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为群众就业“牵线”为企业招工“搭桥”

1
回复
68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6 17: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鹤庆县人社部门的帮助。”近日,走进鹤庆县产业园区,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生产如火如荼。看着热闹非凡的生产线,园区企业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副经理杨国飞感慨地说。
3 I0 Z* }! Q3 K( I5 C
4 k. w( v8 X& J

) g) `7 d4 |; ^图说:鹤庆县产业园区工人在忙碌 李丽 摄
# }( F5 }, U. U; u  X求职者和好岗位“双向奔赴”、打工人“职”达厂门口、全力保用工促发展……杨国飞介绍,公司成立以来,鹤庆县人社部门坚持主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及时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目前,该公司共有720余名员工,其中大理籍员工约占60%,鹤庆籍员工约占40%。
  o9 |. s; q' N+ P' K7 v; T" e. r8 r1 ?

1 q" E6 M7 o$ y9 g9 w! g% O5 e3 v图说:鹤庆县产业园区的铝企工人在忙碌 李丽 摄
( C0 B8 G( S3 W1 z6 \- e+ k' z“我从毕业后就来到公司上班,今年还拿到职工购房优惠,在鹤庆县城里买了房,我感觉特别满意。”在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90后姑娘施亚娟从事群团工作,她高兴地说,在公司工作收入很稳定,当地政府还专门建设了“溢鑫佳苑”小区,方便园区员工生活,还开通了园区到小区的直通公交车,员工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1 m0 f) k" t  k1 m
在鹤庆县,依托产业项目、实现就业扩容,是当地助力群众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鹤庆县积极探索“劳务品牌+就业服务”的新模式,不仅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更为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舞台。: v: q7 g; m  `# e+ D  ^/ Y

0 k- x( M. D& U6 X/ M
' }& S5 r# w* v" a! k8 z9 {2 r
图说:鹤庆县产业园区的铝企工人在忙碌 李丽 摄
% O# Z+ J- r+ }2 d- Z通过成立鹤庆县服务县域重点企业用工工作专班,鹤庆县人社局与发改、工信、园区等部门紧密对接,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人社服务进企业、助企纾困稳就业”专项活动,提供劳动用工、人才招聘、技能培训等服务。同时,结合重点企业用工实际需求,举办“小规模、专业化、多形式”专场招聘活动,积极搭建用工企业和劳动者对接平台,切实保障全县重点企业用工总体稳定,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b8 @4 b2 Y) ^同时,鹤庆县积极打造“鹤庆银匠”劳务品牌,不仅提升了全县银器产品的知名度,更充分挖掘了品牌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潜力。据统计,全县从事民族银手工艺品加工的有1500多户,直接从业人员5600余人,间接带动从业12000多人,年加工银毛料300多吨,年销售额高达32亿元。其中,熟练的“鹤庆银匠”年平均收入达20万元,销售人员年平均收入约6万元。( I3 x- V4 Q! e$ u: f) e' ^# t1 W

$ H* L" w' |7 g0 P, h
7 S9 B+ T5 x7 J5 w
图说:鹤庆县打造“鹤庆银匠”劳务品牌 供图6 Z0 x" h! I" @, F
为了进一步提升“鹤庆银匠”的品牌影响力,鹤庆县积极招商引资,引入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培训基地和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已组织化开展银器制作培训56期,培训人数达4480人次,服务礼仪及销售培训也达到了4200人次。
: V# D6 A6 L# _3 e: y1 D( X
3 t( Q% g- V. g  D& U; q1 Y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如此,鹤庆县还打造了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和就业网点,形成零工市场“1+9+N”的建设和服务模式,构建起“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新型就业服务模式就业服务平台。今年9月20日,鹤庆县零工市场正式挂牌营运,该市场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设立了多个功能区,为用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高标准、高品质、高质量的就业平台。截至2024年,全县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2万人,其中省外转移2.39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1.41万人。! @3 {, c4 T) }, z$ l
2 @7 J8 _9 I5 ^8 b' Q
# [6 }& z3 e( l6 \. T
图说:鹤庆县零工市场 供图
5 d! K9 O; Y. `8 p5 @1 L9 s  l“我们将继续深化‘劳务品牌+就业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鹤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冬平表示。未来,鹤庆县将积极探索和挖掘新的就业模式,持续在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环境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为群众提供更加美好的就业体验。
) d" [: L7 N* t: q4 D0 f$ X+ R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丽 李文诗 秦蒙琳  W# X& _, j- m/ P6 I6 @
责编:张耀龙6 N: \5 t; m8 N2 ]* r
审核:谢祥睿
+ `6 |/ R  E8 x  D( F8 F3 N# M) i& W0 k) s& C2 j' ]) d7 W/ r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