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患猩红热的相关防治措施

0
回复
30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23: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多见于3~7岁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少数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发热多为38~39℃,重症达40℃,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最初见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24小时遍及全身,皮疹呈弥漫性红色似寒冷时引起的鸡皮疙瘩,皮疹约在1周末消退,可见大片脱皮,重症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导致休克死亡。
  治疗: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如青霉素过敏,可换用红霉素,用药时间7~10天,对重症病例用量宜大,采用静脉给药。迅速消灭细菌,控制疾病发展,同时对症退热。
  预防:目前无对猩红热的免疫疫苗,被动免疫制剂也无意义。预防应重在控制疾病的传播,对猩红热患儿应隔离至病情控制,皮疹消退,鼻咽部细菌培养阴性。与猩红热患儿有密切接触者应观察,一旦发生有感染征象,立即肌肉注射青霉素3~4天。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