也在昆明,见面机会难得,只好赴约,在MM家附近的“老昆明”餐厅吃云南风味菜。
; |( ?. y. F4 ?# }5 T) ]
) Z& f9 [: W' s3 t; b
6 n. d& e' O6 d; @& S! j, [
) @0 I; @+ ?5 M7 N  s# W: g* b
/ F; }* c0 X  |6 \  x; w
9月8日,班车7:40准点出发,全车仅8位乘客,我独占一个双人座位,感觉非常舒适。Volvo是直达车,离昆明后就不再上人。9:15,车过陆丰县恐龙山,路旁的标志表明,这里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示范区,山上植被开始变得茂盛,到处郁郁葱葱。10点左右驶入高速公路的楚雄服务区,汽车开上检修台进行例行保养,大家下车活动。对面山上有行大字“楚雄人民欢迎您”,山顶还有一座漂亮的宝塔,估计是近年新建,不像是古迹。公厕收费也是云南的特色,在服务区入厕被收取0.5元,其实,这项服务本应包括在高速公路的收费中。福建高速路的公厕就不收费,而且远比这里豪华。5 u- S6 `+ k1 ]7 m8 T/ n+ M0 a
6 W' T. K  V& I& B' z1 N

& v  x5 m& e$ Z0 v, A' Q继续上路,汽车通过“安楚高速”与“楚大高速”的接合部,道路由单向三车道突然缩成单向两车道。11点左右过“云南驿”,11点半过祥云,正午12点进入大理(下关),终点是位于下关区,建设路上的“大理客运总站”。因为日后还要去腾冲,下车后首先考察了大理车站的发车和住宿情况。客运总站每日10:00和13:00各有一班发腾冲的“高快”,票价85元,车型是厦门金龙。车站附近也有几家二星级宾馆可以投宿,打折后的最低价位是80元/天。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在总站门口登上4路公交车赴古城,车资1.5元,自行投币不找零。 . M1 R6 l# I% Q& Y8 G& t
- B& }3 g8 A8 \8 S! [
: G/ `8 [# k" T: p
刚开车就下起小雨,到达古城时已是暴雨倾盆,在南城门前下车,立即钻进城门洞中躲雨。初到即遇“下马威”,使我对以后的游程十分担心,一位也在躲雨的当地“大理学院”年轻教师安慰我说,这样的大雨并不常见,近几个月来也仅为首次而已。与他闲谈中还得知,大理古城中有两万多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社会低保180元),在职教授月工资4千,他自己只有一千多元。半小时后雨渐疏,冒雨寻找住处,城门附近客栈的标准间均开价50/天,经还价后可降为40,但仍觉太贵。继续搜索,沿城墙西行,走到“博爱路”口,标间已降至30/天。最后选中距城墙不远处的“客来居”,房间虽然不大,但设备是全新的,也很干净,有热水供应,漫天风雨中能找到舒适的安身之所,自我感觉颇佳。% S" f% E( \) [* ~0 L

. V* A" c. m# w* N, S1 f, B9 G; l
还是在久远以前的中学生年代,大理的洱海、古城、苍山,就曾让我浮想联翩。1999年赴香格里拉,途经大理,停留半日,抓紧时间游览了“崇圣寺三塔”和“蝴蝶泉”,古城只是草草地张望了一眼,未及登山、下海,就匆匆离去,留下近七年的遗憾。此次再来大理,下决心一定要登苍山、下洱海,并畅游古城。8 d- V$ L- U+ Q" s0 r! X. {$ \

9 a  F% j; A: ~8 B  u' N
& L& X! \' a! F% H+ g- A( z$ d稍事休息,已是下午两点多钟,雨依旧不停地下,冒雨出游,先到洋人街附近去转了转。与七年前的记忆相比,古城的风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苍山的泉水被引入城中,形成多条穿城而过的小溪,到处都悬挂着大红灯笼,就好像是丽江古城一样。人民路/复兴路口有一间白族餐厅尚在供应饭食,吃了一碗沙锅排骨米线(4元),算是补偿今日的午餐。饭后雨停,抓紧时间游览宏圣寺“一塔”,该塔是唐代建筑,距今已有千年,当地人告诉我,宏圣寺本身毁于明朝初年,现时的“一塔”只是废墟中的孤塔,前往参观的国人很少,只有老外时常光顾。出南门,沿一塔路西行至214国道,雨后的苍山云雾升腾,路旁的白族民居衬托在苍山云雾中,显得很漂亮。跨越国道,沿条土路一直上坡,走十分钟左右,就来到一座遍地荒草的大院。门口无人管理,长驱直入,“一塔”立即呈现在眼前。塔为方形,十六层,约40米高,全塔刷白灰,其外形与大理三塔中的主塔(千寻塔)颇为相似,都是南诏古国的建筑风格。院内也不见半个人影,可以毫无顾忌地支起三脚架,利用相机的自拍功能,选景拍照。不久来了一个老外,不知为何不敢进门,只在门口向内伸头探脑一会儿就走了。后来又来了一个老外,头戴解放军帽,肩挎解放军包,打扮得好似当年的红卫兵,旁若无人般地与我擦身而过,钻进塔旁的树丛,从此不见踪影,直到我撤离时也没见他再走出来。
% s4 v1 Q% }( Y' d
% h7 i2 V+ Z/ f

- p, t$ X' M; j1 v# Y  v% L  z离开“一塔”,回到古城南门,想拍照留念,但求助多人后,总是白白地浪费了感情,他们都说已按下了快门,但相机里却不见相应的图片。正在懊恼,见到身后有位老外也在摆弄数码相机,只好请他帮忙,拍下一张“到此一游”的标准照。对于独自旅游而言,摄影留念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
, ~$ c5 ]: K1 q! O
* V1 I- k, Q( H' y' T/ |& ?# n1 f
. U; P. b) n/ F
晚餐是在洋人街附近的“玛丽咖啡厅”吃西餐:肉酱意大利面条、蔬菜沙拉和一杯红茶,共计30元。饭后买了张地图,开价6元,4元成交。
% `. S, K1 O. I4 ]
; m' S0 Y7 ~) n8 `- N

: J$ U2 F5 ?; E
- k7 b" q9 S- e- ?0 o( P6 [& L* ~9 v6 |
" U. i4 u9 a& i4 d. B4 E8 w" Q
9月9日,今天计划游苍山。早餐吃大理著名的“粑肉饵丝”,3元一碗,所谓“饵丝”,其实就是糯米年糕丝,“粑肉”是炖得烂烂的肥猪肉。饭后买了三包“子弟”牌薯片,准备当午餐用,云南的薯片既便宜,又好吃,每包只需一元,而且有很多种口味。
* F7 W2 f# W; E" [3 {6 {- y% `- E
1 ^: k0 q, g  n
9 S8 @( ~% L9 N( {# ?: d6 j
登苍山有大、小两条索道,起点不同,终点也不同。我决定乘小索道,终点是位于半山上的中和寺,往返票价总计60元,但在城内旅行社购买,只需37元。客栈老板说,小索道的起点在“苍山门”正对面的斜坡上,可以步行前往。出古城,在214国道上行走,遇到几位利用周六结伴出游的“大理学院”安徽籍学生,听说我从厦门来,一位英语专业的大一女生说,厦大是全国最漂亮的大学,她连做梦都想去。这些孩子平时很少出校门,向他们打听“苍山门”,大家都说不清楚。一位大二男生极力怂恿我“打的”,自告奋勇为我拦下“三轮摩托”,经他砍价,司机答应只需五元就可送我上山。
3 N# s: `6 z" Q, Z, S: y8 g
& [9 g; K- e" f1 ?+ [: O* J/ [8 d
( l* t1 N; m3 L. [0 B, h8 u% q
一路上坡,行驶约十多分钟,三轮摩托把我送到一间售票亭,现时的苍山已变成“国家地质公园”,入园门票30元/人。这让我有些始料不及,售票小姐解释说,因为山上新修建了“玉带云游路”,从今年“五一”开始,登苍山就不再免费了。入园后,又上了一个小坡,才看到索道,站内冷冷清清,我是唯一的登山客。刚坐上索道,空中就降下了小雨,座椅无遮无盖,幸好随身还带着雨伞。苍山郁郁,云雾茫茫,索道穿越茂密的林木,我独自一人在高大的树梢之间静悄悄地“飘荡”,整个身心都投入了云雨苍山的怀抱。大约二十分钟后,抵达终点“中和寺”,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院,既有佛教,也有道教,还供奉着当地白族的圣祖。寺院中只有为数不多的香客,端着照相机到处拍照的旅游者,好像只有我一个。漫游古刹,在一间殿堂中遇到三位正在跪拜的老外,他们好像是见佛就烧香,并不太在意所朝拜的究竟是哪路神仙。闲庭信步走到观景台,眺望脚下的大理坝子及远处的洱海,但可惜是雨天,眼前的苍洱胜景只是一片朦朦胧胧。+ b* w) O0 k( D

2 _- D, H( c$ B+ w
1 z' o; O8 i& w沿寺旁的一条石阶路继续向上攀登,来到“玉带云游路”。这是专为步行者设计的游路,总长18公里,全程没有台阶,都是平坦大道,游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平地漫步,欣赏如诗如画的苍山美景。这条路在中和寺背后横行穿过,由此向左可抵清碧溪,虽然途经多处景点,但道路漫长,向右拐是通向桃花溪,路途较近。我因为是背包独行,决定选择较近的路线,向桃花溪前进,据说那里有一处瀑布。: x4 D) V, k! W
( d, r+ H2 D; \- \2 @( F5 I# f
$ Z' T: t6 {) m# Z3 K' ~6 Y4 L
小雨依旧下个不停,飘忽不定的云雾时浓时淡,周围景色也随之不断地变换着模样。独自一人在云雨中漫游,遇到小亭或是可以遮雨的巨石,就支起三脚架为自己拍张靓照、留影。“玉带云游路”沿着险峻的苍山大峡谷修建,谷壁直上直下,隆隆的水声不时从脚下的深渊中传出,估计是有股激流在山下流淌,然而,冒险向下探头,却只见雾满山谷,到处白茫茫,什么也看不见。慢慢地溜达了个把小时,没有遇到任何游人,来到小路尽头,见到一堵白色矮墙,上书“落石危险,游人止步”几个红色大字。这里就是桃花溪景区,所谓的瀑布其实就是山涧激流,旁边有座小亭,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地点。我把相机架在亭内,按下自拍,快速冲到瀑布边,冒雨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
  Y- Z& f3 w2 S: `2 H
" \! J6 P( n) ?! W

) i4 }' n" [7 d1 d/ U0 J" e8 e往回走,依旧是满山美景只供我一人欣赏。经过一座亭子,时间是下午一点,这里距索道已经不远,决定入亭小憩,顺便享用我的“丰盛”午餐,美味的薯片和保温杯中滚烫的热茶。雨仍在下,但云雾已经飘散,视野顿时开阔了许多。正在亭中观景,云游路上走来一对年轻老外,寒暄几句,得知他们是以色列人,刚乘索道上来,准备去看瀑布。我找出数码相机中的“瀑布”,告诉他们那道水流很小,其实算不上是“瀑布”,然而,女孩子说,他们的国家非常干旱,所以,凡是有水的地方,她都喜欢。两位年轻人面对苍山雨景不住地赞叹,还请我为他俩拍下合影,作为“等价交换”,我也请他们为我拍了一张照片。
, `4 I  e; Q7 V' [5 {4 a

! y7 K+ d0 I# ~& p* f6 H% F6 D4 D
雨渐停,乘索道下山,能见度大增,坐在缆车上已经可以清晰地观赏脚下的古城、稍远些的坝子、田园,以及更远处的洱海风光。苍山公园的人气也兴旺了许多,一路下山,迎面“飘”过来的登山游人络绎不绝,在山下还遇到一大队正准备搭乘索道的香港游客。; |# }  D) ~4 |) {" s3 Z
4 \9 j/ Y, Z% ^+ M9 C: [' U

/ G* O3 Z. s- D1 x) U- {/ D离开公园,时间尚早,决意再赴“一塔”,因为昨日拍下的照片都不甚如意。尚在山上时,曾把“一塔”的方位看得很清楚,然而,下山后却找不着相应的通路。当地人建议重走214国道,但这样做必须绕行一个大圈子。我想走捷径,但人家说村野小道并不适合于我,会迷路。我不信这个邪,相信路在嘴上,于是一头扎进小路。在田野中行走时方向感尚可,然而,进入村庄后问题就来了,岔口奇多,必须不停地问路。幸好村民都很热情,特别是遇到两位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我称呼他们“小同学”,两人很高兴,非常卖力地为我带了很长的路。9 }$ P# K" V: \# O
) o7 u& S5 ~( `. V9 }+ j' d
6 \* R4 `1 [1 v) ~: K3 c
再次来到“一塔”,想不到门前已设横杆,大门也有人值守,一对老外被阻挡在门外。我走上前去询问,看门人让我先看看门边的布告,只见上面用中、英文写着“寺庙维修,严禁入内”。我这才恍然大悟,为何昨日有位老外站在门口不敢入内。三人请求通融,但门卫铁面无私,只是透露可以经由村中小路绕到塔背面去观光。于是我和老外成了同路人,他俩来自澳大利亚,经香港、昆明、丽江到大理,然后还要经澳门回国。一路打探,在村庄中绕行,终于来到了古塔近旁。古塔跟前是青松遍布的山坡,远处是云雾中的苍山,老外见此美景,一个劲地呼喊“太漂亮了!”。然而,这两人只是观景、赞美,并不拍照,直至我请男老外为我摄影留念后,仍不见他们拿出相机。我有些诧异,女老外凄凉地说:“我们的相机摔坏了!”。于是我也为他们拍了两张照片,请他们留下“伊妹儿”,答应以后用互联网发过去。不过,当事后查看双方互拍的照片时,我却很难欣赏澳洲人的摄影风格,这也许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
4 m+ ~  M7 f/ O3 c+ j0 s
6 o: U1 b7 c! c2 [4 m

" k7 ~' k1 D& o: O离开“一塔”,已是下午4点多钟,走到古城南门前,与老外分手。肚子已开始闹“空城计”,毕竟走了那么多的路,仅靠三小包薯片是抗不住的,决定提前吃晚饭。城门对面有一家号称“白族老字号”的餐馆,走进去要了一份大理名菜“沙锅鱼”,加上米饭,一共32元。也许因为是最“正宗”的白族特色,砂锅中有些配料是我从未见过的(例如一种又黑又硬的香肠),鱼也煮得太老,总的感觉是不如七年前曾在“下关”吃过的“沙锅鱼”那般味美。( g! W  z! l2 |* X
9 q$ `4 Y4 ?9 Q# {: y+ U$ T
' m- e  X/ @! m( i+ T4 M+ Y9 ]
$ T, @; i; d  I, h% y# m! ?

  A/ r3 ~+ G: i. q6 ]7 S' S, b* N/ y  Z4 i
9月10日,计划上午逛古城,下午游洱海。早起后在洋人街一家韩国人开的餐馆吃美式早餐,因为昨日听澳洲人讲,洋人街上的西餐不错。两片“吐司”,两个煎蛋外加半只烤洋芋,一份素菜沙拉,一份果酱,一杯咖啡,一共20元。吃后感觉一般,这也许又是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不过,小店内的布置却很温馨,颇像是阳朔西街或大研古镇上的小餐馆。; @9 ]2 m' X: [

* w9 e. r, O. T  R
: |6 c  X, p; h# Q$ i$ ]1 ^洋人街本名“护国路”,是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只因街上有许多售卖纪念品的店铺和中西式餐厅,颇受老外们的钟情,因而得到“洋人街”的诨名。饭后“考察”古城,大理城的南北主干道为复兴路,它沟通南北两座城门,沿途分别于人民路、护国路、玉洱路等东西走向的道路相交。沿护国路向东走,其实,这条街的“洋”味只存在于(护国路/复兴路)十字口以西,越过路口后,“洋”味立即骤减。继续东行,护国路上就只有老百姓的民居,一间很有规模的中学和一家医院。护国路的东方终端是(叶榆路/护国路)三岔口,叶榆路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离开护国路,沿叶榆路向北,走到(叶榆路/玉洱路)十字口,再沿玉洱路向东,去找洱海门。玉洱路是城中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客栈老板曾告诉我说,苍山门在它的西端,那么,作为古城东门的洱海门,想当然地就应该在玉洱路的东头。谁知,沿玉洱路一直向东,走到大(理)丽(江)公路边,也没有洱海门,只见到一座大理石牌坊,我怎么也不能相信它就是洱海门。附近有座“风花雪月大酒店”,询问总台小姐后得知,我已经远远地走出了古城。她们还说,大理古城的南、北门是对称的,位于复兴路的南、北两头,而东、西门却是错开分布,苍山门在玉洱路的西端,洱海门在人民路的东口。
& v) J. _! Q. w0 e# Y3 ?2 @% h
$ C9 k& K* T. k7 T: O7 o

% z! C  ^/ p3 s8 k退回玉洱路,回头向西,已经延伸到古城外面的这一段玉洱路延长线是新近开发的,有很多漂亮的白族建筑。走到环城东路向南拐,再走数百公尺,就看到洱海门了,它很漂亮,但好像是新建的,不是古迹。门前有位开小巴的女司机,极力劝我乘她的车去“崇圣寺三塔”,无奈我并无此计划,帮不上她的忙。虽然生意没做成,女司机仍爽快地答应为我拍照,而且,与昨天的老外相比,她的摄影风格更让我满意。3 E" z4 Y8 o$ ~: c( U( f
8 s9 [3 g& u4 ]: r% o. h
  A0 G# X$ |, t
登上洱海门旁的城墙,古城内外的风光立即展现在眼前,城墙为土建,上面只生长着稀疏的杂草,好像也是新修的。城内有片面积很大的养鱼池,估计挖池取出的泥,就是建筑城墙的土。城墙颇高,而且,城内的地面明显地高于城外。在城墙上行走,先向南,再折向西,城外的地势逐渐升高,城墙也变得越来越矮,最终止于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跟前。走出城外,继续西行,身边的城墙有了明显的改变,虽然堆土不高,上面却长满树木,显然这段城墙已经有些年头了。
. G. [: Q/ p! Q$ H/ J+ n

. i7 W5 Q- \( n3 C+ e6 O/ |+ _
# f9 s2 z+ R" R$ y9 U从南门进城,走到玉华楼,买了一片烤乳扇,这就是云南十八怪中的“牛奶做成扇子买”。不过,我并不觉得这东西有多好吃,而且,极易掉渣,吃得满身都是乳扇碎片。中午吃白族餐,要了木瓜炒鸡块,海菜豆腐汤和素炒饵快,一共25元。其中,素炒饵块最合我的口味,“海菜”是洱海中的一种水草,“木瓜”是一种树的果子,非常酸,做调味用,“酸”是白族餐饮的一大特色。
" _: a! Y. A, D1 t, v

& j6 P4 A) c6 I& z* W5 p% T- B( J3 K
# @. x3 c) E. n# z下午游洱海,在客栈附近乘2路车(自动投币全程一元),沿博爱路北行,出城后向东,过大理古城北门,再横穿大丽公路,终点站是“才村”,下车后前行不远,就是洱海游船的码头。网友曾说,才村游船的票价是100元/人(黑市可打折到40元),然而,找到售票处时,发现票价已经涨到130元。而且,这一航线的游船只停靠“天镜阁”和“金梭岛”,从地图上看,两个景点靠的很近,只不过是洱海中的一个小小的角落,130元的价格实在是贵得离谱。我悻悻地离开售票处,希望附近有人卖黑市票。果然,一位妇人立即靠上来,声称可以只收110元,我仍嫌太贵并表示已失去乘船的兴趣,打算只在洱海边转转就乘车回城,妇人的票价降到了90元,她还说,票价中有30元是大理市新近硬性收取的洱海环境保护费,所以90元不能再少了。我说,这样我宁可到下关去做大船(114元),还可以多玩几个景点,说完立即向汽车站方向走去。妇人看我真的要走,急忙说她的最后价格是80元,于是,我们成交。
; E9 T5 C5 j" l: V7 M" S$ |% E4 i
; Z9 h% |# P" I$ o$ R/ j( |

: Y; Q! H" m* A9 k7 A  R% @买好票,专人送我进码头,安排上7号船,游船内空荡荡,暂时走不了,只好先在码头上转转,拍拍照片。不一会,来了个旅游团,登上另一条只去“天镜阁”一处景点的船,码头方面建议我跟那条船走,我不同意,因为我付的是两个景点的钱。又等了约半小时,来了两拨人,一拨是本省的,另一拨从吉林省长春市一路自己开车过来,共六人,也是买80元/人的船票。
9 b6 G, }4 i8 z8 i& ~5 N

5 C8 F" u4 C# Y2 I9 d) P$ U3 Y& ~; [7 O) F6 ~9 s
游船出发,驶向东南,目标就是对岸的“天镜阁”以及相距不远的“金梭岛”。洱海是高原淡水湖,海拔近两千米,北起洱源县的江尾乡,南至大理市的下关区,两头窄,中间宽,略弯曲,形如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长41.5公里,东西宽3~9公里,面积虽比滇池小,但蓄水量却相当于滇池的两倍,平均水深10.5米(最深达20.5米),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周边有大小河流十数条,水源充足,“海”水经下关地区的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最终注入澜沧江。: c- j$ n1 R8 K/ [2 b# J5 @
: V, @/ _- `) {9 V" B

  T+ H3 D8 Z& u+ h$ p海面风平浪静,小船缓缓地行驶,环顾四周,西有苍山横列,东有玉案山衬托,南、北两个方向苍苍茫茫,水天一色,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觉,真是“船行碧水,人在画中”。船主说,我们的游程大约为三个小时,登岸与游海各占一半。船近东岸,擦“天镜阁”半岛而过,继续前行,停靠“金梭岛”。金梭岛是洱海三岛中最大的,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100多米,形似一支织布的梭子,故而得名。船靠码头,众人下船,立即有人走上前来收取“登岛费”,每人三元。洱海水产资源丰富,岛民以渔业为生,前些年也发展过网箱养鱼,但因污染水体,早已被当局叫停。现时的洱海极重环保,渔民只准使用人力摇桨的小船,唯有经严格控制的旅游船才可以使用机械动力。不过旅游也为岛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很多人都投资兴建了专为游客服务的餐馆和客栈,还建有一座市场,售卖各种观光纪念品和特色食品。我独自闲逛,岛上有几座小庙,岸边到处都是晾晒的鱼虾,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鱼腥味。同船的游客都已不见了踪影,距离集合时间尚早,我无事可做,又经不起“海”鲜烧烤摊贩的诱惑,买了一大块烤乌鱼肉(当地人称为蛇鱼),摊主开价6元,最后以4元成交。吃着美味的烤鱼,漫步回码头,又等了一会儿,驴友们才纷纷回船。
$ Y# r/ e% C1 o  r$ R5 ]. z9 j
1 d: W5 g! O$ V
8 y2 R3 m6 H3 ~  i& f. Z
小船出发,掉头向北,直驶“天镜阁”。天镜阁坐落在罗荃半岛上,这个半岛是玉案山向南延伸的余脉。据史书记载,早在南诏时期,罗荃半岛上就已修建了一寺、一阁和一塔。其中,寺为罗荃寺,塔叫罗荃塔,阁就是观音阁,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是历史上洱海的四大名阁之一。此阁因地势险要,有“山环吞海,澄然如镜”的景色,也叫着天镜阁。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古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现在的天镜阁是1996年在原罗荃塔的遗址前重新修建的。我们弃舟登岸,购买景点门票(10元/人)后,沿小路拾级而上,经观音阁旧址(现有一座其貌不扬的二层小楼)、石牌坊、小亭,廊桥,抵达天镜阁。现时的天镜阁共三层,高22米,具有原天镜阁和罗荃塔登高远眺的宽阔视野,阁顶悬一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天镜阁”三个大字。这座阁楼虽非古迹,但造型美观,不论是远眺、近看,都是理想的留影背景。半山上有几处油炸“海”鲜摊点,我又成为被招揽的对象,摊主们说,到洱海就应该尝尝真正的洱海鱼,金梭岛的蛇鱼并非正宗。于是,我又买了一大条体形扁扁的鱼,老板娘开价五元,因为时近黄昏,我还价2元,她也肯卖。这条鱼是早已炸好,又重新回锅的,并非鲜鱼现炸,所以吃起来就不如金梭岛的现烤活鱼那末鲜美。然而,两顿鱼肉下肚,我的胃就再也没有剩余空间来容纳当日的晚餐啦!
) U# d# C! F. g  c: _3 B

( ~/ e7 m% A0 V2 b& G1 p! q& G3 h/ R# u  g5 N$ H( v
乘船返回才村码头,再乘2路公交回客栈,因已无需再吃晚饭,洗个热水澡后就上床休息,看了一会儿电视,早早地就寝。" O& c8 w# e' M$ q' ]; W7 {
5 G' w' a: Q) E5 G# D& d

5 M) V9 ^7 b% g; V2 S! Z
* d% _" `! p" g4 ]* q5 z+ |7 m
" F- ?$ f& Y/ q( u+ m
6 }/ f+ _" u* R, D; ]  c1 m9月11日,计划上午探访《元世祖平云南碑》和古城北门,下午迁居至下关,明日从下关出发赴腾冲。早餐再吃“粑肉饵丝”,为增添粑肉,额外多付一元。饭后出城,步行至苍山门,再折向西,沿三月街大道上坡,去找《元世祖平云南碑》。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蒙古大军从宁夏出发,经甘肃,入四川,分兵三路攻占大理。其间曾用皮筏巧渡金沙江,这就是昆明大观楼长联所指的“元跨革囊”。此后,忽必烈又从云南挥戈向东,灭了南宋,完成统一。“平云南碑”是元军攻占大理后竖立的,为云南省的一座著名古碑,就位于三月街大道坡顶左侧的红墙院内,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墙院的门闩倒插,却并未落锁,猛敲门不应,大着胆子拉开门闩推门而入,只见院内堆满建材,迎面是一座高大、崭新的亭子,古碑就在亭中。明、清石碑我曾见过不少,但探访元碑尚属首次,这座碑的碑身又高、又宽,但却很薄,驮碑乌龟的造型也与明、清风格有颇大差异,而且,整个碑身由两块石板拼接,不知是古时曾遭损毁,还是在文革中被破了“四旧”。独自在亭子内徘徊、拍照,门外进来一人,自称是看守,对我很客气,闲聊了一会儿。据他说,此景点尚在修缮,未正式开放,然而,络绎不绝地也常有游人光顾,特别是老外,来得很频繁。6 N/ A- l( S6 I2 r0 N

- u) o$ X6 V8 ]1 j- ?1 {# B$ G2 x. T
告别古碑,沿三月街下坡,通过苍山门入城,走到玉洱路/博爱路十字口,再沿博爱路向北,去拜访古城北门。北门的特点是门前有对石狮,这在大理的四座城门中是独一无二的。正在城下游荡,一位负责收取停车费的妇人主动走上前来,介绍城门历史,我也不失时机地请她为我拍了一张留念照。妇人建议我登城门观景,然而,刚踏上台阶,还没走几步,就有一位小姑娘飞快地追了上来,收取登城费,好在只是两元而已。大理城内没有高楼,登上城门,城里、城外的风光都可以一览无余,两元钱花得并不冤枉。
0 }9 O- F* Q. d7 `1 X8 [0 u" P& [

- A3 S4 a' I" x0 R* c. P1 F# N& ?0 D4 r% O' w6 z1 `
从城楼下来,立即乘4路公交车回客栈,结算房费,实住三天,付90元。与老扳告别,背起行囊,再次搭乘4路车,前往位于下关区的大理汽车客运总站,购买次日上午10点赴腾冲的“高快”车票,然后住进旁边的二星级“下关饭店”,淡季打折,标准间80元/天。稍事安顿,下楼到宾馆附设餐厅吃午饭,点了沙锅鱼、炒青菜和米饭,一共26元。沙锅鱼有大、小锅之分,我要的是小锅,20元,一人吃足够,配料有白菜、火腿片、蘑菇和笋片等,鱼也很鲜美,下关的沙锅鱼果然好吃。* J1 f5 ~' J# _) Q8 W! ?

& @; R+ W, Q  T; Q4 k! t2 G% H  r+ W4 V8 n% l/ I8 w( Z% \
从地图上看,“下关”位于洱海最南端,海边有座洱海公园,决定步行前往。徒步行走最能品味当地的风土民情,这也是旅游中的一种乐趣。离开下关饭店,沿建设路向东,遇泰安路向北,一直走到泰安桥头的西洱河边,向右转,沿河漫步至大理港的游轮码头。这里是洱海旅游大船的母港,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挖坑种树,种花,种草,树立雕像,显然,不久后这一带会变得非常漂亮。河边有许多休闲老人,我也凑上前去坐下休息了一会儿。老人们说,沿河边小路一直向前走就可以抵达洱海公园,然而,我向前走一段路后却遇到一片工地,小路被工地的围墙封闭,只得回头,绕道双鸳路向东,再沿苍澜路北行,绕了一个大圈,走得两脚发酸,才抵达洱海湖边。洱海公园也在大兴土木,宽阔的湖边大道正在修建中,一座高大漂亮的牌楼(洱海公园西大门)已经矗立,还有一座水上花园,弯弯曲曲的水上栈道连接着廊坊和小亭,显得非常别致。也许是看准未来的商机,许多餐馆和休闲娱乐场所都已抢先在附近扎根,只是景区尚在建设,依我所见,这些老板们目前的生意似乎都很清淡。水上花园尚未完工,入口设置了障碍,但这并不能阻止当地人进入游泳,钓鱼,我也利用前人“开辟”的通道,钻进水上花园免费游览。洱海中的鱼实在是多,这些业余渔民居然能钓到4~5斤重的野生鲤鱼。
/ m7 f" T" N/ M

( ~! Z6 u7 @0 r" n
  P" l9 e& {3 w- M3 B( |近黄昏时往回走,前往双鸳路,那里有个6路公交车站,可以乘车直达“下关饭店”。走过苍澜路,两侧是一连串的餐馆,每间门前都有身着各种民族服装的女孩子,热情地邀人用餐。连闯几关后,遇到一位特别热情的白族小姐,汉话说得就好像是外国人在讲中国话,虽然我一再声明是独自一人,消费能力有限,但她依旧十分热情,强调来者都是客。后来,就连餐馆老板也前来助阵,一定要我进去看看饭店的环境,不吃饭也可以。这使我有些盛情难却,再一想,当天的晚饭总是要吃的,而且,在哪儿吃都一样,故决定留下为他们捧场。白族小姐热心地帮我点菜,要了苦瓜煎蛋,农家炒肉等白族特色菜,外加啤酒,米饭,一共20元。饭后乘车回宾馆,因次日要出发赴腾冲,早早地睡觉。, R5 f. m% p, \. ?( Q3 \# y7 j4 g
' X, I1 c$ n4 n6 p
& V& n% ?$ H, p
  在大理游玩四天,包括吃饭、住宿、景点门票、旅游交通(市内),总计花费525元。另外,由昆明来大理的汽车票是120元。
% Z# x: c. }" q/ U

3 {' W, P! ?1 }+ p. h9 W3 R" x4 @, x3 }) s2 L9 M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