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有风的地方,大理白族美食到底有多好吃你知道吗!: j7 O8 @! R2 I" ~
: o7 J, U# z. F6 W1 V2 m9 o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金庸先生笔下的古大理国海晏河清,百姓安乐,俨然一片世外乐土。2023年,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再度将旅游热潮吹向了大理,比四五月淄博的“进淄赶烤”,十二月哈尔滨的“滨至如归”更早出圈,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尽情体验了大理的风花雪月。 - r+ g- |9 @9 T8 i# V; P3 f& r$ ?
, Z, M5 ]; g) E9 m
云南是白族主要聚居地,位于云南中西部的大理更是白族的族源地,大约有80%的白族人聚居于此。撇去旅游热潮的浮华,人们对位于大理的白族饮食文化又知多少呢?崇尚自然的白族人,在饮食文化上讲求天地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体现在与四季变化相宜、与山河湖水相逢、与人文风俗相融的美食中。
( i) r6 M5 O& M7 J4 C. L- L# @0 O四季相宜的美味. k4 x% d0 H& ]1 D! X( ^& Q: G1 N

: e' x+ T/ F. a# c+ ^" V" o$ q* b5 f: u( o+ m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不时不食,作为少数民族的白族也不例外。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年温差小,“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下,大理的物产相当富饶。白族遵循传统的民间信仰和四季变换,将时间分成很多段落,形成以一年为周期的时令与节庆,并搭配与时节相宜的特色美食。 春节,是白族最重要的节日。辞旧岁、迎新年之际,有着强烈家庭观念的白族人,会全家坐在一起吃除夕团圆饭,这也是白族人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一餐。寓意“白银万两、金玉满堂、天下太平”的米糕、饵块和大米作为主食,12个“吉菜”之外,再加一道12种蔬菜煮的大团圆汤。若逢闰年,还得加一道“吉菜”,并在汤里加上粉丝。“吉菜”中的必备菜肴有“吉祥幸运”的红曲肉,“年年有余”的鱼和意味着“长命百岁”的粉丝。这些有着各种文化内涵的年夜饭,寄托了白族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追求。 
5 R; t* N1 B( ]! D u
( m4 H9 d% y2 E( x5 r- m/ @
春为万物之始,绿树抽新芽,大理的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当其他地区的人还在踏春赏花之际,任性的白族人已经将整个“花花世界”吃进肚子里了。芭蕉花、芋头花、攀枝花、金孔雀、石榴花、海菜花、鸡蛋花……都是白族人春天必吃的美食。爱春天,就得把它“吃掉”。 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白族人在祭拜完祖先后,一家人会围坐在墓前,同祖先一同享用美食。他们通常会吃炸酥肉和凉拌米线,并加入季节特有的嫩蚕豆。大理剑川县的白族,还会在清明节吃一些特定的美食,如香椿和菠菜等蔬菜会在春天吐出嫩芽,用小豆腐拌之,即香椿拌豆腐 ;茴香的嫩芽裹上糯米粉,煎成茴香饼;除此之外,还有各类豆芽小炒。生命就是一个无限的轮回,子孙后代的延绵即先祖的新生,一切哲理尽蕴含在“新芽”之中。 4 A; ^6 D# H: Q8 B
/ w& c0 b) @1 W5 q; d
春去夏至,云南迎来了多雨的季节,白族居于高原,生于山林、长于山林的野生菌,此时成为美食盛宴的主角。“顶级食材”松茸、号称“黑钻石”的黑松露、“素中之荤”的羊肚菌,都能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寻获;虎掌菌、青头菌、鸡油菌、铜绿菌、干巴菌这些家常美味,也总能出现在白族人的餐桌上,其中鸡枞菌更是大理白族人心中的“菌中之王”。从六月至九月,这场“食菌季”浩浩荡荡,席卷云南的每一个角落,哪怕每年都有几篇误食野生菌“见小人”的新闻,也丝毫无法阻挡白族人吃菌的热情。 - j2 R/ ~2 V) v7 F0 Y3 q; j+ Q3 b6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