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习俗,婚俗,食俗,景区景点.....% J" g2 p; Z. k D6 M2 K/ S
<DIV class=cnt id=blog_text>白族 9 u( r# k) X/ N3 f+ h5 g% u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信仰佛教。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M4 ]2 k& B4 |7 f
/ G5 K D" \- C6 W& U3 {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8 z: f1 _0 I' `+ e3 ^2 q% Y. v/ I9 Y. c( U* Q5 o" G, q- \' g* J
习俗, W4 e0 B$ w& |8 s" e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粒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6 _8 x4 z1 I* L t+ D, u8 u2 C
; g( ~2 z9 _5 G/ T7 b# T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P# j/ ]: F1 j: p3 R
: m8 h9 B' {4 K7 x婚俗
$ h9 g. c# o5 w, ?- f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1 C% \* h- q. k- ~- K+ ^
4 Q: K! D3 X: F. r/ k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2 R) }2 ~2 {, Z3 a" Z* }
1 ^' B" [2 x+ X1 y, `食俗. E7 r( A/ X0 G, {3 o
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8 \9 Z" U5 X' t0 e/ I; _3 t
# W; }4 L* b& f% o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 V, O+ k) u4 z, g1 \0 o
: g7 f" R7 \8 Q) a" c" O2 r 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3 X" P' I1 d% r' K) ^9 D# N
- v1 F$ Y, V9 C( X, m5 Z 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如:活水煮活鱼、砂锅鱼、粉蒸鱼、梅干酸辣鱼、螺豆腐(田螺汁用开水氽后即凝固,沥干水即成)等。- D" m- y; o& F' D9 N" n8 h" o
$ \- @! ~3 ^% [: }+ t4 R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u" O; ?: E: j# e/ a( x
1 W, e; m: m3 O: E& `& d C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A$ m) ]/ ~1 q1 j {' X1 C
6 {+ Z1 d$ T/ b' ^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 T$ F1 _1 p5 R( W6 C
7 b$ {& V) ~/ |! _
节庆
) L; X% u6 y" X8 q& C7 e- ]; s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 B+ G" R0 E6 K8 S3 m& L7 F O+ E8 E2 F$ z' T4 t
过年最为隆重。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序进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早晨要煮汤圆,或者做面条,都寓意团圆、和顺、益寿等美好的祝愿。从初一到初五,每天吃什么都有一定的规范。
, c- t( m V. K$ w' M, e1 e/ ?0 X, f- a8 H3 \% K
中元节和祭天是专门祭祀性节日,特别是每年阴历七月的中元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节日。届时要准备八大碗馔肴祭奠,每道菜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备,并且要富有观赏价值。如是直系亲属或姻亲户,在发丧前还要做名为“三滴水”全席来吊唁。所谓“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礼(做成凤鱼狮象状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类。尤其凤鱼狮象四道菜形象逼真,其中的“象”是用煮熟的猪肚做象身,用一段猪肠做象头和鼻子,栩栩如生,极富观赏价值。另外还有祭天、拜佛会等祭祀活动;但拜佛会的食品与其他祭祀活动的食品不同,需要吃斋、置办素席,所有的菜肴都用豆腐、凉粉、芋头、藕等制作成肉状菜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