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幼儿溶血性贫血知识

0
回复
27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23: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骨髓造血增强但不能代偿红细胞的损耗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按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按红细胞破坏的场所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内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和红细胞外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I晦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间断性危象发作和胆结石等。
  (1)急性溶血性贫血:一般为血管内溶血。起病急,全身不适,急剧进展的面色苍白、黄疸,可有突发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腹肌痛、腰背酸痛及酱油色尿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少尿、无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2)慢性溶血性贫血:一般为血管外溶血。起病缓慢,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患者多自幼年发病,轻症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长期存在的贫血、轻度黄疸、肝脾肿大3大特征。慢性溶血性贫血过程中可因感染、过度疲劳而引起“再障危象”和“溶血危象”。
  (3)危象:包括溶血危象、再障危象、巨细胞性贫血危象。
  什么是溶血危象?
  溶血危象是在慢性溶血过程中,由于感染、寒冷、劳累等因素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发生急性溶血的症状。发作与急性溶血类似,表现为贫血、黄疸加重,可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乏力、头痛、腰背四肢酸痛、肝脾区痛等,重者可致急性肾衰、心功能不全或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