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人在 发表于 2013-4-10 23:52:13

小心宝宝患上强化食品综合征

  根据人们的营养需要,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缺乏或特需的营养成分而制成的食品称为强化食品。这种食品是为防治某些营养缺乏症或营养不良症,适应某些特殊职业的需要,弥补天然食物的缺陷以及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而专门设计的。例如精白米、面缺乏B族维生素,为避免长期食用而导致的维生素B缺乏症,在精白米中加入维生素B1,在精白面粉中加入维生素B1、B2、赖氨酸及钙,即成为强化米和强化面粉。又如在食盐中加入碘,便成为碘强化食盐,它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病。强化食品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普通人为对象的强化食品,具有保健性质,如强化大米、面粉、面包、面条、速煮面、人造奶油等;另一类是为供特殊人群及病人用的特殊用途食品,具有治疗作用,如强化奶粉、低钠食品、低热能食品、高热能食品、低脂肪食品、低碳水化合物食品、低蛋白食品、高蛋白食品、降低过敏原食品、特定氨基酸(苯丙氨酸)含量低的食品等。
  强化食品的确有诸多好处,但市场上的一些强化食品配方却不一定都是科学合理的,使用量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所以容易造成强化食品综合征。
  如体内不缺乏赖氨酸的儿童,经常食用赖氨酸强化食品,可以发生周身不适、食欲下降或厌食等症状。
  固体食品中的强化维生素C,对补充维生素C根本无效。长期食用强化维生素C类食品的儿童,可发生牙龈出血、鼻腔出血、食欲下降等维生素C缺乏症状。
  儿童长久服用铁、锌等微量元素强化食品,超出身体需要量时,可产生铁或锌的慢性中毒而危害健康。
  因此,如果儿童无明显的某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症状,不一定非得选购强化食品,日常每曰3餐或4餐,只要膳食结构合理,足以防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对于缺乏某种营养的儿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强化食品,并且不可无限期地食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心宝宝患上强化食品综合征