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高疾病多专家提醒:预防乙脑最重要
8月中旬开始,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来到了。高温天气是细菌、病毒繁殖的日子,据山西省卫生厅透露,山西运城市9县区自7月13日开始发生蚊虫叮咬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截止8月14日21时,感染人数已增至65人,其中死亡19人。为此,玉林铁路医院有关专家提醒市民,要重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玉林铁路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文宗全大夫介绍说,7月中旬至8 月底,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发季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啄库蚊,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4天潜伏期可发病,症状以高烧开始,最高达39℃、 40℃,然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现象,严重时表现为嗜睡、昏迷、抽搐,如不及时治疗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出现呼吸衰竭死亡。文宗全大夫还告诉大家,中老年人及10岁以下儿童因为抗体水平低容易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因此,在夏季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尤其重要。夏季预防乙脑 尽量与蚊隔绝
乙脑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发病后会有高热、意识不清、抽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就算活过来,也会留下智力低下、情绪不稳、语言能力差等后遗症。我市通过多年的综合性防治,乙脑的发病率已很低。但玉林铁路医院的有关医生提醒市民,也要重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15岁以下的小孩是主要发病群体
据玉林铁路医院计免科的医生介绍,虽然成人也有乙脑病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乙脑的主要患者还是集中在15岁以下的小孩。 文宗全医生说,乙型脑炎的最大特点就是病毒感染人体之后,引起病毒血清,乙脑发病之后首先就是发烧,持续的高热、头痛和呕吐。发烧是第一时间会出现的,发烧期差不多是七到十天,严重的病例可以达到三个星期。 小孩一旦持续发烧,并且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往往有反应迟钝、不灵活等表现,原来活泼可爱的小孩不灵活了;再严重下去,小孩会出现嗜睡,更严重一点就有昏睡的情况了。 从发生时间上看,一般来讲,差不多一到三天就会出现上述症状。所以,医生认为,凡是小孩发病,并出现神经系统反应迟钝的情况,特别是有部分小孩因脑内出现高压,会出现呕吐反射、胃口不好等情况,这时候就要高度重视,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详细的检查,包括腰穿等。
乙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据文宗全医生介绍,乙脑主要是通过蚊子来传播的。说的更清楚一点,传染性最大的就是幼猪,或者是狗、羊、马等,如果这些动物的血液里已经含有了乙脑病毒,蚊子先叮咬动物,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然后这只蚊子再叮人,刚好这个人免疫力较低,或者是没有打乙脑预防针,缺乏抵抗力,就有可能感染。 文宗全医生提醒市民,对于正在吸血的蚊子,最好把它赶走,而不要一巴掌拍死,因为蚊子体内某些汁液可能会顺着叮你的尖嘴被拍进皮肤而引发感染。
乙脑的后遗症
乙脑的危险性,就是重症病人大概有5%到20%出现后遗症,应该说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这些病例都是发生在有意识障碍、发烧时间比较长的小孩身上。比如说失语,能听懂但不能说话,还有瘫痪,还有一些像得了舞蹈症。这些病人都是经过半年以上治疗还不能恢复的,倘经过一些康复性的治疗之后还不能恢复健康,将会严重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
乙脑的治疗
对乙脑的治疗是越早越好。一旦进入危险期,小孩会有三个表现:第一个是惊厥、抽搐,因为已经出现了颅内高压,一抽搐就容易缺氧,很容易死亡。第二,大部分病人出现意识障碍,也是由于颅内高压、脑神经病变引起的。第三,出现呼吸衰竭,这是乙脑患者死亡的最危险期,治疗起来很麻烦,而且很容易造成后遗症。因此,及早采取治疗,控制体温和颅内高压,是治疗乙脑患者的关键。
乙脑的预防
在乙脑的预防方面,目前采用的一般是综合性预防法。据付医生介绍,综合性预防法就是疫苗加灭蚊。疫苗方面,婴幼儿采用的大多是活疫苗,总共打三针。第一针是在婴儿满八个月的时候,打0.5毫升。2岁的时候,加强免疫力一针,也是打0.5毫升。7岁的时候,再打第三针。以后就可以不再接种了。 防蚊,一方面要消除蚊子孳生的环境,如饮用水缸加盖,勤换水;家中花瓶里的水至少每周换两次,尽量装上纱窗、纱门防蚊;另一方面,要尽量做到与蚊子隔绝。像清晨与夜晚是蚊子活动的高峰期,市民外出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或用防蚊药水,婴幼儿皮肤娇嫩,家中最好采用蚊帐防蚊等措施,这些都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