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大理白族村落

0
回复
448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0 2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路过大理白族村落! [3 W5 d: k8 E! t
分享到: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豆瓣 cici619 发表在 云南/大理 (07年 2月26日 星期一)
* n, b7 L- s; P, ~( `) Y, {5 P
. I- z( I2 q& G4 W$ v8 q   早晨,当金灿灿的阳光撒满高原山川丛林之时,我们乘坐的列车已抵达苍山洱海之间的美丽城市———大理。
) s/ B& c  i, e$ ]# B- \/ D- B
# A, l5 _5 _* }% j0 E% n2 B  地处滇西高原的大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白族人民聚居区。就在苍山脚下,考古学家发掘出十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出土的新月形穿孔石刀、陶器和半穴居式房屋等,可知早在3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已在这里过着农耕和牧畜的生活。至唐初,大理地区建立了六诏(诏,彝语为王的意思),其南诏蒙氏在唐王朝支持下,用武力征服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建都大理。
8 }/ Q. U8 L4 M& [3 M+ n! x 3 p: f7 `; v% S, c" e
  悠久的历史,给这座古城留下许多宝贵的古迹。在大理漫步,随处可见漫长岁月留下的痕迹。大理城南太和村是南诏国都太和城遗址,遗址顶部佛顶峰上有古城金刚城,建于唐天宝六年(公元 747年);而遗址中一块“南诏德化碑”,则是唐大历元年(公元 766年)留下的一块古碑,它高 3.02米,宽 2.27米,厚 0.58米,青石碑面光滑细腻,所镌刻的 3800字,详细记述了南诏和唐朝的关系。这块珍贵的古碑,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 ?9 F7 m) l  `+ c  h, u* t& q
' a7 A3 @2 c& y8 ^  在大理各处游览参观,呈现在眼前的白族民居村落给人以整齐、庄重、轩昂、精致的印象。当地有一民谚:“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大理民居,白墙青瓦,建筑材料,多用石块、木料、筒瓦,而用卵石砌成的高墙,均十分坚固。 # \1 L2 j& p8 A$ F4 J9 n

/ {; t& u% u# j% A* q: V: F6 S  与我国各地民居相比,大理白族民居的布局、朝向也自成风格。白族民居宽敞讲究,其布局多为“三方一照壁”,即由一幢两层楼的正房,两侧各配一座楼房或耳房,正房对面建一照壁,合围一座封闭式的院落,中心称“天井”。殷实豪门住宅十分庞大,但布局实为“三方一照壁”的多重复合。
1 Z$ M, P/ b2 p9 g / h! h, |$ Q% D+ W% Y
  我国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而在大理,主房皆坐西朝东。据说主要是因为这里正当“风口”,大理多风,有时风力达 8级以上,下关风更甚,四季皆有,刮大风时,地动山摇,于是民居门窗皆背风朝东开设,大理民谚就此形象总结:“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
5 `8 |6 C: f. m! I . Q5 G/ D0 O1 w' `, U
  大理风光雄奇秀丽,润育了白族人民对美的深深理解和追求。白族民居建筑讲究,飞檐高翘,斗拱别致,镂空花枋,而家家户户普遍喜用木雕装饰门窗,上面多雕刻镂空的历史人物和花鸟图案,更是精美绝伦,充分展示了白族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和对美的追求。
9 T3 h3 H& o) P0 F1 N
4 k9 \* y6 v4 T/ F4 }9 H2 D" ]  随旅行团队参观,时间紧凑,但足迹所至,只见白族村落到处绿树成荫,巷道幽深,溪流潺潺,家家庭院果树翠竹。据说,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是大理一带古老的“朝花节”,这天,喜欢养花栽草的大理人就会把自己平时得意的花木盆景摆于门前,与人共享,这天的大理城,更是繁花似锦,万民同乐。 # Q2 Z$ g2 e2 h: y, k
版权说明:   u; `! P  b5 h8 @9 w7 S
    本文章《路过大理白族村落》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H- @4 [) z# b3 ~2 x; B
) B6 ]$ r8 ]/ g5 v+ E5 _5 I. k- b
</p>
[1]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